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介入栓塞治療在產科出血性疾病的臨床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介入栓塞治療在產科出血性疾病的臨床應用療效。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產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給予介入栓塞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3例:常規保守治療)與實驗組(33例:介入栓塞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止血成功率(90.91%)明顯優于對照組(60.61%),實驗組患者對臨床止血效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96.97%VS78.79%),兩組患者各項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O5)。結論:對于產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給予介入栓塞治療其止血效果明顯優于常規保守治療。
  【關鍵詞】介入栓塞治療;產科;出血性疾病
  【中圖分類號】R71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產科出血性疾病的發生主要見于疤痕妊娠、宮頸妊娠刮宮后出血、兇險型前置胎盤、難治性產后出血等疾病,患者典型癥狀為產后大出血,若未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患者可發生失血性休克,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嚴重并發癥。目前臨床治療包括藥物保守治療與介入栓塞治療[1]。本次研究為論證介入栓塞治療在產科出血性疾病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產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分別給予常規保守治療與介入栓塞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組33例患者年齡在21歲,年齡最大為41歲,中位年齡為(28.25±1.24)歲。疾病類型:有8例患者為宮頸妊娠刮宮后出血,有5例患者為宮縮乏力產后出血,有10例為胎盤異常剖宮產后出血,有10例為異位妊娠出血。對照組33例患者年齡在21歲,年齡最大為41歲,中位年齡為(28.25±1.24)歲。疾病類型:有10例患者為宮頸妊娠刮宮后出血,有5例患者為宮縮乏力產后出血,有8例為胎盤異常剖宮產后出血,有10例為異位妊娠出血。參與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會、患者家屬、患者本人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均在相關疾病的影響下出血量超過800ml,均符合產科出血性疾病范疇。排除標準:(1)排除產前合并白血病、敗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血壓、血糖控制不佳患者。(3)排除合并心、肺、腎等臟器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止血藥、縮宮藥以及抗感染藥物,并向患者宮腔內填塞紗條以常規止血。
  1.3.3 實驗組患者均給予血管介入栓塞手術,患者取仰臥位,對患者術區常規消毒后,使用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給予患者局麻,采用Seldinger技術對患者行右或左股動脈經皮行穿刺,在導絲的引導下將5F動脈鞘置于患者雙側髂內動脈、或子宮動脈。高壓注入適量造影劑行正位、斜位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觀察髂內動脈、子宮動脈血管走向、出血部位以及出血程度,在導絲引導下將吸收性明膠海綿顆粒注入出血動脈,在造影下證實出血血管已完全栓塞,對患者穿刺點常規壓迫止血。患者術后取平臥位,并對穿刺側下肢制動,留置尿管24h,期間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再次發生出血以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1.4 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止血效果,成功止血:患者治療后24小時內未再次發生陰道出血。止血失敗:患者治療后24小時內再次發生陰道出血,需轉為手術結扎子宮動脈或行子宮全切、次全切。成功止血率=成功止血/總例數,止血失敗率=止血失敗例數/總例數。(2)兩組患者術后出院護理人員口頭詢問患者對臨床止血滿意度,滿意度總分為100分,患者出院對臨床治療滿意度評分在80分至100分表示十分滿意,患者出院對臨床治療滿意度評分在60分至79分表示基本滿意,患者出院對臨床治療滿意度評分低于60分表示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5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整理,兩組患者止血效果以及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度其計數資料(%)百分數表示用X2驗證;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止血效果,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成功止血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對照組有10例患者轉為手術結扎子宮動脈,有2例患者行子宮次全切、有1例患者行全切。
  2.2 兩組患者對臨床治療滿意度,具體情況(見表2),實驗組患者對臨床治療十分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分別為20例、12例,對照組患者對臨床治療十分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分別為17例、9例,實驗組對臨床治療十分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介入栓塞治療是先找到患者出血血管、出血部位,而后向患者向患者出血側給予栓塞材料,臨床常用材料為明膠海綿,一般情況下給予明膠海綿介栓塞治療的患者可于2周至4周后恢復正常血運[2,3]。介入栓塞治療屬于微創治療,在減少對患者局部傷害的同時可有效減輕患者心理傷害,不利于患者術后機體恢復。龔海龍,萬瑞,李云貴等臨床研究顯示對于產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給予常規內科止血治療的對照組止血率為80.0%,明顯高于給予介入栓塞術觀察組止血率,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6.97%,明顯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4]。本次研究在既往臨床研究基礎上比較兩組患者對臨床治療滿意度,研究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6.97%,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介入栓塞術治療產科出血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李勇峰.婦產科出血急癥中介入栓塞療法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21):22-23.
  侯喜山.血管介入栓塞術治療難治性產科出血的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4,11(14):1845-1846.
  孫鼎強,李玉偉,李云輝等.介入栓塞術在婦產科出血急癥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9):3166-3167.
  龔海龍,萬瑞,李云貴等.介入栓塞術在婦產科出血急癥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18):81-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8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