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林區農戶信貸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對小王澗林場轄區農戶的問卷調查數據,實證分析了林區農戶信貸需求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戶主年齡與林區農戶信貸需求規模正相關,家庭總收入水平與林區農戶信貸需求規模負相關;而戶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規模、自有林地數量對農戶信貸需求沒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林區居民;信貸需求;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3-0118-02
  一、引言
  隨著退耕還林和保護生態等政策,林區農戶收入增速遠落后于城鎮居民,城鎮農村收入比依舊保持在3倍之上。從已有經驗看,發展林下經濟和家庭林場是林區農戶增收的路徑。由于林業經營周期長,種植的苗木需要幾年才能得到收益,期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本和資金。為提高林區農戶的扶貧效果,提升林區農戶的收入水平,需要對當地農戶的信貸需求進行了解,以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多渠道解決林區農戶增收問題。
  二、小王澗林場農戶信貸需求現狀
  “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林場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擺在首位,禁止商品性采伐和毀林開墾,林區農戶的經濟生活受到影響。政府和林場鼓勵當地農戶發展林下經濟、家庭林場和生態旅游等新的經營模式,這些經營模式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陜西省政府和小王澗林場都鼓勵當地農戶發展林下經濟、家庭林場和生態旅游等新的經營模式,這些經營模式的發展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本次調查的200戶林區農戶中,有信貸需求的共85戶。調查中發現:第一,林場農戶信貸需求旺盛。在被調查農戶中,有信貸需求的農戶占比達42.5%。第二,信貸需求規模與農戶收入來源相關。從事農林業的農戶信貸規模相對較小,從事非農林業的農戶信貸規模相對較高。第三,借款的渠道主要為非正規渠道。有借貸行為的農戶從非正規渠道獲得借款占比為81.2%,從正規渠道得借款的比例18.8%。
  三、林區農戶信貸需求的影響因素
 ?。ㄒ唬祿碓?
  本次調查按照隨機抽樣原則,對小王澗林場轄區內鄉鎮發放問卷230份,回收問卷226份,去除無效問卷,共獲得200份調查問卷,問卷有效率88.49%。
  (二)模型構建
  根據林區農戶信貸需求現狀和調查數據特點,選取戶主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規模、自有林地數和家庭總收入水平進行分析。建立計量方程如下:
  Y=β+β1Age+β2Edu+β3Num+β4Are+β5Inc+ε
  該模型中,被解釋變量Y表示農戶信貸需求規模。解釋變量Age、Edu、Num、Are、Inc分別表示戶主年齡、戶主受教育年數、家庭人口規模、自有林地面積和家庭總收入水平;ε是隨機擾動項。
  (三)實證結果分析
  模型總體的R2為90.9%,擬合優度較好。D-W的值大于1,表明自變量之間沒有相關性?;貧w結果見表2,具體分析如下。
  1.戶主年齡。戶主年齡與信貸需求規模正相關,林區農戶的信貸需求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呈現上漲的趨勢。一般而言,處于不同年齡段的農戶對信貸資金的需求狀況不同。隨著林區居民年齡的增長,生產和社會經驗越發成熟,相對應的承受風險的能力變強,但隨著居民進入老年期,相應的能力和體力開始減弱,對應所積累的資產將會是先上升后下降的過程,本次調查樣本中,有信貸需求的農戶戶主年齡均在60歲以下,信貸需求規模與年齡表現出正相關特點。
  2.受教育程度。戶主受教育程度與信貸需求規模相關性不高。隨著林區農戶戶主教育水平的提高,他們對金融借貸知識的理解逐漸加深,并且傾向于產生信貸需求。但調查發現,初中文化程度的林區農戶占比最大,其次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而高中、??莆幕牧謪^農戶占比很少。林區農戶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因此與信貸需求規模相關性較低。
  3.家庭人口規模。家庭人口規模與信貸需求規模相關性不高。相關性較低原因可能由于家庭人口規模對信貸需求的雙向影響。一方面,林區農戶家庭人口規模增加,家庭支出也會相應增加,有可能增加信貸需求規模。另一方面,家庭人口規模增加也意味著可外出打工的勞動力人數增加,帶來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信貸需求規模可能降低。因此本次調查數據的回歸結果中,家庭人口規模與信貸需求規模相關性并不高。
  4.自有林地數量。自有林地數量與信貸需求規模沒有顯著影響。在天保工程實施之前,林區農戶主要通過林地提供生產資源和收入,林地數量既影響農戶的收入,又影響農戶的經營規模。但在天保工程實施后,較少有農戶利用自有林地開展林下經濟和家庭農場,自有林地的數量主要和政府補貼等轉移性支付有關,因此自有林地數量與信貸需求規模沒有顯著影響。
  5.家庭總收入。家庭總收入與信貸需求規模負相關,林區農戶家庭收入越高,對信貸需求的規模越低。與城鎮居民相比,林區農戶收入水平普遍較低,收入主要用于基本生活的維持。在貸款需求的調查中,林區農戶貸款用途主要為修建房屋、兒女婚嫁、醫療教育等生活消費性支出,用于生產性支出的占比很少。因此當農戶收入水平越高,生活越有經濟保障,對貸款的需求就越低。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通過對小王澗國有生態林場轄區農戶的調查分析,可以得到,戶主年齡與林區農戶信貸需求規模正相關,家庭總收入水平與林區農戶信貸需求規模負相關;而戶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規模、自有林地數量對農戶信貸需求沒有顯著影響。針對這些結論,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第一,加強信貸知識的宣傳力度。重視林區信貸市場的發展,加大宣傳使林區農戶更加了解信貸內容,減低對信貸的恐懼感,提升信貸需求,為開展林下經濟、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方式提供資金保障,從而促進林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為林區農戶提供多樣化的收入形式,并提供相應的資助,提高林區居民的收入水平。由于保護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的需要,禁止商品性采伐和毀林開墾,林區農戶的經濟生活受到影響。農戶這部分損失應繼續通過糧食綜合補貼政策、退耕還林補貼政策和生態公益林補償等方式,提高林區農戶的轉移性支付收入,讓林區農戶的日常生活、醫療、教育得到保障。由于林區農戶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退耕還林補貼政策對林區農戶收入具有較明顯的提升作用。
  第三,增加對林區農戶的生產性投入補助,提高林區農戶的生產精細化程度。由于林區農戶外出務工,收入的主要來源已經慢慢脫離土地,留在林區的農戶要想長足發展,可以嘗試土地規?;洜I,從而節約經營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對這類農戶,應鼓勵其購買生產性機械,提高其勞動效率。而調查中林區農戶生產規?;蛔悖瑱C械化程度不高,生產效率低下,日常經營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消費,信貸需求的用途也主要用于消費性支出。要改善林區農戶收入水平,可以通過補貼轉變其生產經營方式,從而提高勞動效率,增加收入。
  第四,重視林區農戶人力資本的積累。鄉政府要充分運用現有的教育資源,積極組織農戶并參與教育培訓,制定總體培訓計劃并按部就班的執行,完善和落實農村的義務教育政策。對于貧困農戶可開展公益型、援助性的培訓教學,解決貧困農民上學難的問題。最后,可以定期開展技術技能交流會,使農民能夠多渠道地接受培訓、提高技能,由此減少想要從事非農就業的農戶的學習成本。
  參考文獻:
  [1] 秦建國,呂忠偉,秦建群.我國西部地區農戶借貸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 804 戶農戶調查數據分析[J].財經論叢,2011(3).
  [2] 王曙光,王東賓.雙重二元金融結構、農戶信貸需求與農村金融改革[J].財貿經濟,2011(5):38 -44.
  [3] 高 鑫,許宇鵬,石道金.影響農戶林權抵押貸款需求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浙江省遂昌縣農戶調查[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1(4).
  [4] 徐璋勇,楊 賀.農戶信貸行為傾向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西部 11 ?。▍^) 1664 戶農戶的調查[J].中國軟科學,2014(3).
  [5] 石道金,許宇鵬,高 鑫.農戶林權抵押貸款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來自浙江麗水的樣本農戶數據[J].林業科學,2011(8).
  [6] 秦建群,呂忠偉,秦建國.中國農戶信貸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1(5):27-37.
  [責任編輯:龐 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9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