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降低急性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腦血栓患者,對其致殘率的相關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腦血栓患者94例作為觀察對象,采取數字隨機分組成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7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措施。觀察對比兩組患者Fegl-Mevyer和Barthel 指標水平。結果:實驗組患者Fegl-Mevyer和Barthel指標水平顯著比對照組高,組間對比具有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針對急性腦血栓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措施,有效提升護理效果,患者Fegl-Mevyer和Barthel指標水平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 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致殘率;效果
【中圖分類號】R5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36-01
急性腦血栓占急性腦血管病的較高比例,其屬于中樞神經系統類疾病,具有較高致殘率和死亡率,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患者發生腦梗死[1]。可見,對急性腦血栓患者采取積極護理措施,有利于預后康復效果,降低致殘情況發生,此次研究對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措施,觀察其應用效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腦血栓患者94例作為觀察對象,采取數字隨機分組成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腦血栓相關臨床診斷標準,此次研究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對照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40-80 歲,平均(62.45±7.72)歲, 實驗組患者男22例,女25例,年齡41-82歲,平均年齡(60.47±6.58)歲, 將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數據予以比較,組間差異性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知曉此次研究主要辦法,并自愿參加此次研究,全部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對患者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瞳孔以及意識等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測,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膳食調整、口腔護理以及皮膚護理等等。實驗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主要辦法如后。
?。?)肢體功能訓練。為減少健側肢體功能衰退,改善血液循環,在早期引導患者對健肢實施關節活動訓練,對于部份無法自主活動的患者,幫助其肢體被動性運動。對部分功能欠缺的肢體早期實施按摩,從大關節逐漸過渡至小關節按摩,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環,防止肌肉出現萎縮、或是關節僵硬,預防褥瘡形成。肢體被動性康復的訓練強度由淺至深,循序漸進的原則,3-5天后并根據情況予以調整,逐漸從被動活動轉變到主動性活動鍛煉,再引導患者進行坐位、站立、原地踏步、行走以及上下樓梯等訓練。
?。?)體位護理。因患者長時間臥床,為減少褥瘡的形成,應定期對患者體位進行更換,可采取平臥,左右兩側臥的方式,來回更換體位,減少因對一側長時間擠壓而造成血液不循環。
?。?)認知功能及語言功能訓練。急性腦血栓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語言障礙,針對失語的患者,應加強語言功能訓練,對患者的聽力用聲音進行刺激,耐心細致的給患者示范口型,由單個字過渡至單詞,再到一句話,每日根據康復情況對難易程度進行調節。提升患者認知功能,可在早期使用圖片、影像、語言等形式來刺激患者感覺與聽覺能力,促進其辨別能力、聽力、感知能力上升;逐步對患者記憶能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進行加深訓練,康復取得一定效果時,引導家屬多與其進行交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Fegl-Mevyer和Barthel 指標水平?;颊呷粘I钅芰κ褂肂arthel指標進行評估,<35分代表生活不能自理,35-55分代表生活需要幫助,>55分代表生活能基本自理。運動功能評估使用Fegl-Mevyer指標,1級<45分,2級45-85分;3級86-94分;4級>95分。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對兩組數據予以統計學處理,使用軟件包版本為SPSS19.0,百分率以(%)表示率,經(x2)檢驗,(x±s)表示量,經(t)檢驗,P<0.05則表示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Fegl-Mevyer和Barthel 指標水平比較 護理前,實驗組Fegl-Mevyer和Barthel 指標水平無明顯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經不同護理干預后,實驗組Fegl-Mevyer和Barthel指標水平顯著比對照組高,組間對比差異性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3 討論
急性腦血栓具有發病急,病程長,康復各項功能緩慢的特點,對急性腦血栓在發病早期實施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語言、意識、吞咽和肢體運動功能[2]。對急性腦血栓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鍛煉時,存在疼痛的情況,且有部份患者擔心運動后導致病情加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健康知識宣教工作,告知其早期康復鍛煉的重要性,提高其認知能力,讓其建立良好的治療信心。通過護理干預,減少關節脫位、肌肉萎縮、足內翻以及足下垂等不良并發癥,降低致殘率[3]。
綜上所述,針對急性腦血栓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有效提升患者Fegl-Mevyer和Barthel兩項指標水平,減少急性腦血栓后的致殘率。
參考文獻
[1] 王旭方.觀察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162-163.
[2] 王清文.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4):215-216.
[3] 閆素晶.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急性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8,35(04):404-4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