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治理高?!靶@貸”的法律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校園貸在高校迅猛發展,一些非法網絡貸款機構采取多種違法犯罪方式,嚴重侵害了大學生的合法權益。治理高校校園貸,首先要從法律的角度厘清校園貸的興起原因,客觀分析各類校園貸的違法犯罪行為類型。在此基礎上,運用法律方法,綜合施策,徹底根除高校校園貸的種種亂象,維護校園秩序,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關鍵詞:校園貸;原因;違法犯罪;治理途徑
  近年來,校園貸在高校校園里悄然興起,成愈演愈烈之勢。一些非法網貸機構瞄準大學生,開展非法借貸業務,嚴重侵害了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影響了大學教學秩序,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社會影響。在教育、公安、銀監等部門的聯合整頓下,校園貸治理工作初見成效。但在部分地區、部分高校,校園貸改頭換面,死灰復燃,繼續損害校園安全和學生合法權益。治理校園貸,需要教育、銀監、網貸平臺、高校和學生協同推進,運用法治思維,采取法治方式進行綜合治理。
  一、缺乏法律規制:校園貸快速興起
  校園貸的興起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借貸機構的原因;既有金融監管方面的原因,也有公安執法與法院司法方面的原因。
  第一,從學生個人方面看。一是存在不理性的消費觀。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特別是部分女大學生,受安慕虛榮、貪圖享樂思想的支配,盲目攀比,不顧自身經濟條件,盲目超前消費,為非法校園貸提供了可乘之機。二是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欠缺,對涉嫌高利貸的校園貸、對侵犯其人身權的暴力催收、侵犯其人格權的個人信息泄露行為,沒有足夠的防范意識,特別是針對女大學生的“裸貸”行為,更是侵犯了她們的人格尊嚴。
  第二,從借貸機構來看。很多網絡借貸機構采取蒙騙、虛假承諾的方式,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當貸款不能如期收回時,就采取上門討要、到學校催要、囚禁人身自由、泄露個人信息、跟蹤、騷擾、甚至動用私刑來逼債催債等做法,對法律置若罔聞,肆意踐踏。根據《侵權責任法》第 36條的規定,網絡借貸平臺對自身的借貸行為負有相應的監管責任,若未積極采取措施應對不法行為,其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對此均有相關的規定。
  第三,執法和司法方面的原因。網絡借貸平臺采取各種違法犯罪方式進行追討債務,公安司法機關理應主動出擊,通過執法和司法,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但在現實中,校園貸卻存在“立案難”等問題。公安機關借口校園貸屬于民事糾紛沒有管轄權為由推給法院。在訴訟階段,由于受害人證據缺乏,在民事訴訟受害方很難勝訴。
  二、違法成本低廉:校園貸有恃無恐
  大學生一旦沒有按期還款,網絡平臺借貸機構就采取各種違法行為,甚至是犯罪的做法催討債務,其違法犯罪行為之所以能夠得逞,主要原因還在于其違法成本低廉。概括校園貸違法犯罪行為,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第一,提前扣除利息。網絡借貸平臺在發放貸款時,巧立名目收取各種費用,同時提前扣除利息,使得實際借款金額遠低于貸款金額。提前扣除俗稱“砍頭息”?!逗贤ā返?00條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此進一步明確指出,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進一步明確規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第二,收取高額利益和違約金。利息是貸款人從借款人處獲得的貨幣收入。民間借貸的利息率可以由借款人和貸款人雙方協商,但貸款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高額利息。如果借款人支付的利息超出法律規定的最高額度,則是高利貸行為。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借款人支付的利息,不得超過24%的利息,超過的部分法律不予保護?!逗贤ā芬幎ㄟ`約金。違約金是為了保障合同的有效履行。當違約一方不履行合同時,另一方有權要求其支付違約金。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約定違約金的數額不能高于違約損失的30%。但在校園借貸中,網絡借貸平臺在學生逾期還款時,無論是收取的利息還是違約金,都遠遠超過了法律的規定限度,形同赤裸裸的“打劫”。
  第三,強迫受害人訂立合同。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是雙方合意的見證。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遵守平等、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但是,網絡借貸機構往往采取欺騙、威脅等手段,與受害人簽訂所謂的合法合同。實際上,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簽訂合同,違背了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導致合同無效或被撤銷。
  第四,暴力催收問題。網絡借貸平臺通過上門討要、到學校催要、囚禁人身自由、泄露個人信息、跟蹤、騷擾、動用私刑來逼債催債,甚至在網上公布借款人的裸照或視頻,其行為涉嫌構成多種違法犯罪。我國刑法對敲詐勒索罪作了規定。網絡借貸平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恐嚇、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財物的行為,涉嫌敲詐勒索罪。通過網絡、移動終端等形式發布被害人裸照,在民法上侵犯了被害人的隱私權、名譽權,在刑法上涉嫌侮辱罪。如果以暴力方式催債,則危害到被害人身體權、生命權,還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以及敲詐勒索罪、搶劫罪等。
  三、加強法治治理:校園貸治理的根本措施
  治理校園貸亂象,要采取多種方式。比如,教育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育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就會最終迷失自我?!睆姆傻慕嵌?,重點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加強普法教育。教育學生充分認識校園不良網貸、非法借貸給自己、家庭、學校及社會帶來的危害。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法治教育,通過專家講座、典型案例宣講等方式,借助校園文化墻、校園廣播、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途徑,教育學生理性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育學生了解和認識校園貸的危害,提醒學生遠離不良校園貸。在確實需要通過借貸解決經濟困難時,教育學生要仔細審查合同,注意網貸主體是否合法、是否有過高的利息和違約金、是否規范出具貸款憑證等,以增強對違法校園貸的識別能力。
  第二,教育學生學會運用法律武器。數據顯示,“女大學生‘裸貸’后,有46%的女大學生選擇‘默默承受’,有23%的女大學生選擇‘告訴家長’,而‘通過法律手段維權’的女大學生僅占 5%?!笨梢姡虝W生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重要性。高校要教育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遇到問題或者遇到暴力催款及時向學校保衛部門或公安機關報警,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第三,加強對違法校園貸的懲處。一方面,要嚴格執行教育部不允許任何網貸機構,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的規定。另一方面,也要執行金融主管部門未經校方批準,嚴禁任何人、任何組織在校園內進行各種校園貸業務宣傳和推介的規定。再者,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和打擊力度。對于從事違法犯罪行為的網絡貸款平臺,要堅決取締;對于直接從事校園貸違法犯罪的人員,要堅決依法懲處;對引發惡性事件或造成重大案件的校園貸,要嚴格追究高校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四,規范學生資助制度。高校大力開展資助宣傳,完善資助制度,推進精準資助。一方面,要擴大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范圍和資助力度,盡量讓更多的貧困生得到資助,幫助他們解決學費、住宿費和基本生活費的后顧之憂。同時,要增加合法借貸資源的供給?!敖鹑跈C構在防范金融風險的同時,不妨在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方面做好文章,讓真正有需求的大學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嚴也有能力進行貸款消費。
  參考文獻:
  [1]楊玉俊,嚴妍.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牟利情節的司法認定[J].中國檢察官,2010(5): 33-34.
  [2][4]秦寧.別讓校園貸成為“校園害”[N].人民日報,2017-09-08( 05 ).
  [3]袁翠清.女大學生校園“裸貸”法律權益保護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7(12):52,103-107.
  作者簡介:
  陳永福(1978.9-),男,漢族,陜西漢中人,教師,助理研究員職稱,主要從事教育法學、法理學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953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