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溫州小微企業創新政策該何去何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杭甬溫是浙江經濟發展的“鐵三角”。通過以杭甬溫三地針對小微企業的創新政策為研究對象,借助文本分析和內容分析對小微企業創新政策的供給、需求、環境差異進行比較,并對溫州政策供給進行反思,嘗試構建小微企業創新政策的體系架構,以助力小微企業實現創新升級。
  [關鍵詞] 小微企業;創新政策;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4-0038-02
  在經濟轉型與“雙創”背景下,小微企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已經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在維護社會穩定,增加就業崗位,增加經濟活力,培養未來企業家領袖等方面優勢明顯。而如何有效地制定政策,幫助小微企業跨越“新進入者瓶頸”,已成為學界和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研究背景
  小微企業的發展模式比較靈活,在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的同時,也面臨發展瓶頸?,F有研究主要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等問題提出對策,突顯財稅政策、改革金融制度的重要性,但是針對地域間小微企業發展政策的比較研究較為鮮見。此外,現有研究過多的集中于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卻較少關注地域差別,尤其是地域間的創新政策差異這一重要的前因變量。
  本研究收集了2012-2017年間杭甬溫三地針對小微企業頒發的創新政策文本300余份,借助不同地域間的創新政策比較,為提高區域創新政策的有效性提高參考。
  二、杭甬溫創新政策供給對比
  通過借鑒Rothwell和Zegveld(1985)的思想,將基本政策工具分為供給、環境和需求三種[1]。需求型政策指政府制定小微企業享受優惠的政府采購計劃,供給型政策是指政府增加對各項費用的補貼和績效的獎勵,環境型政策是指政府在財務金融、稅收優惠、法規管制等方面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ㄒ唬┬枨笮驼邔Ρ?
  較之于溫州與寧波,杭州市的政府采購政策對小微企業發展有強大的推動力,杭州不僅提升了政府采購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份額,還著重強調在政府采購中信息化建設項目總預算預留40%,遠高于其他采購項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態度。
 ?。ǘ┉h境型政策對比
  1.對孵化載體的直接獎勵
  對國家級、省級孵化器的獎勵力度上,溫州相對于杭州和寧波具有明顯的優勢,溫州2012年便設有對孵化器等級最高200萬元獎勵的政策,2017年調整為500萬元,多年高于杭州、寧波的獎勵力度。對眾創空間的獎勵上,寧波將各類載體統一做評級,最高獎勵100萬元,高于杭州的30萬元與溫州的50萬元。
  對市級創業園和孵化示范基地的政策扶持上,寧波從2012年至今最高獎勵金額為100萬元,在2014年經過調整,將原本一次性支付改為分3年3次支付,利于政府對投入資金所起到的帶動就業和創業過程進行長期跟蹤監督,使財政投入能夠獲得更好地社會效益。杭州在2017年將獎勵標準由2013年的50萬提升到與寧波持平,但溫州市對大學生創業園的獎勵金額最高為10萬元。
  溫州市微型企業比例高且多為傳統產業的特點,設立涉及多個行業或領域的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在獎勵金額上,寧波和溫州都是每年獎勵最高10萬元,且寧波并沒有限度戶數,溫州限定每年10個示范基地;杭州雖然設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并且獎勵較高金額的獎金,但溫州和寧波獎勵給孵化基地,杭州則是給列入資金補助計劃的創業品牌活動,追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孵化成功率,降低財政資金浪費的風險。寧波、溫州對大學生創業園創業的重視程度普遍高于孵化示范基地。
  2.對孵化載體的績效激勵政策
  杭州與溫州采用以產出為衡量指標對孵化載體獎勵。三地普遍選擇具備優勢資源的公辦孵化基地或市級以上級別的孵化載體,根據市場規律不難判斷,強大的在孵企業會很快獲得投資機構的青睞,進而更早地進入高級市場。在對孵化器績效的選擇上,杭州與溫州是以獲得市級以上等級稱號的高科技企業或以獲得兩輪融資為依據,給予孵化器高額的獎勵;寧波僅采用孵化器的規模作為獎勵依據。
  3.對中介服務機構的補貼及獎勵政策
 ?。?)對融資擔保機構的補貼、獎勵對比
  寧波對融資性擔保機構獎勵金額最高達150萬元,相對于同樣使用了擔保費率作為獎勵依據的杭州來說,寧波要求擔保機構可以以較低的擔保費率申領到獎勵金額,說明寧波對融資性擔保機構給予更大的支持力度。溫州則按照日均擔保責任達凈資產的5倍為標準發放100萬元的獎勵金額。相比而言,溫州具有一定的優勢,更多的考慮了市場因素,對融資性擔保機構予以足夠的信任。
 ?。?)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獎勵
  溫州本科生職業介紹補貼50元/人,低于杭州、寧波的100元/人和200元/人,但若是重點高校本科生則補貼500元/人,碩士及以上為2000元/人。寧波與杭州在發展程度上比溫州有很大的優勢,在人才吸引力上表現得也格外明顯,而溫州本地缺少重點高校,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4.對科技成果轉化的資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5年修訂)》的頒布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新的依據。寧波規定在科研成果形成的第1年所有權歸機構,若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轉化,則由完成人自動獲得全部收益,給予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雙向激勵。二是放寬對科研人員的活動限制,準許離崗創業,杭州和寧波均為5年,溫州為3年。三是對科技成果交易給予適當補助,寧波在資金支持方面高于杭州與溫州。
  (三)供給型政策對比
  1.對不同創業主體的貸款貼息
  不同創業主體貸款貼息可分為四類情況:以大學生或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為主的經營者(第1類),聘用大學生或畢業2年(或5年)內的大學生等重點人群的經營者(第2類),一般性經營者(第3類),其他項目(第4類)。   第一類的貼息額度、利率、貼息比例幾乎相同,杭州在呆壞賬處理環節中創業擔保風險基金發揮了更大的作用。第二類的貼息貸款的額度均為最高300萬元,且全額貼息,寧波和溫州對不入住孵化器的企業降低貼息比例。第三類均按照50%的貸款利率貼息,但在貸款申請人、貸款利率、擔保費率上有細微差別。如杭州對一般授信客戶的貸款額度最高2000萬元,寧波與溫州分別最高300-500萬的額度;貸款利率、擔保費率普遍以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為參考依據的費率。第四類設立專利質押貸款,在寧波與溫州可以獲得最高50%的貸款利率的貼息。
  2.對大學生創業的經營用房房租補貼的政策對比
  高學歷(碩博)創業者在寧波可以享受到更為優厚的待遇,可以獲得200平米的全額租房補助;以大學生群體為主的政策扶持的創業者,可以在杭州獲得50平米的免費租房優惠。杭甬溫支持創業者選擇進入指定孵化載體。園區外租房經營的政策補貼明顯低于在園區內經營,從補貼金額來看,杭州補貼金額最高(不知最高金額),高于溫州、寧波的每年5000元、6000元。并且在此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杭州市對園外租房補貼的依然遠遠高于寧波與溫州。
  3.對小微企業經營績效的政策對比
  杭州與寧波對國內專利的獎勵金額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寧波對職務專利最高獎勵8000元,高于杭州與溫州的5000元、6000元,但杭州對單個小微企業的獎勵金額上限為200萬元,高于寧波25萬和溫州的30萬元。
  4.對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的補貼
  50%的補貼比例下,杭州以上一年度城鎮登記失業率(約1.8%)為依據,相對于寧波與溫州(1%)的標準較為寬松,透露出溫州與寧波對穩定就業環境和留住人才的需求,渴望在經濟新常態下就業環境能夠平穩運轉。
  三、溫州小微企業創新政策的改進策略
  通過對比發現,在需求型政策方面,杭州市具有政策優勢;環境型政策方面,溫州市對孵化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最大,寧波對大學生創業園、融資性擔保機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投入最大;供給型政策方面,三地對入駐創業園等載體的扶持力度更大,杭州有最高的貸款額度、經營用房房租補貼、專利獎勵金和失業保險補貼;寧波有最高的小微企業升規獎勵。
  溫州現有的小微企業的需求型創新政策較為薄弱,供給型創新政策更強調短期激勵,環境型政策著力點相對有限,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層面加以完善。一是提升政府采購中小微企業的預留份額;二是完善綜合型創業、孵化載體的評級獎勵體系,重點提高對大學生創業園的績效獎勵標準;三是進一步提升經營性租房的房租補貼標準和服務水平,適當提高園區外租房的補貼;四是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強化高等教育,著重培育經濟轉型期急需的各種建設型人才,營造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政策環境;五是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投入,適當放寬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的時間限制。只有借助政策組合拳,才能助力小微企業創新升級。
  [參考文獻]
  [1]李燕,李應博,韓伯棠.創新政策異質性與戰新產業公司財富效應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S1):523-532.
  [2]劉少寅.政府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及其執行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6.
  [3]梁肖冰.新形勢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分析[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30(1):42-43.
  [責任編輯:潘洪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3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