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內部控制質量規范體系的構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整體資產的安全性、企業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性提供合理保證,同時為了保證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優勢,2008年我國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同時在2010年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相關配套指引》,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內控控制質量規范體系。通過對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框架進行簡要梳理,同時對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實行效果作簡要概述,使我們對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有整體上的把握。
關鍵詞:內部控制質量 基本規范 相關配套指引
一、引言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中一項重要的管理活動,對企業提高可持續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戰略具有重要的作用。1985年,COSO委員會成立,COSO委員會規定內部控制是“企業的董事會成員、管理層成員及其他人員為實現企業的運營目標、保證企業財務真實可靠,同時保證企業經營過程遵紀守法提供合理保證而實施的企業內部規定的程序”。2008年6月,中國財政部會同證監會、中國審計署、中國銀監會、中國保監會制定并印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簡稱《基本規范》);2010年4月,財政部聯合證監會和審計署,同時會同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簡稱《配套指引》),包括三類,18項“應用指引”、“評價指引”、“審計指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相關配套指引互相配合,相互補充,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標志著根據我國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國際內部控制的相關經驗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規范體系的初步建設成立。
二、《基本規范》概述
我國的《基本規范》借鑒了COSO委員會內部控制整合報告為代表的國際內部控制框架,并結合中國國情,要求我國的企業建立與實施的內部控制必須包括五個要素:穩定的內部環境、必要的風險評估、合理的控制活動、完善的信息與溝通、與企業配套的內部監督。其中關于內部環境要素包括員工的誠信、職業道德和才能:管理當局的管理哲學和經營風格;董事會的經營重點和目標等。風險評估是指企業為了實現的企業經營目標,對經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相關的風險進行的識別與分析,主要包括風險評估,識別內外部風險,對識別出來的風險應當通過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進行分析,確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
三、《配套指引》概述
?。ㄒ唬镀髽I內部控制應用指引》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就如何圍繞內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控制提供了指引,細化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各項要求,構建了健全統一的指引體系。包括18項,其中與內部環境相對應的有企業人力資源、企業的組織架構、企業社會責任等,共計5項。與控制活動相對應的有企業財務報告、企業采購業務、企業擔保業務、企業銷售業務等,共計9項。與內部監督相對應的有企業合同管理、企業的全面預算,共計2項。與信息與溝通相對應的有內部信息傳遞、信息系統,共計2項。此外,風險評估涵蓋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方方面面。
?。ǘ镀髽I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要求企業董事會成員和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自我評價,具體內容應圍繞《基本規范》提及的內部控制五個要素,并遵循三個原則,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內容:評價組織內部環境、評價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主要是對企業內控5要素進行評價,并形成相應的工作底稿,對此進行詳細記錄。內控的評價程序主要涵蓋:制定相應的評價方案,建立評價工作組,對相應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發現企業的內部控制缺陷,并進行匯總,相應編制評價報告。完成相應的評價后,企業應當編制自我評價的報告,并應當在其年度報告中披露,同時企業董事會應當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評價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三)《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
內部控制審計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接受企業的委托,對特定的基準日(通常為每年年末12月31日)內控設計與相應的運行有效性進行審計?!痘疽幏丁芳啊杜涮字敢芬笊鲜泄竞头巧鲜写笾行推髽I應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審計指引》以及其他相關準則的要求,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評價控制缺陷,并進行整合,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發布意見。注冊會計師要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獲取充分適當的證據,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并提供合理保證,并對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發現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給予披露。
四、我國內部控制質量規范體系的有效運行
我國內部控制質量規范體系的基本建立,有助于提升中國企業的財務報告質量,減少商業欺詐風險。同時,我國內部控制質量規范體系的發布及實施有助于提高我國企業的內控水平和提高我國對企業的監督的力度,會對企業管理層操控盈余管理產生約束力。如許騫(2014)以2011年及201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對象,發現,內部控制審計加強減少了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通過操控盈余而操控利潤,也就是有助于減少管理層通過財務報告操控企通過財務報告操控企業的利潤。2018年,中國財政部聯合證監會對滬深A股三千多家上市公司的2017年度內部控制報告進行分析,其中90%以上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結論為整體有效,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聘請了會計師進行內控審計,基本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發現我國內部控制質量規范體系得到了有效運行。
總結:內部控制作為企業中一項重要的管理活動,對改善企業經營,實現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2008年我國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2010年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進行簡要梳理,使我們對我國的內部控制質量規范體系有整體上的認識。同時,現有的相關研究及相關報告,也證明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在上市公司得到有效運行,有助于提升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質量,減少企業的盈余操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70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