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磁性機器人可送納米藥物深入腫瘤組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磁性機器人可送納米藥物深入腫瘤組織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帶領的國際科學團隊設計出一種微型磁性機器人,可突破血流阻力將攜帶藥物的納米顆粒送至腫瘤或其他病灶深處。
  納米顆粒藥物在腫瘤等疾病治療中顯現出諸多益處,但存在易受血流阻礙、難以深入組織等障礙。這種3D打印出來的機器人和細胞大小差不多,有像細菌鞭毛一樣的結構驅動機器人前進,表面涂有一層鎳鈦合金,可被外部磁場控制從而深入病灶。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模擬腫瘤周圍血管環境的微流體系統,當給機器人施加外部磁場后,其人造鞭毛開始旋轉,進入200微米寬的模擬血管孔道中,與孔道中流動的液體形成對流,從而將大小200納米的聚苯乙烯顆粒推入目標組織,浸入組織深度幾乎是沒有磁場機器人幫助下的2倍。
  研究人員說,研究中采用的納米顆粒足以運送較大載荷,如“基因剪刀”系統CRISPR等。他們下一步計劃展開動物實驗。
  美國
  美國能源部投資2000萬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創新研發;
  沃爾瑪將在美國門店大規模部署機器人,以提高工作效率;
  美國開發出3D打印環氧樹脂碳纖維復合材料;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低成本智能機械臂Blue;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發出新方法,可檢測隱藏在嵌入式硬件設備中的惡意軟件;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開發出可將人腦活動轉化為語音的新技術;
  美國開發出隨溫度改變性質形狀的4D打印智能材料,可用于柔性機器人;
  美國科學家基于AI研制出自動導航的心臟修復機器人;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通過AI預測結核病抗藥性;
  微軟研究中心與康奈爾大學合作開發了一組專為視障人士設計的VR插件;
  谷歌為其數據庫增兩個新圖像分割模型;
  AWS宣布開通三個由西云數據運營的Amazon CloudFront站點;
  微軟推出三項機器學習簡化服務。
  英國
  英國用人工智能分析城市社會問題;
  英國發起應對無人機威脅競賽。
  歐盟
  AI機器人公司Flexiv在德國2019漢諾威工業展上推出全球首個自適應機械臂;
  歐洲通信衛星公司計劃建設小型低軌物聯網星座;
  芬蘭投資1億歐元打造北歐數字信任中心。
  俄羅斯
  俄羅斯議會通過新法案,授權監管機構在遭受網絡攻擊時斷開與國際互聯網的連接。
  韓國
  三星計劃未來12年向半導體業務投資133萬億韓元;
  韓國研究員使用AI檢測腎移植排斥反應;
  韓國政府稱今年內5G將覆蓋93%人口。
  日本
  日本擬推地域版5G網絡,助力智能制造發展;
  日本公司發那科“超級智能工廠”將在上海落地;
  日本初創企業DataGrid開發出虛擬模特AI生成算法。
  其他
  中美研究人員用DNA分子組裝類生命“軟機器人”;
  新西蘭政府宣布啟動數據科學研究計劃;
  英國與韓國共同舉辦5G競賽;
  加拿大化學家發現硅納米粒子可使鋰電池蓄電能力提高10倍。
  法國設立專門機構加強人工智能研究
  
  法國高等教育、研究與創新部4月24日發布新聞公告說,在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的框架內,法國正式設立4所人工智能跨學科研究院,作為這一領域研究的旗艦機構。
  公告說,法國國家科研署(ANR)去年宣布征集科研、培訓和創新機構參與“人工智能跨學科研究院”項目的候選,巴黎、格勒諾布爾、尼斯和圖盧茲4地的研究中心入選。
  經過國際評審團的審查和評估,這4處研究中心正式被冠名“人工智能跨學科研究院”,每處的研究專業和主題不完全相同,涉及健康、環境、能源、交通等領域。
  根據公告,4所研究院的冠名期限為4年。它們將得到來自政府、公私合作伙伴等共計2.25億歐元的資金支持。評審團將在2年后對項目進行評估,屆時投資資金可能會有所調整。
  可與硅媲美的光基計算機硬件問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日本電話電報公司(NTT)的一個研究小組研制出一種光基計算機硬件,其性能可與硅基器件媲美。
  要想真正實現在計算機硬件中僅使用光作為數據介質傳輸數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工程師們正嘗試在可行的區域使用光,而在其他地方使用電子。由于計算機設備必須能在光和電子這兩種數據介質之間進行轉換,因此,這樣的設備一直“難產”。
  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光子晶體,其能使光按需跟隨指定路徑行進,并在需要用其產生電流時被吸收。這種光子晶體也能逆向工作。研究人員稱,他們借助這種光子晶體,制造出了電轉光設備以及光轉電設備。然后,他們使用這些設備制造出了一個運行速度為40Gbps的電光調制器(每比特耗能僅為4.2焦耳)、一個運行速度為10Gbps的光接收器,并將這兩款設備組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一個晶體管。這項研究表明,有可能制造出能與硅基器件競爭且很快會超越它們的混合電光器件。
  韓國企業研發出手機電動汽車調整技術
  
  韓國現代起亞日前宣布,在全球率先開發出使用智能手機改變汽車行駛模式的技術。這是使用超高速通信網絡開發的車物連接(V2X)技術。在此之前,人們只能通過汽車自身搭載的設置功能對汽車的設置進行調整,雖然也能使用智能手機聯動調節汽車座椅等,但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對整個汽車的設置進行操作,還是世界首次。
  利用這項名為“手機電動汽車調整”的技術,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對最多7項汽車性能進行操縱或調節,比如調整電動汽車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加速和減速靈敏度、再生制動量、最高限速、調節靈敏度、冷氣暖氣設置等。駕駛員只需設置好目的地,就可以自動看到剩余的距離和所需電量,從而根據情況,設定最優化的發動機效率和冷氣暖氣設置,對電比(相當于燃油汽車的能耗比)進行最優配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9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