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醫療風險防控體系的搭建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2
醫療風險防控是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核心措施,醫療質量與安全是現代化醫院科學發展的永恒主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健康不斷提出需求,醫院的醫療風險防控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為了盡可能減少醫療行為過程中人們所面對和可能承擔的風險,醫療風險的預警、識別、評估、監控成為了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
逐步建立風險防控管理與制度體系,創建簡潔實用的風險管理流程,以風險防控管理工作有效性為重點,廣泛實施各項風險防控識別措施:住院超30天管理、非計劃再返手術管理,不良事件上報管理、科室醫療質量月考核等。多措并舉把醫療風險防控管理工作融于日常醫療質量管理中,旨在發現醫療管理流程中的漏洞和缺陷,關注重點人群、重點環節,為我院長足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廣泛推進、提高認識、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不斷完善工作流程和措施,使風險防控目標覆蓋醫院10大業務部門及各個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建立具有醫院特色的醫療風險管理體系。
為監控醫院是否存在過度醫療、服務流程不合理現象,對住院超30天的患者按照負性事件管理要求進行監督管理與評價。嚴格要求臨床將住院超過30天患者書面上報,并要求臨床將住院時間超30天的病例作為科室查房重點,對每一位患者超期住院的超期原因進行討論、分析。定期對全院范圍的住院超期患者就超期原因、流程合理性及是否存在過度診療現象進行分析、匯總以及提出改進措施。并將結果匯總公示。實施一年后全院住院超30天人數占出院人數0.46%。住院超期患者未出現醫療安全隱患事件,達到了相應風險早期識別效果。
非計劃再次手術是在同一次住院期間,因各種原因導致患者需進行的計劃外再次手術,為探索降低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率,提升手術質量,減少手術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流程,由手術科室及麻醉科共同參與構建醫院上報、監管、反饋、改進的非計劃再次手術管理長效機制,通過院科兩級分析討論,從技術及管理層面查找原因,制定改進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手術質量,提高手術醫師對手術風險的早期評估,對手術安全性的警覺,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開展此項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手術科室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并給予患者有效干預。共同把好手術質量關,全院上半年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率0.16%,與往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
不良事件上報管理,促使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醫療安全事件和隱患,盡早解決,防止事件進一步發展擴大,消除安全隱患。并對問題進行分類及根因分析,完善制度及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升醫療質量。覆蓋部門設置管理員一名,開展實施前對各職能部門不良事件管理員及臨床醫技科室醫務聯系人進行了不良事件培訓。通過培訓學習,提高了大家的上報意識,同時簡化上報流程,并運用激勵政策,鼓勵多報,確保處理及時,根因分析深入,達到保障安全的效果。
為加強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進一步完善醫療質量監督機制,規范診療操作規程。使各級醫師能在日常工作中自覺規范醫療行為,嚴格執行醫療核心制度,全院科室廣泛實施醫療質量月考核,根據醫務管理需要及年度管理工作重點,制定核心制度量化考評標準,實施多樣化的督導檢查,解析各科室在醫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現場反饋,每月公示考核結果。保障醫療質量及提高醫療效率,減少安全隱患。
通過以上列舉的措施,能有效推進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落實與執行。并加強對重點環節、薄弱環節及重點病人的管理。有效將事后應對過度為事前監管預防,從而防范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醫療風險影響因素的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J]. 樊震林,黎愛軍,吳宏,楊興辰,許蘋,連斌.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09(04)
醫療風險影響因素調查分析和對策研究[J]. 孫楠,黎愛軍,連斌,樊震林,吳宏,楊興辰,許蘋.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09(04)
荷蘭醫療風險管理簡介[J]. 秦萬龍,馬彬,田金徽,劉雅莉,楊克虎,張宗久,李幼平.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9 (02)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醫療風險評估模型[J]. 劉濤,王云甫,孟曉諭. 鄖陽醫學院學報. 2008(01)
國內外病人安全問題現狀及相關建議[J]. 毛靜馥,吳國松,李會玲. 中國醫院管理. 2007(09)
我國醫療風險管理概況[J]. 樊震林,王旭,許蘋,連斌.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07(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689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