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服務更多小微企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近4100家,包括6家國有大行(中農工建交郵儲)、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134家城商行、1200多家農商行、 965家農信社、1624家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傳統上,不同類型銀行有著不同的客戶定位,比如大行做大型企業和大型項目,股份行做大中型企業,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做當地中小微企業。
大銀行擁有著小銀行無法匹敵的資金低成本,中小行貸款產品在大行的低利率面前毫無競爭力。但是,大行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它們要想用人海戰術,在全國范圍滲透村社級(社區、村落、部落等),其管理難度、業務成本都高得無法想象——把網點鋪到縣城和發達的鄉鎮已經很不容易了。因此,在最末梢的村社級,大型銀行還是無法觸達,或者雖然能覆蓋,但服務不夠緊密。
因此,盡管大行在有關部門政策引導下已在逐步降低小微判定標準,但實踐中仍然不及中小銀行接地氣。中小銀行的網點可以覆蓋到鄉鎮,業務人員能夠覆蓋附近的各個村落,用最原始的手段化解信息不對稱,并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尤其要提到的是,得益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民營銀行成為了服務小微中的小微的主力軍。
小微企業象征著中國經濟“毛細血管”的底部群體,其融資服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空白。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支持,是小微企業賴以發展的“血液”??梢钥吹?,中國金融體系的層次正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尤其是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新網銀行等具備互聯網基因的民營銀行,正在將“血液”運往“毛細血管”,填補金融市場中長久以來存在的這塊空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7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