小微企業初創期法律風險防控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微企業初創期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存在于小微企業管理全過程,一旦爆發,企業或將陷入困境,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本文簡單分析小微企業初創期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小微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策略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3-0325-02
小微企業創業門檻低、所需資金少、收效快,是創業者的首選企業形態。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小微企業初創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法律風險便是其中之一。比如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因勞動合同引起的人力資源糾紛,等等。這些風險存在于企業創立、經營管理全過程,一旦爆發,輕則影響企業聲譽,降低競爭能力,重則可能導致企業生存危機。因此,加強法律風險防控,對于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小微企業初創期法律風險表現形式
“所謂企業法律風險,可定義為由于外界法律環境的變化與企業實際偏離,或企業沒能按法規或合約行使相關權利和義務,導致的對企業可能引起負面影響。”先將小微企業初創期的幾種法律風險列舉如下:
?。ㄒ唬┰O立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小微企業發展之初是企業的設立,其法律風險的表現形式包含:
1.資金落實不到位、虛假注冊資金。由于小微企業盲目追求企業利益而虛假瞞報注冊資本額,而本身資金實力有限,而形成的企業注冊資本不實的現象,極易導致企業及投資合伙人因虛假出資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2.不重視企業法律文件。受知識水平、法律素養所限,某些小微企業投資人未意識到企業章程等法律文件的重要性,簡單套用工商部門提供的范本或從直接從互聯網上下載,在經營過程中投資人之間或投資人與經營者之間出現意見分岐,卻無章可循,致使企業經營陷入僵局。
3.企業財產與家庭或個人財產混為一體。小微企業尤其是一人公司,創始人認為既然企業是自己的,對企業的資產處置較為隨意,容易將個人資產與公司資產混淆,而《公司法》明確規定,當股東無法證明其個人資產獨立于公司資產時,將承擔連帶責任。
?。ǘ┖贤芾矸娠L險
“合同訂立、生效、變更、履行、轉讓或終止過程中引發的法律糾紛,合同參與方遭受利益損失的可能性構成合同法律風險?!爆F列舉小微企業的合同法律風險的表現形式如下:
1.合同參與方當事人是否具有簽署能力,直接關系到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是否會造成企業履約過程中的負面影響。
2.合同具體條款應簡明扼要,表達準確,無歧義。
3.合同對方當事人的介紹信、個人印章及授權委托書等輔佐材料是否真實有效。
4.履行合同中所涉及的風險,如:違約、變更及解約等。
?。ㄈ┲R產權法律風險
對于小微企業尤其是科技型的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是其主要的核心競爭力,是蘊涵創造力和智慧結晶的成果,是企業中的無形資產。“知識產權法律風險是指在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以及商業秘密等權利,在獲得與行使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可能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表現在,企業不注意保護自身知識產權,或者無意中也會侵犯他人的權利,致使企業陷入訴訟危機,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ㄋ模┤肆Y源管理法律風險
“因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形成的不確定因素而使企業蒙受損失的可能性構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法律風險。”小微企業在創建之初,其人力資源管理法律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拖欠員工報酬現象;未與旗下員工訂立勞動合同現象;已訂立勞動合同,但合同中的一些關鍵性內容模式不清,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勞動者權益,導致勞動爭議糾紛頻出。
二、小微企業初創期法律風險產生原因分析
(一)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欠缺
小微企業初創期,由于資金短缺,人力資源不足,業務開拓吃力,企業更關注生存與發展的問題。經營者忽視或者輕視法律風險的存在,在企業設立或經營決策時不考慮法律因素,盲目追求時間成本和利益最大化,認為自身經營合法了,沒有觸及法律規定的底線,法律風險與自身企業的關系就不大。也有一些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益鋌而走險,觸及了經營范疇的法律底線或超出合同規定范疇,或者千萬百計打壓競爭對手。有的企業盲目追求自身發展,卻忽視員工利益,存在非法、變相剝奪勞動者權益的行為。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欠缺,最后的結果是未達到預期目標的同時,還蒙受了經濟損失,甚至給企業未來的經營造成重創。
?。ǘ┢髽I內部缺乏防范法律風險的部門和人員
一些小微企業經營者本身缺乏法律風險防控意識,認為企業內部不需要設置專門的法務部門或人員,也不需要聘請律師擔任企業法律顧問,直到遇到法律問題再去咨詢律師或者請律師打官司。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看是節約了成本和開支,但企業就相當于失去了法律防火墻的保護,埋下各種隱患,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三)沒有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風險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主要風險。小微企業初創期沒有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及合同管理機構,重大事項沒有律師、法律顧問參與討論,合同從簽訂到履行缺乏審查、監管,在交易相對方誠信缺失的情況下,將令企業陷入重重危機。小微企業在初創期靠日常經驗和行為慣性進行管理,合同法律風險認識比較淺薄。企業經營往往由董事長、總經理或廠長一人拍板決定,沒有相應的合同管理制度保駕護航,很容易造成決策失誤。
?。ㄋ模┎恢匾晫χR產權和商業秘密的保護
小微企業沒有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或者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企業商標權、專利權未及時注冊;或者對其他主體的權利不予重視,對于一些違法違規仍抱著僥幸心理保護。另外,商業秘密的保護機制也不健全,比如未與其核心技術人員簽訂保密協議,而一旦這些人員離職將導致商業機密、客戶名單甚至經營戰略的泄露,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小微企業初創期法律風險防控策略
?。ㄒ唬┙洜I者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
市場經濟的本質上是法制經濟,隨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進程加快,小微企業經營者的法律風險意識急需提高和加強。應充分認識到,企業法律風險的預防和把控程度取決于其經營人員的法律風險意識,只有在加強企業經營者風險預防意識的前提下,才能構成企業法律風險可控的基礎,從而構成企業全方位法律風險防范系統的構建。
?。ǘ┘訌妼T工的法律常識和法制意識的培養
企業管理人員是企業經營決策的發起者,企業員工是決策的執行者,小微企業要加強對員工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的培訓和教育。要選擇適宜企業實際發展需要的相關法律規章開展培訓,以提高員工的法律知識和自身素質。采取形式多樣的培訓形式,因從事專業不同而因材施教,同時大力開展法律風險防范宣傳,明確員工自身風險因素,使其處于可控的范圍,提高企業整體法律防范風險能力。
?。ㄈ┰O立專門的法律事務部門或法務專員
由于小微企業本身規模小、運轉靈活,因而通過設置內部機構進行法律風險防控小微企業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建立獨立的法律事務部,由該部門對企業運營各環節的法律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化解,尤其是對重大經營決策和重大經營活動,分析、研判企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進而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并予以監督管理,保障企業正常的運營。某些小微企業礙于規模的限制,若不設立法律事務部,則可考慮只設置法務專員,指定專人負責本企業所有有關法律的事務。法律事務部或法務專員工作內容包括不限于企業合同的審查、參與商務談判、負責企業員工法律培訓、參與起草企業內部規章制度、處理本企業的法律糾紛,等等。
?。ㄋ模┙⒔∪贤芾碇贫?
合同是不同企業往來經營的書面約定,也是企業法律風險預防和控制的關鍵。合同法律風險管理貫穿合同從訂立到履行完畢的始終,期間應設立專項人員進行管理,企業管理層也要增強對合同法律風險管理的行駛力度。
1.明確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由專門的管理人員負責,管理人員根據企業的經營業務和管理標準,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并在合同談判、簽訂、履行的全過程中貫徹法律風險防控理念。注意合同履行過程的監控,在糾紛發生后應及時跟進處理。
2.加強合同審查。合同專管人應具有相關管理專業能力,確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對合同簽訂、執行等過程的嚴格審查,促使小微企業保障自身利益,實現合同的規范化管理。
3.建立合同監督和驗收制度。合同管理人員提前介入、全程參與,監督、檢查合同,保證合同參與方執行合同履行準確到位。根據合同條款驗收合同的執行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糾偏,有效避免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的風險。
?。ㄎ澹┙⑸虡I秘密、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對小微企業商業秘密及知識產權的保護表現為:企業制度中必須明確商業秘密及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條款,明確劃定所生產經營范疇的商業秘密及知識產權保護范圍,采取必要的相關保密措施等。另外,還要加強企業本身的經營合法審定,嚴禁觸及其他企業的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內容。
?。┮幏镀髽I人力資源管理
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應加強對我國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和理解,在管理過程中要依法管理,合規管理。依法同旗下員工簽署勞動合同、繳納相應社保等。避免觸犯勞動合同法而為企業造成管理風險。健全企業員工管理規章制度,流程制定合乎規范要求,對保護員工利益提供可靠法律管理依據。
小微企業因規模小,運營成本相對于大中型企業較低,同時有國家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舞臺。保障小微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需要管理者和員工樹立法律風險防范意識以及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配合相對應的預警機制,針對可能發生的各類法律風險,擬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措施,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動態地掌握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風險,及時、準確地采取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42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