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作為以培養實踐型人才為教學目標的高等院校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財務管理是經濟管理相關專業中重要的學科之一,建立科學的、合理的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既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課程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的必要手段,本文將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相關內容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評價體系;構建
  一、前言
  財務管理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水平高低對于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關系重大,社會對于財務管理型人才的要求是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依據的,需要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掌握基本的實踐能力、操作技能、專業知識,這就對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高職院校中對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成果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完整的評價體系來作為衡量標準,及時構建高等職業院校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是各大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一項重點工作之一。
  二、構建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的依據
 ?。ㄒ唬┊斍案呗氃盒X攧展芾碚n程現狀
  高職院校是以培養實踐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院校,和普通的高等院校在培養目標上還有所區別,但是我國高職院校在教育理念上并未及時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很多高職院校的管理相關專業仍注重課程的講授,尤其是財務管理這類實踐性比較強,對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還是以傳統的課堂教學為基礎,結合期末試卷形式的測評為教學模式,并未突出高職院校培養實踐性人才的優勢,高職院校應當轉變思想,加強對于實踐環節的狠抓落實,課堂從單純的講授模式轉變成講練結合、分組討論、穿插實踐課程等多種形式共同進行。
  在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上仍停留在成績代表一切的傳統方法上,既然高職院校是重視實踐的特殊院校,更應當把實踐和過程作為課程質量評價的最基本的標準,由此看來,在當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中建立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是院校和課程的雙重要求。
  (二)社會對于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大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企業、組織、機關事業單位對于財務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是當前的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財務管理人才大多都是擁有專業知識,缺少實踐能力的知識型人才,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社會和學校對于財務管理課程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的評價體系來規范,如何評價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成果應當不單單停留在課堂是否認真聽講、期末是否取得了很高的分數、畢業論文是否通過,而是應該在建立一個以提高實踐能力為目標的評價體系,在評價體系中加入課外實踐環節、上手操作能力、創新和靈活運用能力的多項考核指標,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入手,整體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水平,為社會輸送更多應用型人才。
  三、高職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構建要素
  (一)成立專門課程評價機構
  過去,高職院校要求老師和學生通過努力來提高學校的各科成績,但是衡量課程質量指標單一,大多是通過成績來簡單得出結論,缺乏科學的依據。建立專門的經濟管理課程評價體系不是通過幾次會議倡議,喊喊口號就能實現的,應當提高重視程度,組織專職人員或兼職人員成立專門的課程評價體系,制定統一化的課程評價標準,實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獎罰機制。必須在思想上提高重視程度,才能杜絕走過場、喊口號的現象出現,才能使經濟管理課程評價體系構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ǘ┟鞔_評價體系適用主體
  任何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都分為兩方面:教師和學生。當然,財務管理課程也不例外,完善的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中不應當是片面的,而是涵蓋到教師的授課質量評價和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雙方面。首先,對于老師的授課質量的評價上,應當從傳統的所授班級期末平均成績、出勤率等指標轉變成更加科學和完整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教學態度、與學生的互動、在課堂上是否能夠采取多手段的教學方法、是否重視實踐和操作能力的培養等除了成績之外的方面做出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構建更加科學的對于財務管理課程教師教學水平的綜合性評價系統。
  從有效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生在學生中的主體地位更加明顯一些,學校通過學生主體來獲得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指標也是通過期末考試成績的形式,造成了學生平時學習應付,到期末時“臨時抱佛腳”,通常也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順利通過考試,但并不能真正的評價該門課程的真實教學水平。所以,對于學生的評價應當把日常表現、實踐能力、創新等對于財務管理教學中的過程評價納入評價學生和課堂質量的體系,過去學生在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多是被動的接受老師所講的專業知識,這一局面對于課程效果來講十分不利,在新的課程評價體系構之后,學生從自身的思想上進行轉變,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老師只是為我們提供幫助、鋪平道路,充分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對于學習的重視程度,培養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積極參與各項課后的實踐活動,多與同學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從知識、技能、態度方面提高自我。
 ?。ㄈ┙∪|量評價指標
  過去對于財務管理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重點在課業成績,健全的財務管理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所包含的評價指標應當是一個完善的、科學的系統性評價,除了課業成績,也應當重視過程,應當把學生的日常學習能力、課堂表現、能否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等多重指標作為反饋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質量的標準。也需要把課程的培養重點由原本的傳授固定的專業知識,轉變為培養學生一種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學生是否對學習該課程充滿興趣,是否對知識和技能能夠很好的吸收并運用到實踐中去這些過程性因素都納入到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中,形成系統性的評價體系以及配套的獎懲機制,從而保障在評價體系的統一化、規范化上有一個嚴格的標準。
 ?。ㄋ模┏浞掷枚嗝襟w技術優勢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多媒體教學模式已經在各大高校的各個專業逐漸普及,如何在財務管理課程評價體系中融入多媒體和網絡平臺因素,來健全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的評價體系也是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重要方面之一。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引入了“云課堂”這一全新的課堂模式,在“云課堂”的教育平臺上,除了課程講授等靈魂內容,課程質量評價也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雛形,比如,通過大數據的計算,及時收集學生在觀看課程過程中反復回放或者重點關注的知識點,列為重點難點,也有課程結束后的案例實例分析,還加入了問卷調查,借助這些多方位的信息采集功能,來對“云課堂”平臺上的課程教學質量進行綜合性評估,對一些需要調整的課程內容或者環節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修改或刪減,這些都是完善財務管理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的全新的途徑,使學生在學到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了積極性,增加了課堂趣味性。
  四、小結:
  財務管理課程評價體系的建立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系統性的工作,對財務管理教學水平的提高,培養實踐型的財務管理類人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健全了課程評價體系,才能使學校、教師、學生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共同達到提高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目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厲凌云,范博.職業教育課程評價調查分析與對策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4(9).
  [2]陳亞萍.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探討[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7).
  [3]王元.中等職業教育課程評價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4]傅鋼善,佟海靜.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6(8):24-26
  作者簡介:
  周  浩(1984.4-),女,湖南省益陽市,講師,會計師,碩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及高職教育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28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