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高送轉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Iris
4月份,年報和一季報的公布使得高送轉概念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當前A股市場的熱點所在。
過去的4月份是忙碌又繁冗的一個月,上市公司2010年報要全部完成,與此同時,2011年一季報于4月下旬密集披露。正因如此,兩市年報和一季報的公布使得高送轉概念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當前A股市場的熱點所在,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根據以往的經驗,越早公布年報的公司高送轉的概率越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4月7日,滬深兩市已披露2010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309家提出了送轉股的分配預案,其中送股加上轉增股本合計達到每十股增加十股以上的上市公司高達125家,創下歷史新高。
早在2010年12月14日,中弘地產發布公告,提前宣布了2010年的利潤分配方案,擬“10股轉增8股”的利好消息。逆市上漲的中弘地產成為了兩市第一只宣布高送轉方案的個股。而近期多數披露高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更是直接上演漲停開盤、連續上漲的好戲。
由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根據Wind咨詢給出的定義,將每10股送5股或轉增5股以上的相關股票認定為“高送轉”個股,以此篩選出62只符合條件的股票。 它們在今年一季度的平均漲幅為3.40%,強于同期的中證500指數(1.29%)、中小板指數(-6.32%)和創業板指數(-11.37%)。而在極端情況中,漲幅大于50%的個股有4只,占比6.45%,跌幅大于20%的個股有6只,占比9.68%??梢钥吹?,在“高送轉”個股有相對強勁的市場表現背后,個股之間的漲跌分化也相對更大。
如何掘金高送轉
歷史經驗表明,高送轉個股大多為中小盤股。個股存在較大的投資機會,由于中小盤股出現較好的送轉方案概率較大,同時基本面上流動性仍在收緊,因此經過調整后的小盤個股階段性機會增多。平均股本不超過4億股,當前平均股價高于40元,每股資本公積金和每股未分配利潤超過1元,且年報業績有望增長40%以上的中小板股票最具有高送轉潛力。在這些中小盤股中,部分的最新股價已超過100元。
而在歷年的高送轉公司中,利用資本公積金轉增的比例要遠高于送紅股。同時,由于可以直接用于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金主要來自于資本(或股本)溢價,因此高送轉股中新股、次新股會占較大比例。從市場機會與風險的角度來看,專家建議對業績增長明顯、股價并未炒高或有大比例分紅預期的品種給予積極關注,而回避借題材炒高、業績極差和長年分紅預期不佳的公司。
由于股價過高、高成長等因素,部分創業板公司股本擴張欲望強烈,創業板有望成為高送轉“集中營”。
餡餅還是陷阱
然而,部分高轉送股見光死的現象屢見不鮮。高送/轉股本身并不能給投資者帶來實際的收益,因為經過除權后,股票的總價值量并沒有變化。投資者追捧高送轉股票,更多地是出于對公司成長性的看好,或是對管理層釋放后續利好由此帶來股價的“填權效應”。
資深證券培訓師、分析師閔緯國認為,投資“高送轉概念股”,關鍵在于判斷該股未來是否有長期的可成長性。如果該股未來成長性欠佳,那么很容易出現消息公布前猛漲、消息公布后猛跌的現象。如科倫股份2011年2月24日公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每10股轉增10股”的高送轉預案之后,就出現了跌停板的情況。這也是所謂的“高送轉怪圈”。
投資人看到創業板的三聚環股票公司披露年報擬每10股轉增10股派現1.5元消息立馬出手,結果兩天后就收根長陰,價格跌倒成本之下,創業板高送轉個股除權后的走勢卻不盡人意。神州泰岳是去年最牛分配方案的制造者,除權前表現極其搶眼,但是送轉之后,走勢卻令投資者大跌眼鏡。從去年的除權后的首日開盤價82.74到今年除權前一日的收盤價44.98,神州泰岳的累積跌幅達45.6%。
高送轉成了一部分人的餡餅,一部分人的陷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81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