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預控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微企業占據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從2016年新三板公司規模來看,大型企業數量占6%,中型企業占31%,小型企業占比超過60%。小微企業量大面廣,事故發生率高,員工安全面臨嚴重的威脅,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诖?,研究對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的預控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ccount for half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size of NEEQ companies in 2016, large enterprises account for 6%,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ccount for 31%, and small enterpris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60%.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re large in size and wide in scope,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accidents. Employees' safety is faced with serious threats, and the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is not optimistic.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control of unsafe behaviors of employees i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關鍵詞】小微企業;不安全行為;預控對策
  【Keyword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unsafe behavior; precontrol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4-0047-02
  1 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預控對策研究背景
  不安全行為是人表現出來的,是與人的心理特征相違背的非正常行為,而且這些非正常的行為會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等[1]。該定義包含3個方面含義:①不安全行為包括引起事故發生的不安全動作、不安全操作、不安全指揮等行為;②不安全行為包括應該按照安全規程去做而沒有去做的行為;③不安全行為包括違反勞動紀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險性的做法。海因里希的事故致因鏈指出,事故是由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因果事件鏈所導致的,他認為事故的主要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動作,次要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狀態。而美國杜邦公司的一項為期十年的調查統計表明,人的不安全動作導致了96%的事故發生,而物的不安全狀態僅僅導致了4%的事故發生。上述國內外的研究對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了多方位闡述,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但專門針對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研究不是很多。
  2 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表現和影響因素分析
  為識別小微企業不安全行為表現,本文從小微企業一線員工和管理層(班組長、車間主任、部門負責人、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員)兩個層面入手,結合GB 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中13類不安全行為的劃分,得出員工不安全行為表現包括違反勞動紀律、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劉超從內因和外因研究了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楊文旺、刑浩然將煤礦爆破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結合相關學者的研究,本文將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為個體因素、組織因素。個體因素包括:①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情緒和心理需求,厭煩、悲傷、急躁、興奮、盲目、焦慮、緊張情緒會導致不安全行為發生,一項將負面情緒與工傷數量的上升聯系起來的研究顯示,雇主可以在員工心情不好時不讓其從事可能導致傷害的工作,從而改善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狀況,心情不好可能會導致多種工傷狀況的發生。僥幸心理,員工不按操作規程作業,走捷徑,違反事物的運行規律,小微企業員工通常抱著“經常這樣干沒出事,這次也不會出事”的心理,對這種心理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認識不足,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鋌而走險,由此導致不安全行為而引發事故;麻痹心理,員工思想上的麻痹會導致認識上的誤區,認識上誤區往往使員工忽視安全,放松警惕,發生不安全行為。②生理因素,指身體狀況,員工在生病、睡眠不足時仍堅持疲勞作業,長期的疲勞狀態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反應遲鈍,發生一些不安全動作和危險事故。③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是人們從各種安全宣傳中所獲取的安全知識和從事各種事故安全中所得到的教訓,兩者融為一體,并在人們腦海里形成的安全概念、想法和思路[1],是否有充足的安全知識是安全意識強弱體現,安全意識強的員工作業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意識差的員工則違章作業的頻率高。安全意識對生產作業的風險防范和辨識起著重要作用,而安全意識的獲取主要是安全教育培訓和實踐的積累獲得。組織因素包括:①管理者的重視程度。小微企業管理者重效益、輕安全的傾向突出,安全投入不夠、安全費用提取不足。②安全文化。百年企業靠文化,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的集合,組織成員對安全理念認識越透明,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視安全,安全管理體系就越好,員工的安全意識就越強,對不安全行為的控制就越有力量。③人文關懷,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劃分為: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組織對員工的關懷滿足了員工感情、尊重的需要,有利于員工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對預防員工不安全行為發生有著積極的作用。④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教育培訓能夠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增強管理者的重視程度、提升班組長的安全素質,進而作用于員工的安全行為。   3 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預控對策分析
  實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機制。小微企業員工在崗位、職務、工種、文化程度、年齡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針對員工差異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并形成長效機制。針對員工不安全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第一,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側重于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相關文件精神、行業安全標準。按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2015年5月29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80號第二次修正)第二章第九條要求,確保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初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第二,強化車間主任、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車間主任、班組長是與一線員工打交道最多的基層管理者,車間主任、班組長的安全管理效果和安全素質直接關系到員工安全行為。對車間主任、班組長的培訓側重于生產技術、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技能、應急救援能力、安全管理能力。
  第三,強化一線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一線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旨在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要求員工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首先,針對不同工種的員工進行分類教育,指導員工識別不安全行為表現,編制本工種常見不安全行為學習手冊,如: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在機器運轉時進行加油、檢修、清掃,沒有系安全帶或沒有安全措施就登高作業等,發放給一線員工學習。定期召開班組安全會議,傳達企業內部關于安全文件、會議精神,組織觀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用員工身邊不安全行為導致的事故教育身邊的員工,舉辦識別不安全行為有獎知識競答,督促鼓勵員工牢記不安全行為表現,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其次,教育員工積極參與反違章行動,拒絕班組長的違章指揮,堅守安全底線。
  第四,強調員工教育培訓的差異性、針對性,小微企業員工整體文化水平低,農民工比例大,針對新入職的員工要開展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公司安全狀況、崗位工作環境、工器具操作方法;轉崗員工要重新進行車間級、班組級安全培訓;情緒波動大的員工調離關鍵崗位,不得從事危險性作業。
  第五,加強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對于違章作業險些造成事故的員工,管理人員要掌握批評和處罰的尺度,避免采取生硬的管理方式。關心員工的日常生活,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第六,加大安全文化建設力度。小微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首先考慮的是企業自身的生存、立足問題,安全文化建設遠遠滯后于大中型企業。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的集合,安全文化建設需要通過具體的安全內容體現出來。提高管理層對安全重視程度。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培養先進的安全理念,只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意識強,對安全重視程度高、理解程度高,才會認識到安全與效益之間的關系,加強風險管理,把安全當作員工的生命線,把企業的價值理念落實到安全生產工作中,營造安全氛圍。
  4 結語
  小微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和提供勞動就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小微企業面臨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特別是小微企業中由員工不安全行為引發的安全事故率高,通過研究小微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的預控對策對預防安全事故、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林漢川,秦志輝,池仁勇.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7[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573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