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介入治療優缺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286-01
腫瘤的傳統療法包括外科手術、放化療及中醫藥治療等,介入療法具有微創、費用低、安全、療效好等優點,尤其是對那些不能手術的腫瘤患者,腫瘤介入治療越來越顯示出其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腫瘤介入治療可分為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兩大類。
從腫瘤治療角度來說,在傳統治療方式中,主要以手術、放療、化療等為主,而介入治療具備創傷小、費用少及操作安全等優勢,得到了腫瘤病患的認可和信賴。腫瘤介入治療在腫瘤治療中占據重要位置,通常情況下,腫瘤介入治療方式可以劃分為兩種,一個是經血管介入治療,另一個是非血管介入治療。其中,經血管腫瘤介入治療方式中又包含了動脈灌注化療以及動脈栓塞治療方式。而非血管腫瘤介入治療則劃分成經皮穿刺治療和經內窺鏡切除治療。經皮穿刺治療主要是經皮腫瘤內注射無水酒精、稀鹽酸或其他化療藥物;經皮穿刺對腫瘤進行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氬氦刀治療、激光消融。經皮HIFU刀治療;經內窺鏡切除治療是經內窺鏡對腫瘤進行切除或消融,或進行注射藥物治療等。
1 腫瘤介入治療優缺點
1.1 與靜脈化療相比,動脈灌注化療具有局部化療藥物濃度高、全身毒性低、副作用小等優點。但對于實質性臟器腫瘤,不僅可采用動灌注化療,還可行腫瘤供血動脈的栓塞治療。
1.2 動脈栓塞術有效的提升了肝癌等實體瘤的療效效果,但針對空腔臟器,例如腸癌、膀胱癌等,原則上不可應用于栓塞治療,以避免并發癥的出現?,F階段,需要處理的主要問題在于,栓塞后血管的再通和再生。其中,栓塞后血管造影顯示腫瘤供血完全被栓塞劑填滿,似乎切斷了腫瘤供血。然而,在第二次造影中,經常發現腫瘤區的血管被再通或部分再通,或原栓塞血管沒有再通,但原腫瘤周圍有新的腫瘤血管,由此可以說明腫瘤依舊存在或者復發。因此動脈栓塞可導致腫瘤的側支循環形成,所以治療次數最少為兩次。
1.3 通過穿刺或內窺鏡檢查,直接殺滅腫瘤,無論采取熱療(如激光、射頻、微波或超聲能量刀)、冷療(氬氦刀)還是化學方法(無水乙醇、稀鹽酸)都能達到更精確的治療效果,但仍有諸多缺點,如射頻消融術、射頻消融術等通常需要在B超的作用下開展,不但和B超醫療人員工作水平有著直接關聯,同時也和自身敏銳度有關,即便在CT的指導下,穿刺注射藥物療法也只適用于CT顯示的病變中。針對正常組織密度相同的病變幾乎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注射藥物劑量與腫瘤大小的關系也缺少標準化方案。除此之外,用于射頻或氬氦刀治療的穿刺針仍較粗,可能損傷正常器官。如果病變位于器官周圍或大血管附近,發生大出血的幾率比較高。電極形狀與病變的形狀不能完全吻合,需要改進。
2 腫瘤介入治療的注意事項
(1)選擇適當的適應癥。
(2)保護肝細胞,預防并發癥。
(3)應在具備豐富經驗和良好設備的醫院中治療。
(4)肝腫瘤介入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需要放松心情,降低精神緊張性。
?。?)手術前后應注意提升免疫力,可以適當服用一些生物反應調節劑,如中藥提取物雙菱固本散,可以保護肝臟,抑制腫瘤,增強機體和改善體質功能,有助于手術,減少副作用。
?。?)應定期復查,以防止因為肝腫瘤存在多中心發生傾向而引起肝腫瘤復發和轉移。
(7)繼續綜合治理。
介入治療是微創治療方法之一。介入治療不同部位的風險和并發癥不盡相同,需要引起重視。在接受完治療以后,應聽從醫生的意見,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給其提供合理的意見。不要劇烈活動,要好好休息,切不可勞累、熬夜。并且,在介入病人術后恢復進食,應注意先以清淡,軟質飲食逐漸過渡,因為主要還是以臥床休息為主,所以可以考慮少吃多餐,盡量選擇優質低蛋白飲食,如雞肉、魚、牛肉等,少食用植物蛋白,如豆類、粗糧對等,不不可食用油炸食物,限制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蟹黃、魚籽、豬蹄、肉皮、雞皮等的攝入,適當增加蔬菜,可以預防出現便秘等,如果有高血壓要規則服藥控制,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注意多休息,避免受涼感冒。
腫瘤介入治療是指在X光透視和數字減影下,將導管插入腫瘤血管,將化療藥物注入腫瘤病變位置,將腫瘤阻斷血管流通血栓進行處理。這種治療方式具備的主要特點在于,灌注藥物濃度高,如肝癌肝動脈灌注量是靜脈注射藥物濃度的100-400倍,高濃度化療能夠殺死大量腫瘤細胞,減少全身不良反應,已成為抗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除此之外,還可行血管栓塞治療。腫瘤血管阻塞后,腫瘤組織缺血出現退化和壞死現象。因此,介入治療在局部腫瘤的治療功能上遠遠優于全身化療,局部藥物灌注也可以在全身腫瘤的治療中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