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會計監督體系中企業內部制度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長久以來,我國會計信息造假的現象屢禁不止,我國會計監督體系受到嚴重挑戰。為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會計監督職能,在完善會計監督法律機制的同時,更應注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形式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刻不容緩。本文將分析在會計監督體系下企業內部的制度環境,對于企業中會計監督體系的內部控制通過什么方法去改善,給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樣會計監督的體系才可以更好的對企業以后的發展發揮作用。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監督職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3-0263-01
  一、企業制度環境分析
  企業制度壞境主要就是通過會計的內部監督起作用。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所有者的監督,第二個是企業對于經營者的監督。所有者監督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它們相互制約,密不可分。所有者進行的具體操作應建立在健全公司治理結構、依照相應的治理結構來確立會計人員管理機制的基礎上。經營者監督一般應包括組織結構控制,在設置企業組織機構、進行人員的職務分工時,應遵循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原則,設置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更有利于組織整體框架。經營者的監督主要是會計各個部門通過對于會計人員以及審計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監督最終形成一個獨立的組織機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業內部部門或職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只能在授權范圍內按照授權批準程序開展工作,權限的有效控制是為了做好事前監督,最大限度防止權限失控和營私舞弊等現象的發生。
  二、企業制度優化的建議
  1.通過建立內部監督讓會計體系更完整
 ?。?)內部控制的監督和管理
  企業如果想更好的建立一個完整的監督體系,我們就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內部控制的制度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控制貨幣資金的流量,主要包括企業對于貨幣資金的管控以及企業審批資金的時候的流程管理。第二,企業財務風險如何控制,主要是通過平時對于業務的一個提前規劃,事前對于未來資金流向的控制,加強對于資金籌劃的管理工作。第三,采購中的應收應付賬款業務,強調采購和應收應付賬款業務模塊的崗位對接,完善應收應付業務中的相關流程控制。第四,企業對于實務資產的把控,企業應該對于所有的資產有一個管控,企業的實務資產我們應該對于入庫領用的產品做好嚴格的登記制度,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嚴格把關。第五,成本費用的控制,企業要及時的建立成本費用控制系統,節約資源,盡量做到把整個的作業鏈變成價值鏈。剔除掉中間沒有價值的環節。第六,銷售與收款控制,對于貨款我們應該及時的制定計劃,及時催款,把賬款及時收回。第七,企業工程項目的控制,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環節的管控,應該有自己專門制定相關的計劃,對于重點項目應該強化投資決策中的責任制度。
 ?。?)企業應該協調內部結構和內部審計的關系
  除了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企業還應該注重內部結構和內部審計的關系,加強內部審計的控制,我們可以考慮如何協調和解決審計機構的崗位安排和人員管理的問題。放眼望去,鮮有公司會在設立審計部的同時再成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看似雞肋,但只有審計部的弊端卻不容小覷,審計部通常受制于總經理,而董事會之于總經理通常采取的是放任的態度,由此可見,理想的內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的情況也在所難免了。不難看出,協調好內部結構和內部審計的關系是在為日后的審計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內部審計能否正常發揮作用,關鍵在于內部審計組織機構是否科學完整。對于科學完整的審計組織機構,企業需要注意把握好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和權責合理分配的問題,做到權位相互獨立,權威擲地有聲。獨立性是加強內部效績管理的第一要務,而權威性是內部審計組織機構的重要標志,體現在對其的定位和相應的授權管理上。只有這兩點得到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進一步實現更加長遠的穩步向前,健康發展。
  2.提高企業負責人的監督意識,明確會計責任主體
  在企業真實的工作中,負責人的監督意識是“難能可貴”的,表面為公,暗地謀權濟私,授意指使會計員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的單位負責人大有人在,會計方面的事情過于個人主義,等出了問題卻劃清界限,推卸責任,這樣的現象致使會計監督工作無法正常實行,內部監督體系形同虛設。由此可見,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有效的重點,在于明確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的地位。單位負責人的職責是遠高于會計人員的,不僅要管理會計人員工作規行矩止,還要保證會計資料真憑實據,不得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將個人意志強加于會計工作人員。出臺并強調一旦會計工作出現任何紕漏,不論單位負責人涉足業務與否,一律由其全權承擔所有責任的規定。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為單位的命運負責。作為會計責任主體,單位負責人還應掌握有關財務、會計的相關經濟法規,更好地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
  3.讓內部控制職能成為管理的內在需求
  企業擁有自我約束的意識是內部控制建設的核心任務,如何讓內部控制自主實施成為剛需,具體的操作步驟關乎三個方面,第一,落實產權監管,代理權責明晰的要求。董事會和監事會加大對經營者監督的力度,雖不用事事過問,但必須大幅增加隨機全盤抽查的幾率,各部門各司其職,嚴格要求自己,按規矩執行,互相監督,形成良性循環。第二,量身定做適合企業自己的規章制度。企業管理層制定有效的實時控制系統,出臺相應的操作細則和失察、失職等違反規定情況的解決辦法。環環相扣,力求會計行為鑿鑿可據,會計監管有例可遵。第三,運用網絡技術手段,實現會計監督。利用市面上已有的財務運營管理平臺對企業的日常操作進行實時控制管理,鑒于操作系統是智能化的,出現任何錯誤都無法進入下一操作程序,將違規操作扼殺在搖籃。不僅如此,網絡財務系統還可以改良企業業務處理的自動化進度,可謂一箭雙雕。由此可見,采用自動化的系統對企業的監管制度大有裨益。
  三、結語
  內部會計監督,是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健康正常發展的重要前提,這是一種主動、自主的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的會計監督體系中的基礎,只有企業自覺地把企業的經營行為約束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才能更好的保證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合規和真實、完整。
  作者簡介:張世佳,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在讀。
  指導老師:盧孟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423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