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公司海外并購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二十一世紀以來,改革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中國企業逐漸走向世界舞臺,在市場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的巨大浪潮推動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也越來越頻繁,海外并購有其獨特的財務風險,有時候海外并購成功與否關系著一個企業的生死,尤其是海外并購中的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是最重要的一環。
關鍵詞:海外并購;財務風險;整合階段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近幾年一直都是海外并購的大戶。2018年中資海外并購已宣布后的狀態(宣布、簽約和交割)的交易為主,共計421宗,其中305宗披露了交易金額,披露交易金額合計1165.39億美元。根據晨哨并購研究部的數據監測,2018年中資發起的海外并購共計492宗,其中332宗披露了交易金額,披露金額合計1447.67億美元。海外并購巨大的交易資金可知,一旦并購失敗將會對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JL公司是一家通過并購不斷成長起來的知名企業,它是如何控制海外并購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值得我們研究,為以后的海外并購企業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海外并購整合階段的相關概述
海外并購,即海外兼并和海外收購。海外兼并是指兩家異國企業合并為一家企業的過程,被收購方喪失法人資格。兼并的方式分為吸收合井和新設合并,其中吸收合并是被并購方喪失法人資格,而新設合并是雙方都喪失法人資格重新組建一家新的企業。如今企業進行兼并多采用吸收合并的方式。海外收購是指收購方通過產權交易獲取被收購方的股權或資產,被收購方不喪失法人資格。按照收購的股權占被收購方全部股權的比例,收購分為少數股權收購、多數股權收購和全部收購。兼并和收購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控股目的,但是收購不會導致被并購方企業法人資格的喪失。
二、JL公司海外并購現狀分析
JL公司作為國內民營汽車行業的佼佼者,他沒有走80年代以來的合資建廠的路。這條道路幾乎是所有中國民用汽車公司走過的捷徑,迅速占領中國市場獲得豐厚的收益,JL公司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JL公司從2010年以18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WRW開始,逐漸形成了收購整合轉化的捷徑。剛開始沒有人知道JL公司是誰,但WRW公司卻是家喻戶曉的國際名牌,當時人們都以“蛇吞象”來形容JL公司的收購行為。但我們不得不佩服公司的眼光,經過幾年的發展,WRW公司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逐漸站穩了腳跟,JL公司從中獲得了豐厚的收益,自2015年開始每年都能為JL公司帶來100多萬瑞士法郎的收益。JL公司從并購中嘗到了甘甜的源泉,并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尋覓并購的獵物,有了WRW公司的收購經驗,JL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收購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也變得越來越大膽,2013年收購英國錳銅出租車、2017年收購寶騰、路特斯、2018年收購戴姆勒、2019年收購戴姆勒旗下電動汽車sart品牌??梢哉f,JL公司是通過收購發展起來的公司。JL公司海外并購如此成功,離不開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控制。
三、JL公司海外并購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分析
(一)并購整合涉及很多方面,財務整合,管理制度整合、文化整合等等,在J公司并購BT公司的案例中,財務和文化的整合對財務風險影響較大。通過重要財務數據來分析并購整合前后財務風險及其控制。下圖反映了2016年至2018年并購合并前后的重要財務指標。如圖1
?。ǘ﹥攤L險分析
總體上看,JL公司近三年財務各項財務指標逐年增長。2018年流動資產為427.85億元,2017年流動資產約為530.08億元,減少了102.23億元,占上年的19.29%。流動資產的減少主要是因為并購使用了大量現金。如圖2
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圖中看,JL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應收賬款比率2016-2018年逐年下降。流動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流動比率越高,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動產占用較多,會影響經營資金周轉效率和獲利能力。一般認為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為2。JL公司的流動比例遠小于最低值,速動比率和應收賬款比率相同的道理??梢?,并購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下降了。
2、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報告期日期 2018.12 2017.12 2016.12 資產負債率 50.3890 59.0368 63.4726 產權比率 1.016 1.441 1.738 ]
如圖3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圖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看從什么角度分析,債權人、投資者(或股東)、經營者各不相同;還要看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是頂峰回落期還是見底回升期;還要看管理層是激進者中庸者還是保守者,所以多年來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對企業來說: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產權比率一般在1的情況下比較合理,當然不同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標準,吉利的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在可控的范圍內,由此可見并購并沒有加重企業長期償債能力。
如圖4盈利能力分析
由圖可知,并購后企業營業收入一直在增加,與2017相比增長了14.91%,增長幅度在汽車行業已經很不錯了。2018年凈利潤為11.8902%,2017年為11.5732%,并購后并未出現快速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并購后有所下降,可見并購發生后對企業的盈利影響是太大。
?。?)財務整合是微觀層面的一個重要整合部分,海外并購的財務整合對企業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JL公司在海外并購完成后,通過數據來分析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能更好的顯現出整合后的效果。
?。?)文化整合是海外并購整合階段中最艱難的一部分,企業海外并購發生在兩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如何整合兩個企業的文化是很重要的,如果文化融合的不好很可能導致并購的失敗。2016年中國收購了一家英國企業,由于文化的不同,很難形成一個整體,差點就破產了。JL公司并購WRW公司,涉及三個國家的文化,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一直都是推崇儒家文化,而瑞典和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一直信奉西方自由文化,由于兩個國家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合并中存在很多無法相容的文化分歧。 ?。?)人力資源整合是所有海外并購中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力資源在企業資源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人力資源不僅僅作為一項單獨存在的企業資源,也是企業其他資源發揮效用的前提。根據美國的研究表明,海外并購的失敗大多與人力資源整合沒有完成有關,下面從人員和組織兩個各方面來論證JL公司海外并購存在的風險。①員工層面,大家都知道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并購后要想辦法留住高科技人才。JL公司并購WRW公司時就承諾將會保留企業原有的員工,保留被收購企業的員工企業人力資源整合的重要工作。JL公司在并購實施之前,就聘請了專門的海外并購人才,并且經過近幾年企業不斷地進行海外并購,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和經驗,他們為JL公司海外并購提供支持、減少整合摩擦,提高并購成功率。②JL公司海外并購WRW公司保留原來的組織模式,只是有點小小的改變,組織結構的優化整合是JL公司規避風險的有效手段。
四、海外并購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一)建立統一的財務系統和聘請專業人員。不同國家采用的會計相關法律法規不同,在處理企業跨國并購時,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制定一個完善統一的財務系統,財務數據的整合將變得更加便捷快速。如果兩國企業采用不同的財務系統,企業的財務數據很可能產生混亂,這不利于企業財務整合??鐕①彯吘股婕皟蓚€以上的國家,所以兩個公司的財務政策、會計準則會有一定的差異,兩國財務人員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因此,應當聘請專業財務人才對兩個公司的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或者互相派遣財務人員進行輪崗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其實,整合的目的就是實現協同效應。企業并購后,企業繼承了并購企業的所有財務關系,企業要維護好這些關系可以對財務整合、新產品的研發、企業的發展等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國際稅收征管的學習,有利于跨國并購后企業避免重復交稅和偷稅漏稅。
?。ǘ┘訌娖髽I之間的文化交流。在企業海外并購中文化整合應該是最難的一部分,企業在成立之初就已經在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并購企業不能因為是收購方就要把自己的企業文化強加給目標企業,而是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友好協商,制定可行的文化整合方案,例如建立定期培養計劃,讓雙方管理層和基層相互學習,或者派遣專業的企業文化團隊去目標公司進行專業培訓,加強兩個企業的人員往來,也可以派遣員工長駐目標公司,潛移默化的將并購公司文化注入目標企業中。文化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合并的初期文化整合最為痛苦,但是挺過陣痛期,前途一片光明。
?。ㄈ┢刚埡M獠①彽膶I人才和建立人才培養方案。企業進行海外并購要聘請專業的人才進行操作,不能想當然的只是用本公司固有的人才,海外并購的專業人才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利用專業人員進行海外并購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企業之間的人員往來,定期召開企業研討會,通過企業間人員的交流實現人員整合風險的控制。
總之,通過對JL公司海外并購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控制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企業應當建立統一的財務系統并加強財務整合管理能力,加強企業之間文化交流形成新的相互融合的企業文化,聘請海外并購的專業人才和建立人才培養方案,人才才是海外并購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控制的動力源泉。
參考文獻:
[1]孫慧慧. 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06.18
[2]張丹丹. B公司并購L公司財務風險控制案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8.06.18
[3]婁環宇. Z公司海外并購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7.06.23
[4]池自先.ZL集團收購CA公司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探討[J].知識經濟,2017(10):120-121.
[5]任云龍. T公司海外并購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6.
[6]馬俊.我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15):264-2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105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