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實踐體系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通過調查分析了民辦高校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同時依據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特點,以四川工商學院物聯網專業實踐體系構建為例,對民辦高校實踐體系構建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實踐體系 實踐教學 實踐 物聯網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的等級定位,我國絕大多數民辦高的人才培養模式都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要保障。
目前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力度,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鼓勵實踐教學,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實驗室建設,送老師去企業掛職鍛煉,或者引入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等。在實踐教學為方面,也開始多樣化,教學形式體現為校內實訓課堂、校外實習基地見習和畢業實習等。但是實訓課堂主要還是以教師講授和學生訓練為主,實習基地見習也是形式大于內容,停留在走馬觀花的階段[1]。校企合作由于缺乏既了解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又熟悉企業的人作為中間的橋梁,往往是掌握了某企業的某類崗位的基本應用知識,又完成不了基礎教學,很難在企業和高校之間找到平衡點,效果并不明顯,而且由于資金有限,很多工作沒能深入開展。對于如何做好實踐教學,如何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都還處在摸索和迷茫的階段。尤其是一些比較新的專業比如物聯網專業,無論是公辦院校還是民辦院校,都還沒有非常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實踐體系。
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要保障,所以做好民辦高校實踐體系構建研究迫在眉睫,意義重大??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入手:
一、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共同制定,精心設計課程
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指導性文件,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具體化、實踐化形式,它集中體現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辦學理念,是一所高校人才培養的總體實施藍圖和根本性的指導文件[2]。所以,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絕對不能閉門造車,盲目跟風。需要引入相關專業的企業、行業專家共同制定。比如物聯網專業,全國各地的高校幾乎都有開設,如何在四川地區民辦高校開設出有特色有水準的專業就需要結合辦學宗旨和當地企業的實際需求來思考。聯合企業行業、行業專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精心設計課程可以讓教學既體現高校人才培養特色又能基于準確的市場需求預測。除此之外,需要與時俱進,實時修訂,確保培養方案滿足最新的時代需求,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專業發展依托行業協會
如何甄選相關專業的企業、行業專家就是構建實踐體系必須重視的第二個方面。高校必須要有一個渠道能夠實時獲取到最新的專業、行業動向,前沿技術及市場需求,一般采取的方式是靠教師們密切的關注,畢竟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完全靠自主的關注難免錯過很多信息,這時就很有必要依托行業協會。比如物聯網專業,作為新興專業,如果在四川地區辦學,有效的方式可以依托比較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比如四川省物聯網產業聯盟等,長期關注,密切合作。高校在辦專業過程中有什么困惑或者困難也可以找行業協會支持。行業協會每年會組織很多高校教師企業行活動,教師就有機會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在此過程中甄別出優秀的企業和學校合作。而且同專業的教師們在企業行活動中還可以了解到兄弟院校當前的情況,相互交流借鑒,取長補短,獲益良多。
三、校企合作要深入化、長期化、多樣化
校企合作模式很多,比如企業進學校,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崗位,承包學院的相關實訓課程,企業面向學生實施“訂單式”培訓;學生、教師去企業參加培訓、實習等。選擇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合作方式,長期、深入的開展下去很重要。在這些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企業不了解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基礎課程教學的要求,在實訓過程中選擇項目太難或者需要學生完全重新學習,短時間內成長較慢,學生反饋即使依葫蘆畫瓢完成了任務,還是不明就里,收獲有限。這也就暴露了高校某些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偏理論,輕實際應用。如何解決,就需要既了解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又熟悉企業的人作為中間的橋梁,在企業和高校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能滿足企業職位基本技能的知識需求,又能完成高校的基礎教學。
針對這點可以籌備創建“名師工作坊”。引入既熟悉高校又是企業行業專家的領軍人物,組建以專家名師為引導的教學團隊。通過工程實踐項目,開展專家與青年教師之間的“傳、幫、帶”,全面提高青年骨干教師的教學,科研,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高校自己的雙師型教師,解決實踐類師資不足的問題,為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更好的平臺。
四、實踐教學環節設計科學化、體系化
企業、行業專家除了參與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也要參與課程實踐體系建設、課程改革、課程標準制定。這樣從大一開始,學生就能系統的完成各專業基礎的學習,學以致用,避免了教學與實際應用的脫節。
當前實踐教學環節設計普遍較簡單,多是技能性的項目訓練,缺少案例性的綜合訓練,即使有也是局限于環境或場地的限制,短時間特訓模擬完就結束了,學生對所學知識未來能做什么其實是很模糊的。針對這點,可以開發一些實際的項目,設計科學的、成體系的教學環節,并開放給學生,可以長期參與。比如物聯網專業,會開設傳感器的工程應用、RFID的工程應用等實訓課程,會有針對性的設計實踐教學環節。有高校直接開發一套智慧花園系統,應用在學生每天上課必經之路上的小花園里,在傳感器和RFID等物聯網專業教學過程中直接結合該項目開展,可在教室直接實時查詢花園生態系統里的各種數據,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所學專業知識實際的應用。學生課外也可以實時查看花園系統里每一個節點的信息,方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在該系統的基礎上做二次開發。這樣的實踐教學設計更加科學、系統,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參與,效果會更顯著。
總之,行之有效的民辦高校實踐體系構建勢在必行,需要立足專業、行業特色,緊密結合社會實際需求展開,制定科學、合理、既具備高校個性化或特色品質又兼顧社會需求,具備一定前瞻性的實踐體系。
參考文獻
[1]吳珂.河南民辦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6).
[2]吳長穩.構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的研究—以寶雞文理學院體育系為例[J].甘肅聯合大學(自然科學版),2010,24(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