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注重基礎教育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其中口語交際能力是新時代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基于此,本文討論了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具體教學策略,希望能為相關的教育人員的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23-01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自然人生存在這個社會上必備的素質,同時它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從目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情況來看,大多數小學生還存在著不善于與人溝通,或者與人溝通難以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現象的發生,不僅阻礙了口語交際教學正常教學,也不利于學生之后的長久發展。我認為,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已刻不容緩,相關教育工作者要給予高度重視。
  一、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件事有了興趣,那么他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熱情以及求知欲,因此激起小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好動性且好奇心強,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干擾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口語交際的時候可以考慮為學生創設一定有趣的教學情境,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源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舉個例子來講:在二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秋游》的教學過程中,其具體要求是學生建議老師組織一次秋游活動,讓學生自己商量到哪里去玩,并說明玩的具體內容以及要做什么準備。教師可以通過投影儀將一段關于秋天美景視頻放給學生看,通過視頻激發學生對秋景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探討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抓住秋天景色的特點與保護自然環境方面,通過比喻擬人的手法將秋景表述出來。此外,在學生對秋景表述完之后,要及時對表述較好的學生給予口頭之上的表揚,當然也不能批評表現差的同學,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最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秋游產生的垃圾要如何處置呢?是直接扔到美麗的秋景中呢?還是我們將它們打包起來帶回來呢?以此,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具體教學策略
  1.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與壓力。
  傳統教育模式中,授課教師往往是課堂的中心,教師與學生處于一個完全不平等的關系上,教師在講臺上說什么,學生跟著做就可以了,學生沒有反對的權利。長此以往,就會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學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在課堂上表達,大大壓制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要拋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建設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保證學生獨立人格的完整性,教師與學生是一種朋友的關系,去用心呵護每位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鼓勵學生在課堂之上大膽發言,質疑教師的觀點,將自己內心所想傾訴出來。教師此時要做好一名聆聽者,認真聽取學生內心的想法,拉近彼此之間心靈的距離。當然,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在課下教師也可以與學生打成一片,全方位的與學生交換內心的想法,使得學生打開自己的心扉,消除學生內心的負擔與壓力,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2.轉變教學方式,啟迪學生思維。
  學生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筆記的模式對學生來講早已是理所當然,嚴重阻礙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現階段教師要做的是轉變教學方式,將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作為重點。比如二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題目《伸出我們的雙手》。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比如外地人找不到路,需要幫助;老奶奶因腿腳不便,需要將寫好的信送到郵政局寄給自己的兒子……,那么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有需要幫助的人嗎?你愿意怎么幫助他們呢?說說你的想法。學生們由于自身生活閱歷的緣故,其實自己身邊并沒有多少事例,此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網絡上的幫助人的感人視頻,讓學生談一下自己內心的感受,對自己有什么啟發,并給學生做一個假想,如果這種事發生在你們身上,你們會怎么做呢?這樣一來,學生就有了討論的話題,緩解了課堂尷尬的氛圍,在這個過程中也促使學生學會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啟迪了學生的思維。
  3.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具有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起來的特點,就是說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去表述自己內心的想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不過當讓學生靜靜的坐下來去聽取別的同學的意見時,就會很容易出現注意力渙散現象的發生。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教師相應的要教會學生傾聽。教師可以具體這樣說,同學們,當某一位學生進行發言的時候,我們要在他發言的過程中注視著他的眼睛,并全神貫注的聆聽他所說的話,看看他所說的還有什么不是特別合理的地方,即使自己不是對所討論的話題感興趣也要做到認真聽別人講話,因為這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能力,同學們明白嗎?經過教師的這樣的一番言語,相信對班級里所有同學能夠有所啟發。
  4.與現實實際生活相結合。
  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選取課堂討論話題的時候,盡可能的控制話題在現階段學生的認知范圍內,選擇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合理選取貼近生活的話題,以此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也便于學生將口語交際能力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比如說在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有一個口語交際《我們身邊的垃圾》,教師可以講一講家里一天能有多少垃圾,這些垃圾是怎樣產生的,自己的父母又是怎樣處理的。這類的話題非常與學生自己的生活相貼合,學生們暢所欲言,不僅提升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5.合理地對學生表現給予評價。
  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在乎別人對自己學習成果的評價,從這個方面來講,教師平時對學生的激勵以及相關的學習評價對學生而言有著極大的影響,一個及時并且好的激勵能夠成為他們輕松口語交際的催化劑,相反,一些惡毒的言語可能成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絆腳石。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從尊重學生自尊心以及自信心的角度出發,在課堂上尊重每一位學生鮮明的個性,并根據學生表現給予合理積極的評價。當學生表現優異時教師可以這樣說:你真棒,你敢于站起來向大家分享你的想法,你可真是個男子漢/小公主呢,不過如果你如果再講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流程合理一些,我相信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當面對表現不是太好的學生,教師要基于少指責的原則,多多贊揚,促使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課的輕松與愉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對小學生以后人生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相關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口語交際的時候要全面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為學生打造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主體課堂的地位,從而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打破課堂口語交際的尷尬,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當然,由于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大方得體,自然生動。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時候,不要拘泥于課堂之上,重視技能實踐,將口語交際訓練與現實生活場景巧妙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于姣.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新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1):143.
  [2]馬維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22):87.
  [3]張海燕.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目標實施探究——基于新課程標準口語交際教學目標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43-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