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深入了解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 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宮肌瘤患者為分析對象,與此同時將其劃分為兩組,每組人數相同且性別、年齡比例均衡。對照組繼續沿用普通治療方法,而研究組則接受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結果:護理前,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最后結果發現,研究組患者的恢復效果要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0%)較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明顯要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治療效果十分明顯,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子宮肌瘤;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相信許多人對子宮肌瘤這一疾病的了解甚少,其多發于女性群體。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存在有較多的治療方式,主要集中在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超聲消融治療三個方面,在此期間,如護理不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往往較高,且負面情緒難以緩解。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分析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對子宮肌瘤患者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本次研究的對象均為近幾年來我院接收的60位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有30例。兩組患者及家屬均已簽署本此研究的知情同意書。研究組,年齡在29~46歲,平均年齡在(32.6±5.3)歲;對照組,年齡在30~47歲,平均年齡在(33.7±6.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繼續沿用普通的護理模式,即藥物攝入、心理指導以及日常飲食規范等各方面。而研究組在基于患者實際的前提之下接受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具體方法如下:(1)深入調研患者的病情,進一步落實實是求是的原則,制定一套科學完備的護理方案,要求患者嚴格按照方案內容施行。與此同時,醫院還要對醫護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對整體和個體的情況進行獨立和客觀的評價,對違反制度的行為進行調查。(2)護理人員要詳細記錄患者在護理過程當中的各項問題并及時反饋,護士長要充分意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加強與其他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3]。除此之外,醫院要建立內控與問題的改進機制,對護理整體流程執行有效性的評估,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監督,將提高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有效地貫徹于內部運行過程當中。(3)明確問題并及時加以糾正是護理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維護器,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平時注意記錄,特別注意考慮醫護當中的薄弱環節,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以及發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及時彌補缺陷。(4)定期總結: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針對該部分患者護理過程中存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持續進行完善。在后續護理工作中,針對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加以重視,并詢問患者意見,針對護理工作質量持續進行提升。
  1.3 觀察指標 (1)護理過程當中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分析其心理行為。(2)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評價指標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這三個等級,具體計算公式為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軟件SPSS 20.0 統計處理研究中出現的數據,護理滿意度用百分數(%)表示,用χ2 檢驗,焦慮和抑郁評分用()表示,用t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護理前,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為59.62±3.72,抑郁評分為61.53±3.54, 對照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為59.57±3.64,抑郁評分為61.47±3.47,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為32.27±4.08,抑郁評分為40.16±3.95, 對照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為42.68±4.17,抑郁評分為50.75±3.87,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都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0%)較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明顯要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導致子宮肌瘤的原因均為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多發于30 ~ 50 歲之間的女性,其患病率為35% 以上,主要的癥狀是患者月經量增多、白帶增多,且經期延長,腹部出現包塊,子宮增大等[4]。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法現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中,持續質量改進理念和醫學護理結合完善護理方法,彌補常規護理不足,加強患者護理監督管理,提高護理效果。本研究顯示,護理前,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都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0%)較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明顯要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治療宮頸炎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比普通治療方法更有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護理效果,并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趙曉麗.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7):2420-2421.
  張秀杰.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5,28(3):1391-1391.
  翟曉飛.優質護理管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3).
  孫文杰.分析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9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