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貸”的成因及風險防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最近校園貸事件頻發,而且幾乎所有關于校園貸的消息都伴隨著暴力與恐怖,究其根本主要是貸款平臺不顧大學生的消費與實際還款能力,一味地擴大市場。另一方面大學生尚未踏入社會,對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對各種陷阱缺乏辨識能力。如何樹立正確的大學生消費觀念在當今社會顯得尤為要緊。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攀比;消費結構
基金項目:2019年度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究蒲袠I務費科研項目《從網絡貸款的視角下研究大學生綠色消費觀》。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滲透到高校領域,巨大的大學生消費市場的存在,催生了各種以高校學生為消費主體的貸款平臺的產生,近年來大學生涉足不良校園貸產生的糾紛不斷見諸報端,嚴重擾亂了互聯網經濟的健康發展,給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破壞家庭和諧,擾亂校園風氣,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成為輿論焦點,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本文擬將圍繞著校園貸的危害及治理對策展開論述。
一、高?!靶@貸”的成因
(一)主流仍是理性消費
按照這次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依舊是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消費觀念。從問卷調查中不難看出,在購買商品時,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商品質量。消費支出中占據主要地位的是食品消費,食品消費包括三餐支出和零食消費。零食消費占比更大的往往出現在大一群體,隨著年齡的增加,不必要的開支逐漸減少,說明大學生對消費的觀念逐漸趨于理性。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購物消費中,這是大學生心理逐漸成熟的一個過程,使得不必要的費用減少。
(二)攀比心理悄悄作祟
很多同學在調查中說到,以前在學校中互相比較的是學習成績,但是到了大學互相比較的變成了名牌鞋子或者更貴的衣服,或者是買一臺更貴的電腦、一部更時髦的手機,但是一旦要買這些東西就需要節衣縮食。另外的同學表示自己平時生活比較節儉,在花錢時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可與同學一起出去的時候花錢就“大手大腳”,甚至搶著付錢。以上的這些情況都可以表現出,不少的同學不懂得量入為出,攀比是一種正常的心態,但是帶著虛榮心的攀比是要不得,我們理當攀比的是學習成績、日常工作,而不是在花錢的方面攀比。
?。ㄈ┫M結構不合理
按照消費的角度來講,學生消費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基礎性消費、發展性消費以及享樂性消費。調查表明有好多同學的享樂性消費所占比重過大,將自己本該用于基礎性消費的生活費用到了享樂性消費,這使得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出現了嚴重的不合理現象。享樂性消費是用來提高大學生的生活水平、滿足同學們享受所需的消費。在這三種層次中,基礎性消費是消費中最基礎的層次,只有滿足基礎性消費以后,其消費需求才會向較高的層次延伸和發展。但是現在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
二、校園貸存在的危害
(一)給家庭帶來經濟壓力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社會經驗少,通常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因此,父母往往是校園貸的連帶債務人,大學生通過提供不良校園貸款的網絡貸款平臺借款,本金加上一系列高額的服務費、利息等,產生巨額的資金需求,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降低家庭的生活水平,父母也可能會像學生一樣面臨不良校園貸的暴力催款行為,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將校園貸的社會危害性進行了二次擴大,學生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受到破壞,引發家庭不睦,催生家庭悲劇。
?。ǘ┢茐男@風氣
學校應該是最陽光的象牙塔,可是隨著不良校園貸逐漸踏入高校領域,對學生的消費觀念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學校一時之間竟充斥著互相攀比、庸俗消費的風氣。由于校園貸快速、便捷的借款方式,大學生依靠校園貸過度追求物質消費,不良校園貸對校園風氣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三、完善“校園貸”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議
?。ㄒ唬┮龑г谛4髮W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第一,根據孩子拿生活費的頻率進行適時調整,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消費用途,必要時候與孩子進行溝通,切不可放任自由;第二,高校對于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應予以重視,可以開展關于倡導正確消費觀的活動。另外,對消費過低的大學生家庭情況進行了解,根據貧困情況給予相應資助。
?。ǘ┲贫ǜ咝1匦械目蓪嵤┬源胧?
1、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教育引導
以班會、座談會、法律知識講座、辯論賽等形式定期開展“校園貸”風險防范專項主題活動,每個月至少要進行一次。高校充分利用學校廣播、微博、微信等推廣工具,每周特定一天進行午間、晚間的廣播,要求內容為“校園貸”相關的案例、危害、法律知識等,提高學生金融防范意識。
2、建立“校園貸”排查整治機制
沒有學校的同意,任何組織、機構或者個人不允許在校園內進行“校園貸”款的推廣和宣傳,高??陕摵系貐^金融相關監管部門集中排查“校園貸”,對校園秩序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還可與校外城管進行合作,對學校周邊隨意亂貼“校園貸”小廣告,發放“校園貸”紙質宣傳單的人進行制止、教育等措施。
3、應急措施和責任追究舉措
為了減少“校園貸”對在校大學生的危害,用來幫助大學生的應急措施和責任追究舉措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發現“校園貸”的萌芽就必須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系,商議能夠減輕學生心理負擔的解決辦法,對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校園貸”機構或者個人要第一時間報請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等相關部門進行依法處置。
結束語:
消費觀教育也屬于價值觀教育的范圍,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健康的消費觀念會給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思維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引導當代大學生建立正確健康的消費觀念尤為重要。作為新生代的當代大學生,大部分的同學有自己的正確消費觀念,但是其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比如屢禁不止的校園貸等。因此,在這方面我們仍需努力。
參考文獻:
[1]蘇嬋娟.校園網貸背景下大學生畸形消費心理剖析及教育引導[J].廣西社會科學,2017(7).
[2]逄索,程毅.大學生網貸成因分析及其風險規避路徑——基于上海市大學生消費行為調查的實證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7(2).
[3]梁鵬.大學生網貸風險的法律控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報,2016,35(5).
[4]廖愉平,邵磊.校園網貸的風險及應對[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2):123-1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128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