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編本選文看小學低年級童話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童話不僅能激發兒童閱讀興趣、陶冶兒童情操,而且能培養兒童的審美能力、創造性思維和聽、說、讀、寫等能力。但是童話在小學低年級的具體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導致童話并沒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文章從統編本選文出發,探討小學童話教學的基本策略,從而提高小學通話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統編本;童話教學;小學低年級;有效性策略
x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一、二年級應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可見童話對于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而言尤為重要,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想仍具有“泛靈性”,想象力豐富,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對童話是最感興趣的。
盡管越來越多的一線小學老師已經意識到童話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實踐中仍然還存有諸多問題,如不了解與童話的基本知識,并不懂得童話的文體特征,而將其視為一般的記敘文來教,教學過程形式化,側重教授生字詞和總結道理,如此教學童話,往往忽視了童話的幻想性,可謂本末倒置。
因此,如何優化小學低年級童話教學的策略,是一個非常有價值,非?,F實的話題。
一、通話教學及其意義
童話教學即把童話作為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從而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極具幻想性的情節、語言和韻味。
童話作為最符合兒童認知特點、最受兒童喜愛的文學體裁,能快速集中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其愛上語文、愛上學習。尋求快樂和幸福是兒童的天性,童話正是以其獨特的娛樂性,讓兒童在幻想的世界里快樂、自由地翱翔,帶給兒童無限的歡樂。而童話除了娛樂性以外還兼有教育性和審美性,通過童話直接或間接地傳授給兒童一定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比教師空洞的說教更易被低年級學生接受和理解。
幻想是童話最基本的特征,符合兒童純真、好奇、好想象的思維,能豐富兒童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創造力的源泉。同時童話還是低年級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助推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蓖捯蚱湔Z言生動有趣、貼近生活,所以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點從低年級兒童愛聽故事和講故事中就可以充分體現。
由上可見,童話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意義重大。
二、對統編本低年級童話選文的分析
?。ㄒ唬┮弧⒍昙壗y編本教材中童話數據的整理
統編本一、二年級仍保留了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第一冊占比35.7%,第二冊占比42.9%,第三冊占比36%,第四冊占比28%。從童話所占比例就可以看出童話教學的重要性,足以引起一線教師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視。
?。ǘ┮?、二年級統編本教材中童話的分類
其中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共23篇,占童話總選文的76.7%。如《青蛙寫詩》、《雪地里的小畫家》等;以植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共2篇,占童話總選文的6.7%。如:《荷葉圓圓》、《棉花姑娘》;以非生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共5篇,占童話總選文的16.7%。如《雨點兒》、《我是什么》等。
從上面的歸類分析可以看出,統編本低年級童話選文大多以動物為主人公,啟發兒童一些基本的道理,少數是以植物和非生物為主人公,從而豐富兒童的生活經驗。
三、小學低年級童話教學的優化策略
?。ㄒ唬┨嵘處熗捊虒W素養
提升童話相關理論素養有助于教師加強解讀童話和兒童童話閱讀心理的能力,提升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多閱讀各類童話。教師的童話閱讀面也要廣泛,不同種類、國家、風格的童話都要有所涉獵。第三,多觀摩和鉆研優秀的童話教學案例,通過這種間接的學習方式,可以快速地豐富教師的經驗,使教師快速成長。最后,加強指導和督促,定期對教師的童話相關理論和技能進行培訓和檢查,以避免盲目化和形式化,如:開展童話專題培訓、組織相關比賽和考試等,使其高效、系統、快速地提高童話教學素養。
?。ǘ┩捊虒W的課堂優化策略
第一,“快樂教學”策略。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使學生“樂學”的目的。例如:情境導入法、小組合作法、游戲法和扮演法等。
第二,“幻想教學”策略。教師通過情境創設、語言描述、音樂渲染、課件展示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引導學生走進童話世界,幻想自己正在和童話王國里的萬物對話,正在目睹童話中奇特、有趣、荒誕的情節,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童話的幻想美。
第三,“游戲教學”策略。讓學生“動起來”,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這里的“游戲”包括扮演童話角色、表演童話劇、制作童話道具、改寫童話、續寫童話和給童話配插圖或音樂等。
?。ㄈ┬W生童話學習課堂指導優化策略
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引導小學生學習童話。
第一,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童話的策略。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導入情境,以幫助兒童更好地進入童話的閱讀情境,音頻、圖片和影視等多媒體介質可以同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理解童話。
第二,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朗讀童話的策略。對于此學段的學生而言,教師范讀是指導學生朗讀的有效途徑,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教師在范讀童話時不僅要發音標準、表達流利,還要聲情并茂,配以適當的肢體語言和神態、表情,更要本著童心,品著童趣去讀。
第三,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感悟童話情感的策略。當童話中涉及到善與惡、對與錯、生與死等深奧話題時,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指導時首先要做到語言淺顯易懂,盡可能地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經歷;其次應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再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去思考、討論、總結。
(四)小學生童話學習課外拓展優化策略
第一,開展“童話故事會”,可以以圖畫、唱歌、表演等多種形式向大家展示,能夠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第二,評選“班級童話大王”,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外在強化,內在驅動相結合,促進其有效性。
第三,舉辦“親子童話劇匯演”,加強家校社的聯動,促進有效性。
童話作為最切合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文體之一,在低年級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優化策略一直在探尋過程中。
參考文獻
[1] 韋祖慶,呂沙東.兒童文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48-4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8.
[3] 上笙一郎.兒童文學引論[M].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83:30.
[4] 張丹萍.兒童文學視角下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8:5-6.
[5] 蔣風.兒童文學概論[M].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82:3.
作者簡介:周敏(1983- ),江西撫州人,鄂爾多斯康巴什第一小學,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基礎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0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