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嶺林區有害生物調查情況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全面查清了寧縣境內子午嶺林區有害生物的種類、分布、危害、寄主等方面基本情況,為有效的開展預防和治理,維護林區資源和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全面準確地信息。
關鍵詞:子午嶺林區;有害生物;調查分析
一、基本情況
寧縣林管分局總面積117.6萬畝,林地105.55萬畝,非林地12.05萬畝。在林地中,有林地72.34萬畝,灌木林地13.01萬畝,疏林地1.66萬畝,未成林造林地10.96萬畝, 宜林地6.93萬畝,苗圃地0.13萬畝,無立木林地0.2萬畝,林業生產輔助用地0.32萬畝。全場活立木總蓄積244.8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1.51%。共完成各類生態工程建設任務34.45萬畝。
二、有害生物調查情況
全面開展有害生物普查,及時發現林區內資源狀況信息。通過調查小組4次外業調查、統計,全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10.9775萬畝,其中:中華鼢鼠1.3025萬畝,松針小卷蛾0.78萬畝,果梢斑、松梢螟4.36萬畝,落葉松球蚜0.025萬畝,楊干透翅蛾1.44萬畝,托氏兔0.55萬畝,松樹病害2.18萬畝,楊樹病害0.34萬畝。
三、有害生物治理情況分析
由于營林綠化事業不斷推進,林業的規模開始變大,害蟲的寄主變多了就導致一些有害物種不斷的出現,同時因為很多區域的生態氛圍不是很好,所以經常性的發生一些害蟲問題。由于害蟲的存在,使得相關的效益受到很大的影響,干擾到林業的運作活動開展,干擾到生態工作的創建,所以要積極開展治理工作。由于人工林的總數不斷增加,同時害蟲的類型也變多了,導致的不利現象越來越多。害蟲的潛在危害非常厲害,雖說還未導致很多不利現象,不過其潛在的不利現象確是非常的嚴重,總的來說目前的形勢不容樂觀。
四、應對措施
1.建立健全的林業防治理念
在目前的林區安全防治過程中,應該堅持“科學防治、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林區有害生物的治理方針。在進行林區有害物種防治的過程中,能夠樹立正確的防治理念。因此,應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治觀,在進行林區有害物種治理的過程中,不能只重視眼前的利益,制定的措施不能只為林區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最終對林區的整體發展產生危害,在進行防治和治理的過程中,應該遵照發展的規律,制定有效的、科學的防治措施。因此,為了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有害生物防治的過程中,應堅持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各項治理措施的制定工作。
2.做好有害物種的預防工作
在進行林業預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在進行林業種苗、造林、管理和利用等過程中,做好各個環節的預防工作,使外來有害物種,沒有機會進入林區產生危害。同時,為了預防外來有害物種對林區產生的惡劣影響,應該建立有效的應急處理機制,各部門之間互相協調,當出現有害物種入侵時,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進行應急處理,防止有害物種進一步擴散而造成的更嚴重的破壞。
3.做好病蟲害樹木的清理工作
森林撫育中及時處理病蟲害木,有效控制擴散根源,是病、害蟲治理的關鍵工作,學習優秀的經驗,嚴格根據技術規定進行操作,對于有害生物產生的林業危害進行有效的處理,并且選擇針對性強的品種進行造林更新,有效控制病蟲害。還可以選用針對性強的、不傷害生物的無公害藥劑,進行人工防治,禁止使用殺蟲廣的藥劑,盡量不要采用全面布撒的施藥方式,以免傷害別的有益生物,造成面源污染。對一些危害性的有害生物,加強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及時根除。
4.營造混交林
混交林中不同的相互關系是一種生態關系,既生物有機體與其外界環境條件之間的關系;混交林是一個結構極為復雜的生態系統,其在抗御各種自然災害方面的作用相當明顯?;旖涣值牟∠x害較純林輕微,這主要是由于混交林具有種相互促進的作用,能充分利用光能、空間、地力、林木生長健壯,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強;林區食物豐富,有利于招引各種益鳥、天敵,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5.資金支持
林業有害生物調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林場森防設施、技術力量薄弱,缺少必要的儀器設備,需要一定的資金用于購買采集工具、標本制作設備,影像數據采集設備和技術人員專業培訓等。
總的來講,有害生物的防治是非常關鍵的,它是為了維護資源、維護生態、確保經濟發展協調而開展的工作,要分析害蟲和生態之間的關聯,結合目前的生態學知識,結合相關的造林技術,并且分析有關的檢疫,將治理作為重點,創造一些不適合害蟲存在的氛圍,確保林區發展順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