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新時期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而在這個時期,我國國有企業只有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加快建設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進步,本文中筆者通過簡單概述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分析了我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問題,并有針對性得提出了一系列對策,此研究內容為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國企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措施
我國國有企業正面臨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的關鍵時期,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現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問題也逐步凸顯出來,但其對于國有企業的穩定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中筆者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企業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一、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國各行各業都進入到了新時期,國際國內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市場環境,國有企業要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這就需要國有企業不斷加強完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有利于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大大的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一)提升了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與財務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由于我國國情和體制的特殊化,存在一定的遺留問題,造成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與財務管理之間的不協調和不均衡。因此,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對這兩方面進行加強和建設,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ǘ┨嵘髽I外部的抗風險水平
企業外部抗風險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由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和質量決定,其中比較顯著的就是財務管理水平,直接和間接決定了企業的外部抗風險能力。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強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同時建設相對應的內部控制體系,提升企業管理整體水平,增強企業外部的抗風險能力。
二、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以及我國發展的現狀,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在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方面存在許多問題,不論是在管理意識還是在制度建設,以及相對應的執行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管理者對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視程度不夠
國有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往往只關注經濟利益,對管理方面的內容重視程度不夠,尤其表現在管理層,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在國有企業,對于內控制度的相關建設和落實,高層管理者并不熟悉和了解,同時在實現經營目標過程中,對內控制度發揮的作用和要點不了解、把握不準確,相關工作落實上也不到位。(2)國有企業自上而下,對財務管理等制度都沒有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所制定的制度不能滿足現時實際需要,制度的落實不到位,管理工作根本發揮不了相應的作用和職能。
?。ǘ┢髽I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
新時期,國有企業部分領導在設計內控體系建設時,沒有能夠充分考慮企業戰略目標及企業的現有實際情況,呆板得借鑒同行業的其它企業經驗,或者照搬其制度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制定的內部控制體系與管理制度模式根本不匹配也不適合企業的長遠發展,對于相關制度本身的作用和價值根本無法真正發揮出來。同時當內控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在出現不協調的情況時,會導致相關制度無法正常執行下去,制度本身的監督作用就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ㄈ嘭煵唤y一,制度有效實施難度大
內控制度實施難度大是我國目前國有企業普遍存在并且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換言之,就算具有良好的制度和方案,因人員、文化等因素,也不能保證相關制度的落實和實施,無法發揮其優勢。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只有內部控制實施力度能夠有效保證,才能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兩者之間呈現得是正相關的關系。而導致內部控制力和執行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權責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統一。由于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國有企業在相關工作的開展和調整過程中,在管理思路方面不清晰,在調整力度方面仍然不足,這就導致其執行力問題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得解決。
三、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相關建議和舉措
面對日益復雜的經營環境,無論在財務管理水平還是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方面,已不能更好滿足國有企業現有應對風險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有企業的長期穩定和發展,因此,不論是改善內部控制環境還是對加強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工作,都應立即行動,才能不斷建設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保障制度有效實施,從而財務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促進企業發展和穩定。
?。ㄒ唬└纳破髽I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決定企業的基調,提供內部控制基本規則和框架,而企業相關制度應有的價值和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出來,主要依靠于擁有內部良好的控制管理體系。具體的舉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工作:(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在思想層面上統一,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責任感,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強化風險意識,為共同目標而奮斗。(2)企業內部高層領導人員要發揮好主導和表率作用。加大內部宣傳和組織職工參加相關培訓,不斷強化職工對企業內部文化、管理細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和了解。(3)建立健全法制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形成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并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及戰略目標,設立符合內控要求的內部機構,充分協調考慮彼此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和邏輯性。
(二)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內部監督作用
企業不斷完善內部監督和內部審計制度,才能提高企業經營效果,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是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抵抗風險的有效途徑,具有雙重作用。由于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通過持續性的監控行為,能夠及時調整相關企業現行體制,滿足和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在發現和處理一些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增強了企業內部監督作用,營造良好的監督氛圍,實現不斷糾錯和調整作用,有助于對在運營發展過程中問題的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得以處理解決。同時確保員工的行為符合體系建設的要求和目的,實現管理方法和管理過程的統一,能夠充分達到企業管理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三)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我國由于特殊的國情,相對于一般企業,國有企業具有較為復雜的內部組織結構,在建設和完善相關內控制度時,比較費時費力。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針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和調整內控制度方面需求更加迫切。內控制度調整過程主要包括事前調整和事中調整和事后控制,企業內部外部的協調體系和相關內部的分工體系都應涉及其中,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業發展和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人事分離問題。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只要出現問題,相關負責人及時查找相關解決辦法,企業的管理水平也隨之提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穩定。
四、結束語
由于我國處于的這個特殊時期,國有企業應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和加強財務管理,才能有助于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但是這方面的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企業、政府多方面的協調配合。在制度建設和完善內控制度體系時,要重視彼此之間的協調性和統一性,只有統籌兼顧,才能保證各個制度的落實和執行。不論是內部控制體系還是控制環境,都要實現深化改革,這樣才能穩步推進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劉斌.國企人力資源動態管理機制問題研究[J].職業,2017 (34).
[2]瞿曉玉.淺析管理會計在國企運營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商論,2017 (34).
[3]黃利紅.供給側改革下國企人力資源管理轉型思考[J].知識經濟,2017 (24).
[4]顏姝杰.新時期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J].中國商論,2018 (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31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