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體”三段式高職就業指導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部、浙江省非常關注大學生就業,但對大學生尤其是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應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全過程、全方位的就業指導體系,文章按照高職學生就業(職業)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將專業教育與就業教育、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從而使就業指導與學生的就業(職業)認知及成長相吻合。構建“四位一體”三段式高職就業服務體系。
關鍵詞:高職學生;職業認知;就業指導體系
一、問題的提出
高等教育階段是學生職業發展認知的關鍵時期,高職學生就業需要高職院校提供良好的就業服務。通常,高職學生對從業的認知和最終的選擇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當學生入學選報專業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從性,對未來的職業缺少理性的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就業認知需要進行認真的疏導,在較為詳實的掌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構建就業服務體系,同時按照學生對就業認知的邏輯順序,進行多方位的指導和服務,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和專業對口率,這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管理的重要問題。
二、數據分析
以7個系虛擬7個院校進行問卷調查和抽樣訪談,主要針對高職學生的職業(專業)認知狀況進行調查。然后將數據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
?。ㄒ唬祿杉?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大二、大三各300名學生進行調查,2018年11月共發放問卷900份,問卷設置15個問題,回收有效問卷818份,回收率為90.9%,在問卷調查數據樣本中根據對職業(專業)認知的不同抽取45名同學進行訪談,大一大二大三各15名。所涉及的院系有商務、語言、管理、計算機、貿易、財務會計、建筑工程。
?。ǘ祿w納與整理
在訪談中35%學生專業是被調劑,被調劑的同學大部分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抱著積極態度完成學業。學生提到目前大一始業教育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由思政輔導員承擔,授課內容較理論和簡單,課程內容也只是一些應聘技巧,結合專業較少,學生聽完了沒有多大效果。還有學生提出目前的就業指導課程安排在大二下學期,希望結合專業教育增加具體案例,還建議能夠增加個性化的就業指導。隨著年級的增高,同學們對職業(專業)認知逐漸清晰,但是在現有就業指導體系中,變化幅度不大。因此對專業的認知比較模糊。
?。ㄈ┱{查結論
?。?)目前的就業指導課程急需創新改革。高職院校對就業指導課程非常重視,均已將課程寫進人才培養方案。但是課程內容較宏觀,開設時間集中在某個學期。學生對職業(專業)認知主要途徑是從親戚朋友、網絡媒體,從數據看來,學生對從大一到大二的專業認知變化不明顯,學校的就業服務體系實效低。
?。?)高職學生樹立就業自信非常重要。民辦高職學生職業(專業)認同度不高。在我國大環境的影響下,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認可度低,學生選擇職業教育存在成績不好分數不高的無奈選擇。對畢業后就業期待不高。需要為這部分學生量身定制就業服務體系,增強就業自信,提高就業質量。
(3)目前的就業服務指導體系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專業教育與就業教育“兩張皮”,就業指導課程表面化、形式化的問題,從而使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不強,實效不高。存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缺乏職業素養軟實力的引導。
綜合以上觀點,我們需要將就業指導教育與專業教育、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深度融合。根據高職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職業認知規律,構建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重點是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就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以就業指導為核心的第二課堂開發和社會實踐活動設計。
三、“四位一體”三段式高職就業服務體系構
根據以上的調查研究,遵循高職學生職業(就業)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按照經濟學比較優勢原理和方法,在學生不同年級中,將專業教育、就業指導課程教育、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相互融合、成為一體;使學生在大一時初步樹立清晰的職業觀和就業觀,大二時能夠按照比較優勢原理對職業(專業)進行理性和科學判斷,大三時能夠根據自身優勢進行合理的職業選擇,從而使學生針對就業的職業認知、職業判斷和職業選擇呈梯次遞進,從系統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的視角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學生就業服務體系,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質量,為區域經濟和產業服務。
2016年11月,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受浙江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委托,承擔“小鵬助飛”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探索并初步構建了以就業認知、就業判斷、就業選擇三階段教育為目標,以專業(職業)教育、就業指導課程教育、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四位一體為內容的學生就業服務體系。
四、個案分析
以會計系為例,在學生大一入學始業教育中,安排6個課時的職業生涯規劃內容和4個學時的專業介紹,由教研室主任統一進行教學設計。通過課堂上的介紹讓學生知道會計專業三年的課程內容,每學期的考證細化目標,以及從事會計行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明確該專業畢業后可以從事的崗位,以及可以遷移的崗位,以會計系優秀畢業生為案例提供參考的職業路徑。幫助學生樹立清晰的就業觀和職業觀。
大二階段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引導學生從專業課程學習、第二課堂活動以及在班級工作等多維度對自我興趣、性格和能力進行分析。根據自我分析和目標崗位要求進行比較,發揮優勢,針對不足進行提升與學習。例如某同學的職業規劃是在畢業后5年內晉升為財務總監,除了扎實的專業技能,還需要順暢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分析能力。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職業(專業)判斷,系里組織學生開展演講等大型比賽活動,鍛煉表達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組織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進行跟崗實習。利用大一大二兩個暑期的時間組織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
大三階段舉辦校園招聘會,學生經過應聘求職過程認識目標崗位的要求,然后開設個性化的短期培訓班。實施“八一工程”即讀一本紅色經典好書、學精一門專業課程、考出一個職業證書、獲得一次競賽獎項、加入一個社團組織、寄出一封感恩家書、做好一次社會義工、交成一個真心朋友,打造了具有特色的長征會計文化(會計歷史文化、道德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做到了思想教育與就業教育融合,使新時期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地,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五、結語
“四位一體”三段式高職就業服務體系實施近三年,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70%以上的畢業生服務于省內中小微企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指標位居省內民辦高職院校前列,得到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可,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基本做到了常態化、系統化和規范化,根據浙江省人才質量調查報告顯示,學生對學校就業服務滿意度、就業專業相關度得到提升,3年內離職率有所降低。實踐證明該就業服務體系符合民辦高職學校學生的就業認知和成長規律。
參考文獻
[1] 唐承澤.高職院校個性化就業指導服務系統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5(11).
[2] 孫冬梅.構建與完善高職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08).
[3] 許建國.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01).
[4] 謝顯珍.高職藥學專業學生職業人格的三段式培養[J].機械職業教育,2016(05).
[5] 余姝蘭.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和提升思路[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3(06).
[6] 朱清.基于職業素養提升的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求知導刊,2014(08).
[7] 胡維芳.高職生職業人格特征的調查與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4(03).
基金項目:文章系浙江省教育廳一般項目:“四位一體”三段式高職就業指導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2017388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6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