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學生管理的問題分析與機制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今社會,對人才的選擇越來越趨向多元化,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中的重要群體,雖身處校園環境,仍以學習為目的,相較于高中、初中等階段的學生思想更加成熟,逐漸形成個性化的形式標準,但在新時代的發展下,大學生的思想、價值、人生的觀念也在不停地變化,較傳統的大學生管理方式和策略不再滿足于當前形式,又因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對學生的管理模式也需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以科學、合法、有效等為前提,促進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管理;機制
  現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信息的全球流通性,在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和改革下,大學生的管理也逐漸復雜,很大程度上為各高校的學生管理提出了要求。而大學生作為高校的主體人群,其管理也應依靠倫理、法制等特性,從學校制度到教師組成等方面加強管理和調配,促進互動、法制管理、激勵及競爭等機制的形成,從特點入手,結合時間創新管理機制。
  一、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和現狀
  大學生作為我國的新一代建設者,不僅需要積極且良好的完成學業,大學生的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對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為教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學校和教師需以尊重學生為基礎,通過教育方式對大學生進行管理,提高成績的同時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此外,適當的自由空間能夠使學生的個人特點表現并運用與實踐中,合理地定位個人價值,使用開放性的教育理念,在自主拓展和校內活動中不斷提升自我,況且,大學生的管理教育需要長期的努力,更需家庭、課堂和學校等多方面環境共同結合,不僅在督促下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更要通過實際的工作開展不斷總結和創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而現大學生的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現狀引發的管理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能力和社會狀態的不斷發展,不論是生活或工作方面都對每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也為培養人才創設了各高校擴招大學生、落戶政策等一系列舉措。學校中的獨生子女和條件較貧困的學生比重也增大,但學生的平均質量也出現下降的情況,除此之外因人數的增多,部分高校的條件漸漸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例如,個別高校的食堂設施沒有及時更新,食堂數量較少,使學生用餐時排隊擁擠,更有的學生在下課高峰期不能打上飯菜,導致用餐時間不科學或降低了用餐質量。還有的學校因教學設備和校園環境沒有定期更換,可能會使教師和學生在使用教學、實驗器具時發生危險,若因器材數量緊張,除團隊協作外,學生需以多人小組的形式輪流使用器材,這樣減少了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時間,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
  此外,在全球網絡信息化逐漸普及的前提下,雖然可使學生更為簡捷的學習到更多知識,拓寬的眼界,但網絡詐騙依舊存在,作為大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經驗較欠缺,且難抵誘惑,所以被詐騙和網絡消費較高的人群中大學生也占一定比例。如,有的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為“升級”、“武力值”等虛擬項目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還有部分學生會因個人需求借高利貸,“裸貸”也較為出名,至今已使眾多大學生人格、形象有損,這類因素也使管理更加難開展。
  (二)傳統管理方法跟不上發展需求
  在課程教學中不斷尋求改革,創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方式是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對于大學生的管理方法而言也是同樣,較為傳統的管理方法多數遵循以事務為重,管理者為主體,對大學生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方法,使其較為被動的接受。長期以來這種簡略的管理方法不再受用,大學生更在意的是管理規定背后的道理,而不是一味的被動接受,長期進行只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管理的目的,并且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創新能力大大降低,影響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創新大學生管理理念和途徑
  大學生管理的目的在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在提高大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我生活能力和自主能動性,在實踐中獨立成長,校方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更新管理理念,并探究開展途徑,保證學生的有效發展。
  大學階段的管理機制需要將主體定位于大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行為及心理特點設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工作的進行,管理機制的意義在于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管理的開展進行正確的指引,讓學生能明辨是非對錯。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通過調查和觀察了解學生的狀況,以維護學生權益為主,幫助其健康成長為目標,開展管理工作。例如,大多數高校都設有不同等級的獎學金獎項,且對于貧困學生有相應的補助項目,除此之外,可組織校內社團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有關貧困資助、疾患幫助的活動,改變以往以捐款為主的形式,可開設互換舊物、義賣手工品的主題活動,由各類社團手工設定并制作有意義的物品,在校園內和校外一定范圍內進行售賣,每次活動開展前,統計校內條件較貧困的學生所需用品,將義賣的資金用于購買補助商品。學校也可調動有意愿的學生,創新投稿有關設置幫助疾患學生的舉措,這樣既可直觀的了解學生需求,更是在提高學生自主動手和團結協作能力的同時,有效的發揮了大學生管理的意義。
  對于大學生而言,自我價值的實現除了體現在專業成績和日常生活中,就業作為每個學生正式踏入社會的一種途徑,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校方更需在大三至大四階段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引導正確的人生方向,也需重視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因此,管理工作者需請專業的就業指導人員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講座開展時可通過互動的方式,分析學生性格特點和能力,推薦適合的就業方向,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會結合自身特點,模仿就業指導人員的思路,為自己選定努力的大致方向。
  三、改善管理模式,創新大學生管理措施
  大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在社會的不斷改變的背景下,學生整體的個性、形態和思想上也在不斷更新,對于當下不同的狀況,也應采取不同的改善方式,以完善學生的身心發展為目標,運用科學方法合理的調整大學生管理模式。   (一)讓大學生參與互動,便于完善管理內容
  大學生為管理機制的主體,而管理的質量高低和有效性也和大學生自身的參與性有關,首先,教師和學生需加強溝通,部分教師的課堂時間完全被課程內容所占,這樣既缺少了和學生的交流互動,也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師可通過校內近期活動探討和日常對話,分析學生階段性的狀態和改變,了解原因后可定期開會總結,重新設定管理方向。除此之外,校方可設置相應的規章制度,推進和學生的互動,例如,學分制、選課制的設定,科學且合理的保證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利,也通過對分數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定期開展課堂互動,開設大學生創業基地、社團等,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平時的文化節、學術或技能交流會等活動的參與中,學生更加有了主人翁意識。學校也可運用激勵的方法,尊重學生的個人想法,調動學生的對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也可推進大學生管理的開展,使學生在學習進步和技能完善中發掘潛能,實現自我價值。
 ?。ǘ┩ㄟ^法治管理,正確實行管理措施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近階段高校大學生因缺乏法律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過于張揚自我個性,最終觸犯了法律條例,害人且害己,所以在大學生管理機制中加入法治思想必不可少。例如,實施管理的教師可通過定期開展法律知識講座來加強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普及,講座內容應結合不同年級的學生現狀,以明確的法律條款內容和相應的實例構成,借助多媒體展示加深學生對法律規范的記憶,也可通過開展與法律相關的活動,從親身參與中滲透法制管理的觀念,使學生加強自我約束力,重視學習設定的制度。另一方面,學校也許根據自身情況結合法律法規,建設學習制度的載體,這也是推進大學生管理的重要方式,在保證制度科學、合理的前提下,將學生放為主體并發揮其作用,完善學校規章制度建設的同時,發揮大學生管理體制的作用。
  四、結語
  大學階段的學生發展可塑性較高,相較于低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大學生可憑借各自獨特的能力完善自我,在此過程中,學校和教師的引導必不可少,在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以完善大學管理體制和改善學生狀態為目標,加強相關工作管理教師組成的專業性,通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有價值的活動,運用法律管理理念,借助網絡傳播途徑,在改善和完善大學生管理體制時,創新管理推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志勛.大學生管理過程中問題分析與機制創新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6Z):70-71.
  [2] 彭雅琴.新時期大學生管理問題分析與機制創新研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7:155.
  [3] 鄭日輝.大學生管理的問題分析與機制創新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4):107-108.
  [4] 周欣.高校大學生管理問題與創新機制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6):112.
  作者簡介:鄭暄睿(1995.08- ),男,山西河津人,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65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