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經營之神 松下幸之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康 麗

  財富檔案
  松下幸之助是世界著名電器財團“松下”電器的創始者,他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備受世人重視,享譽全球。松下幸之助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神”,其照片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帕斯卡爾和哈佛商學院教授阿索斯,在他們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藝術》一書中,贊譽松下幸之助是世界級的企業管理天才。
  
  
  當人類的生活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科學技術進步,生活中增加了各式各樣的電器。在享受著這些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帶來的便利時,也許,人們會問,全世界最大的電器制造商是誰?經過各方面專家和機構的調查研究,這個答案出來了,原來就是聞名全世界的松下電器公司。的確,提起“松下”這個牌子,人們是如雷貫耳的,電視上、廣告里、日常生活中,都會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而它的創始者,相信很多人也不陌生,就是松下幸之助――一個瘦削卻有著巨大力量的人,日本的“經營之神”。
  
  從“學徒”到“老板”
  
  古詩有云:“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一個成大事的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為常人所知的辛酸。他們的成功,都是付出了極其辛苦的代價而得到的。松下幸之助也是這樣,他從9歲就開始了自己的做工生涯。
  1894年,松下幸之助出生在日本一個貧寒的家庭里,在松下很小的時候,由于家境窘困,兄姐一個個夭折,而父親又欠了許多債。于是,剛上小學四年級的他,就不得不離開父母,來到大阪,開始了個人獨立生活的歷程。剛到大阪時,松下在一家火盆店開始了學徒生涯。
  松下的名份是學徒兼看小孩。在家過慣了苦日子,所以幫別人打打雜并不感到辛苦,可是心里的寂寞卻使他受不了。晚上,就寢后就會想起母親,哭個不停。最初的四五天,都是如此,待久了以后,偶爾想起來還是會哭,畢竟他還只是個孩子。一年之后火盆店關門,店主介紹松下到“五代自行車”店工作,不幸的是,1906年,松下的父親在這一年也因病去世了,他成了家里惟一的男子漢,必須擔負起養家糊口的重任。
  幸運的是,新老板一家對他很好,他們教會了他許多作為商人應該具備的知識和素質。漸漸地,松下長大了,是在自行車店繼續干下去,還是另謀他職?在這時,松下表現出他的長遠目光和才智。當時,自行車行業雖然比較興旺,但是隨著自行車的普及,利潤已經越來越薄了,而電氣行業是新興的,如果自己轉入這行,必然大有作為。
  1910年,年輕的松下毅然辭去了自行車店的工作,來到大阪電燈公司做練習工。這個工作看似低微、不起眼,卻改變了松下的一生,從此他的一生便與這個行業無法分開了。
  做練習工辛苦也是有意思的,每天都要推著裝滿工具和材料的手推車,走街串巷,給老百姓裝配電線和安置電燈。在熱情為別人服務的同時,松下也提高了自己的技術。在這時候,松下深感自己的知識太欠缺了,于是主動上了夜間大學。但是這種白天上班、夜間上學的做法實在辛苦,而松下的身體又一向不好,所以沒能堅持下來。這時的松下已經由于工作出色,被提拔為檢驗員了。
  一般人要是在22歲時當上檢驗員,就會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也可以心滿意足、安安穩穩地過著小職員的舒適生活。一般人安穩的人生是人生,松下積極進取的人生也是人生,主要在于選擇。松下不滿足于舒適的生活,他想改變自己,過一種更有干勁、更有活力的生活。同時,聰明的他這時已經設計出了一種改良燈插座,他想靠自己的技術,靠自己辦的企業過活,而不是做別人的員工,依靠工資生活。
  1917年6月20日,公司挽留無效,批準了他的辭職。
  
  艱難中的崛起
  
  辭職后的松下面臨的問題很多,辦自己的企業,談何容易?一無資金,二無人員,三無廠房,這些問題倒還是其次的,他們親自動手,土法上馬,倒也克服了一些難關。
  最難解決的是技術問題,松下發明的那個新插座,其他方面都解決了,就是外殼的材料問題,大家一籌莫展。松下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種合成材料,其成份大概是瀝青、石綿、滑石粉一類東西,但究竟是何比例、怎樣合成,就一竅不通了。
  今天,這類的合成品隨處可見,不再是什么新鮮東西,其配方和合成技術,也大多進入了公用領域??稍诋敃r,那是一種新型行業,不用說許多技術工藝還處在摸索階段,就是已有的資料,也被發明者視為絕對機密的技術資料,秘而不宣。
  但松下沒有退卻,他認為“不懂有不懂的好處”。
  因為,不那么了解當然也就沒有什么顧忌,敢于試驗,敢于往前闖。
  松下和幾個合作者反復實驗,找回一些生產此產品的廠家的材料加以分析,但還是不能合成。幸運的是,這時候有個舊同事出現了,他知道這種技術,終于1917年11月,松下生產出這種改良燈插座。
  生產出來了,怎么推向市場呢?推銷商一個都不認識,松下只好派人試探性地到各地推銷,連續10天,只賺了10元錢,每天最多賣出一個燈插座,連本錢都沒有撈回來,不要說再搞革新了,大家的生計也都有了問題。因為,大家畢竟都是拖家帶口的人,薪水多少倒不要緊,可是總得有飯吃呀。
  沒有具體計劃,沒有資金,也沒有薪水的保證,松下的合作者深感為難。雖說他們很愿意和松下一起干下去,但面對此種情形,他們很無奈,只能另找工作謀生,暫時與松下分手。這樣一來,剩下的就只有松下的妻子、內弟和松下三個人了。
  此時,松下曾有過另做其他生意的打算,但很快就放棄了這種念頭,堅持近來的事業計劃。他認為,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這種努力,一定要堅持下去。對于這項工作,松下內心深處覺得前途無量,深具信心。這種在深陷的谷地不只是看到黑黑的峭壁,而且更看到峭壁上面的坦途的信念,正是松下無數次闖過難關的支柱和動力所在,是松下走向成功和輝煌的良好素質所在。
  正是依靠這種信念,在兩個伙伴離開以后,松下的小作坊就只剩下了三人,松下沒有泄氣,夫妻二人再加內弟井植歲男,胼手胝足,辛辛苦苦地操勞著。而在山窮水盡、無飯可吃的時候,松下就把自己和妻子的衣飾等等送進當鋪。
  
  55年以后的一天,已經功成名就的松下偶然從住宅的倉庫里保存的一包舊文書中,發現一本年輕時典當衣物的賬冊,依據賬面上的記載,從1917年4月13日到1918年8月止,共有十幾次將他夫人的衣服、首飾等物送進當鋪。這一本賬冊,把松下當時生活之困窘、事業之艱難,生動地記錄下來。
  他們的堅持沒有白費,終于在12月初的時候,機會來了,有個電器廠需要一種電風扇底座,材料與燈殼一樣,松下接下了這個訂單,賺得了平生的第一個80元。1918年,經過改進的新燈插座,得到了市場的承認,價廉物美帶來的是滾滾財源。
  正如在一開始,松下不愿意做個平凡的職員,同樣,成功后的松下也不會固步自封,在保持老產品暢銷的同時,他又在想新的發明了。在市場調查中,松下敏銳地發現:雖然自行車已經廣泛應用,但夜間騎車照明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如果能發明用干電池為能量的車燈,肯定能夠取代以往的蠟燭、煤油燈,不出所料,“炮彈型車燈”順利進入市場,大獲成功。
  以后的日子里,松下不斷地開發新產品,占領各種領域。
  在“一戰”蕭條的歲月里,他開發新式電爐、電熨斗、新型收音機等等?!岸稹敝?,他生產的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更是帶來了空前的利潤。
  
  挫折中的奮起
  
  松下企業的路走得并不是很平坦。多少次已經進入絕境,多少次又柳暗花明,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松下電器,能夠在今天依然這么壯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二戰之后,由于日本戰敗投降,聯合國對日本進行接管。最高總司令麥克阿瑟對一些大公司三井、三菱、松下進行經營限制,作為公司的總經理,松下被要求辭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520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