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毛竹林發展前景及其豐產栽培綜合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毛竹的穩定生產以及產量和其他的作物相同,整體的生存環境會對產量起到重要的影響。通過了解影響毛竹的生態因子,進一步的掌握毛竹整體的生長規律,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毛竹林的生產力以及相關的經濟效益。通過實現目標經營以及相關系統性和科學性的管理,確保為毛竹林整體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前景,保障毛竹林的生態穩定,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一些高效和高產的戰略對策,推動毛竹林整體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毛竹林;發展前景;豐產栽培;綜合措施
  毛竹也叫做楠竹,屬于禾本科植物,原產于我國地區,分布的范圍非常廣大,種植面積也較為廣泛,是價值比較高的一個優良竹種。毛竹和其他的作物相同,在生長的過程當中,會受到整體生存環境的影響。因此,在種植的過程當中,要充分考慮到周圍的地理環境以及生物條件。毛竹和種植環境一直是處于相互的關系之中,毛竹的種植可以對周圍的環境起到相應的生態調整,反過來,周圍的環境也會改變毛竹整體的分布和生長。毛竹林的持續發展,對于環境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經過長期的生長,自然環境會對整體的品種進行篩選,得以生存的毛竹可以保障自身繁衍環境達到相對平穩的一個狀態。
  一、我國毛竹分布區基本生態環境要求
  1.地貌
  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比較適合毛竹的生長,在這些地貌類型之中,毛竹可以得到穩定可持續的繁衍。根據毛竹生長的分布范圍來劃分,最適合毛竹生長的地理類型為廣東沿海丘陵、四川盆地、貴州山區、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浙江和福建。通過了解這些地理類型的具體地質條件,可以知道這些地方山地丘陵平原交錯鑲嵌,整體的地質構成部分比較復雜。毛竹所生長的地區大多數都是混交林,在整體生長的過程當中,處于平原地帶的毛竹大多數都是局部栽植,最適宜生長的地方海拔為500米到900米。由于不同地方的地質條件和氣候溫度不同,所引起土壤條件和相關氣候的變化,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進而會影響毛竹整體的生長發育。簡單舉一個例子,以山體做為毛竹的生長地質條件,整體地理位置處于山谷地帶,土層比較深厚肥沃,具有良好的水濕條件,整體地質條件可以躲避風沙和濕氣,非常適合毛竹的生長。毛竹作物軀干通直,整體高度較高,在每一個枝干之下有著茂密的枝葉,每一節之間比較稀疏,整體竹林的產量比較高,品質比較好。處于山脊地帶整體的土質條件比較淺薄,并且土壤干燥貧瘠,很容易遭受到風沙的侵襲,整體環境不利于毛竹的穩定可持續增長。
  2.氣候
  副熱帶季風氣候是毛竹分布的主要類型,全年溫度大概維持在15℃到20℃,到了最熱的季節,溫度會達到25℃到30℃,即使是到了最寒冷的季節,溫度也會維持在2℃到13℃,極端最低溫度處于–15℃。該地區全年無霜日可以達到215天到330天,年降水量為760mm到2000mm,全年相對的濕度為85%。在所有的條件當中,對于毛竹生長發育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是降水因素,由于節氣的影響,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是最佳的發筍期,降水量可以達到450mm到600mm,能夠滿足毛竹生長過程當中對于水分的要求。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毛竹的生長已經超越了自然的分布,當冬季高溫時或者是春季干旱時,此時整體的環境不利于毛竹休眠和春筍的發育生長。
  3.土壤
  毛竹生長分布的區域,會受到南部和北部熱量以及降水量的影響,從北到南不同階段出現了各種森林土壤,黃褐土以及黃棕壤出現在北亞熱帶氣候,紅壤和黃嚷處于中亞熱帶氣候,紅壤以及赤紅壤處于南亞熱帶氣候。土壤發育的具體類型會受到巖性的影響,石灰土、花崗巖以及砂巖是由石灰巖發育而成,紅壤以及黃壤是由頁巖發育而成,中性紫色土是由紫色砂巖發育而成。從北向南土壤的鋁含量越來越豐富,并且這種現象會隨著地域的改變越來越明顯,土壤整體的酸性也得到了加強。黃紅壤土最適宜毛竹林的生長,而黃紅壤土是由中亞熱帶板巖和頁巖發育而成的。
  毛竹的生長發育會受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毛竹林在更新和繁衍下一代的過程當中,竹林整體的產量和具體的品質都會受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由于毛竹林自身與生長條件的特殊性,毛竹林對土壤的要求比其他的作物要高,只有將所有的影響因素確定在一個范圍之內,才可以確保毛竹林可以得到穩定可持續的生長。適合毛竹林生長的土壤條件,無非是以下幾點:土壤整體的狀態比較深厚,其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相關的礦物質,簡單來說就是所含營養比較豐富;構成土壤的其他物質條件比較好,比如說持水能力、孔隙度、透氣性都滿足毛竹林的生長需求;毛竹林所生長的土壤呈酸性或者是微酸性,酸堿度要控制在5-7之間,在這個范圍之內,選擇最適宜毛竹林生長的數值;毛竹林最適宜生長在壤土之中,除此之外,黏壤土和沙壤土也可以,只是整體的效果沒有壤土好。
  4.植被
  亞熱帶地區是毛竹林分布的主要范圍,古北極和古熱帶植物區系相交接的地帶就是亞熱帶地區,在該地區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植物種類,其中包括第三紀植被類型和大量的比較古老的物種。根據粗略的統計,我國擁有種籽植物大約為2985種,占地區域非常的廣泛,已經達到了57%,其中叢生竹共生帶、散生竹以及竹林的范圍比較廣泛,整體所呈現出的是單一植被類型。
  二、毛竹林的發展前景
  經濟栽培竹種之一就是毛竹,根據不同的培育目的,毛主可以分為筍材兩用林、材用林、筍用林三種類型。毛竹作為非常重要的非木質資源,整體的應用范圍非常的廣泛,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整體的生態效益水平一直保持穩定,故此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之中。隨著毛竹木材工業化利用率不斷的提高,對于毛竹林的加工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竹產業主要是以竹林的生產和相關加工為主,這些產業分體系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總體的發展前景非常好,市場的前景極為廣闊。毛竹的經濟利用價值非常高,可以說是渾身都是寶,毛竹在我國的開發利用歷史已經高達了6000多年。毛竹生長周期比較短,所獲整體產量比較高,毛竹材質堅韌、富有彈性、容易被雕刻、耐磨性好、抗拉、抗彎、抗壓性能就好,這些優越的性能為毛竹打開了市場。在造紙、制作家具、膠合板、建筑等相關產業,毛竹是最為理想的原材料,被廣泛地應用于扁擔、手工編織、造紙、腳手架、竹席竹筷子、竹纖維的制作中。其中以毛竹為原材料的竹枝和竹鞭,都具有非常高的工藝加工價值。   除此之外,人們自古以來就非常喜愛食用筍,認為這是大自然饋贈與人們的禮物,整體口感不僅味道鮮美,并且還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其中含有磷、鐵、鈣、纖維素、糖類和蛋白質。多食筍能夠有效預防疾病,起到防治肥胖病、高血脂病、冠心病、腸癌、痔瘡、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作用,可以說筍是非常理想的綠色保健食品。毛竹是四季常青植物,枝葉非常的繁密,整體呈現出的樹型非常優美,其根部比較發達,具有較強的固土能力,能夠有效保持水分的穩定,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能夠調節周圍的氣候以及凈化空氣,對生態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竹纏繞復合材料是一種具有中國知識產權的新型生物材料。竹纏繞復合材料是一種可再生材料,是一種理想的儲碳產品。國家林業和草原竹纏繞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葉凌說,讓竹包裝在國外技術,廣泛應用于整個世界,不僅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為了更好地解決農業問題,有利于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合作發展,也能讓中國技術和制造服務世界各地,與此同時,也拓展了毛竹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山區毛竹豐產綜合措施
  1.種苗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毛竹的種植方法得到了拓展,在選擇適當的種植方法時,隨之而來,對于種苗的選擇方式也發生著改變。在選擇毛竹幼苗的過程當中,應該挑選品質較高、無病蟲害以及整體的生長適應能力較強的優質品種。當購買完種子之后,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和催芽,將種子置于稀釋的高錳酸鉀溶液之中浸泡12個小時,然后對種子進行全方位的沖洗,確保沒有其余的液體之后,將種子放入到濕潤的沙土中進行攪拌,當種子露出的白色地方超出了1/3時就可以進行種植了。在催芽的過程當中要經常進行翻動,降低種子出現爛種的幾率,翻動種子這一環節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竹林整體的發芽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快出苗的速度。移植幼竹的過程當中,需要慎重的去選擇幼苗,盡量的去選擇枝葉比較繁茂粗壯、無病蟲害、顏色較為均勻的竹苗。在移植的過程當中,所以對于幼苗的保護,經常對苗的根部進行保護,對整體進行殺菌處理,盡量避免幼苗整體暴露于空氣當中,降低水分流失的幾率。
  2.林地的選擇與分配
  毛竹在種植之前,一般會挑選海拔在250到700米之間的地區,此時整體的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是最適宜毛竹林的生長。種植土層的厚度要保持在30cm以上,選擇較為肥沃和疏松的土地,建立比較便利的排水灌溉體系,土壤的酸堿值控制在5–7的范圍之中。毛竹的用途非常的廣泛,不僅可以作為食用的食材,還可以應用于家居手工藝品、建筑、造紙等領域。正是因為毛竹是非常具有營養價值的食材,所以在種植的過程當中,考慮到毛竹的種類和具體所含的營養成分,在選擇生活環境和地質條件的過程當中,保障毛竹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確保毛竹的生態習性和整體的資源做到優化配置,在選擇地理條件的過程當中,需要考慮到種植土質的品質、坡度的傾斜范圍、水平條件以及地理位置,考慮到這些因素對毛竹所造成的影響。在坡度較緩的地區,由于立地條件較好,可以種植經濟性的毛竹和筍。在坡度較大的地區,此時的立地條件處于標準的范圍之內,可以種植毛竹筍材兩種類型,如果坡度比較大,說明該地區的立地條件比較差,不適宜種植植材用林。
  3.林地翻整培育
  毛竹幼苗在栽種之前,需要做好事先的準備工作,將整體林地進行翻整和相應的培育。對土地當中所存在的雜物進行徹底地清理,由于氣候環境的限制,整體的環境當中濕氣會比較重,土壤會黏附在一起,就會造成整體土壤的透氣性比較差,故此,在種植之前需要對土地進行深度的翻整。對于凝結在一起的土壤進行敲碎,仔細的去挑揀出其中的石塊和木塊,為毛竹苗根系的生長奠定好基礎。為了提高土壤整體的生存能力,達到促進幼苗生長的目的,需要對林地進行整體的施加基礎肥料,確保毛竹在后期生長的過程當中,可以滿足自己的日常營養需求。在施肥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的添加鉀肥、糞肥以及農家肥。將這些材料一起進行堆悶,然后再制作床,初步的形成土壤的基礎條件。毛竹的生長周期非常短,整體植物的生長速度比較快,所以在展開大面積的毛竹栽種時,應該采用輪種,通過這樣的種植方式,可以使土地得到暫時的休養,以便于可以增加地力,為下一輪毛竹的種植打好基礎。
  4.毛竹種苗栽種
  毛竹在幼苗種植的過程當中,最好選擇在適宜的季節,大多數都是在冬季和春季的早期階段,時間在11月中旬一直到2月的下旬,在種植的過程當中,如果恰逢雨水天氣,則不需要對土壤進行額外的水分補充工作。條播和穴播是播種的兩種主要方式,選擇條播,條溝之間的間距應該保持在32cm,選擇穴播,每一穴大概種植為十粒左右,并且每一株的行距要保持在31cm。如果播種毛竹幼苗時天氣比較寒冷,那么就需要進行保暖工作,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塑料薄膜進行保暖,確保毛竹整體的生長溫度,還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毛竹整體的發芽率。除此之外,還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準備好滅鼠和驅蟲的相應工具和藥物,防止鳥類和鼠類對于毛竹幼苗的侵蝕。
  5.幼苗初期培護
  毛竹在處于幼苗時期,如果是在冬季進行栽種,當溫度超過了十攝氏度左右時,這時就可以除去保溫膜。如果種植的時期溫度比較低,此時在幼苗兩側應該留出一些縫隙,確保毛竹幼苗可以進行呼吸。如果毛竹幼苗種植時期處于春季,此時幼苗會長期處于曝曬之中,非常不利于整體植株的生長,故此需要進行相應的遮蔽陽光工作,比如搭建一些遮陽棚、插陰枝,總之一定要做好毛竹幼苗的防曬工作,一直到進入到了秋季,便可以對這些裝備進行除去。在種植整個期間一定要確保土壤整體的潮濕度,保持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觀察種子的吸水情況。幼苗在最初種植階段,整體的生長發育情況比較遲緩,植株處于比較虛弱的狀態,故此,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經常產出一些雜草,保持土壤整體的蓬松感,及時地補充相應的肥料。
  6.成竹撫育管理
  護筍養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產量的關鍵措施。一是嚴禁挖鞭筍,竹鞭的幼嫩捎頭稱為鞭筍,冬筍是春筍的前身,是毛竹生長發育的一個階段。二是謹慎挖冬筍,若濫挖冬筍,就會直接影響第二年的春筍和新竹產量。三是精心管護春筍,清明至谷雨是毛竹春筍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強管護,嚴禁挖取健壯春筍。對那些病蟲筍、路中筍、小筍和歪筍等應適時疏除。此外,在春筍期間,竹林內嚴禁放牧,并注意防治筍期病蟲害。
  四、結語
  探究毛竹林整體的發展前景,提高毛竹林整體的產量,可以帶來良好的農業效益和經濟效益。毛竹種植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采取合理的綜合措施,能夠發揮出竹林獨特的資源優勢。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種植理念,推動毛竹林種植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竹林培育》編委會.中國竹林培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6.
  [2]鄭郁善,洪偉.毛竹經營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271-288.
  [3]彭彪,宋建英.竹類高效培育[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林業部林業區劃辦公室.中國毛竹生態經濟區劃與發展戰略的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5]劉國強.毛竹高優栽培措施及開發利用研究[J].林業勘察設計,2004(2):58-60.
  [6]金愛武.浙閩山區毛竹高效經營技術與參與式發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4.
  [7]程守國.毛竹豐產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1:(2).
  [8]姚杏蓉.毛竹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1:(22).
  [9]徐錦祥.淺談毛竹林豐產培育技術與推廣[J].福建熱作科技,200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379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