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機器人課程的開發與應用會充分啟發學生智力、拓展學生思維,同時在學習文化課程的過程中,學習機器人課程還可以適當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尤其是對高中學生來說,其學習比較緊張,利用一部分時間來學習與機器人相關的課程,可以適當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由于高中學生思維發散性較強,在學習與機器人課程相關的內容時,其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結合高中教學實際以及機器人課程與開發進行相關研究的分析。
機器人 開發與應用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2-0002-01
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不應僅僅接受基礎文化科目的講解,通過適當的內容拓展與延伸來鞏固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機器人課程的開發和應用不僅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機器人是在智能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所出現的新事物,在應用過程中,學生對于智能技術有新的認識,這對拓展學生的思路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將與機器人相關的課程引入到高中教學過程中,結合高中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特征完成教學設計,可有效開發學生思維。
1.結合智能技術系統講解機器人,讓課程開發與應用更深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應用越來越廣泛,與此同時,機器人課程的開發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應用。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機器人課程的開發與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雖然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文化科目學習能力來應對各種類型的考試。但是除此之外,為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社會新型事物產生較強的興趣和好奇心,結合人工智能技術來講解與機器人相關的內容同樣重要。在進行機器人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講解機器人相關的內容。
例如在向學生介紹機器人的工作原理以及設計構思時,教師可以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性內容進行適當的講解,讓學生了解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產物,其設計原理是什么,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應該遵循怎樣的思路與原則。相較于直接進行機器人的介紹來說,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切入點,逐步引入到機器人的介紹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對該門課程產生由淺入深的了解。采取這種講解形式,也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充分激發學生對于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的學習興趣。
2.發揮多種輔助教學工具的作用,讓課程開發與應用更深入
在各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多種輔助性教學的工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很多課程難度較大,涉及到比較復雜的知識,需要學生進行深入學習與理解才能掌握,僅僅通過口頭語言和文字的形式進行講解,會造成學生理解方面的問題。針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發揮多種輔助教學工具的作用,來增進學生了解,其中多媒體是非常普遍的應用形式。在機器人課程的設計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展示機器人的整體構造以及設計原理非常直觀,有助于學生理解。
例如在向學生介紹與掃地機器人相關的具體內容時,由于具體條件的限制,教師很難將掃地機器人直接帶到課堂上,讓學生進行直接了解,而采取口頭講解與文字解析的形式又不夠直觀,此時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教師可以搜集與掃地機器人相關的動畫和視頻展示給學生,先讓學生熟悉掃地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然后通過適當的動畫解析,增進學生對于掃地機器人構成的了解,啟發學生思考。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同時,將語言交流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3.巧妙結合機器人設計比賽,讓課程開發與應用更深入
機器人課程開發與設計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機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基礎知識,開發學生思維、啟發學生自主完成機器人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具體的課程應用于研究過程中,組織學生完成機器人設計比賽是比較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將與機器人相關的基礎設計原則和結構講解給學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設計大賽,這也可以作為高中階段學生的拓展活動之一,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針對學生的能力與實際,教師可以確定是否進行自主命題,確定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比賽形式和比賽機制。由于機器人設計需要學生進行較長時間的構思和設計才能完成,難度也比較大,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設計。
例如,在與機器人相關的基礎知識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設計小型機器人??紤]到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只完成簡單機器人的設計,能夠完成簡單的動作與指令即可。雖然這一設計難度不大,但是對于剛剛入門的學生來說,仍然會花費較多的時間,而且考慮到高中階段學生的文化科目的學習壓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多人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在實際的比賽過程中,由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完成設計,教師抽出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按自己的分組情況展示自己所設計的機器人,分別介紹具體的設計思路和原理。
4.結語
總之,在設計具體的機器人課程應用與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系統性地講解機器人的有關基礎性內容,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方便學生以后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在介紹與機器人相關的內容時,也要發揮多種輔助性教學工具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對機器人的認識更加全面且深刻,同時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為了發揮機器人課程開發與研究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參與機器人設計比賽,通過實踐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參考文獻
[1]郝建豹.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課程建設的探索[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1):28-31.
[2]張迪.淺談虛擬機器人的校本課程開發[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Z2):161-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0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