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親情護理模式在老年科病房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親情護理模式在老年科病房的應用療效。方法:我院老年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病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給予親情護理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44例:常規護理模式)與實驗組(44例:親情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癥狀自評表(SCL-90)以及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O5。結論:對于老年科病房收治的老年病患者親情護理干預模式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模式。
  【關鍵詞】親情;護理模式;老年科病房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老年科接受的患者在機體疾病影響下,患者自主活動能力降低,加之不熟悉病房環境,患者易出現恐懼、焦慮等負面心理刺激,降低老年患者臨床診療護理依從性和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比價我院老年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44例給予常規護理模式的老年患者與44例給予親情護理模式的老年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CL-90量表與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變化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組44例老年科病房收治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比例為6:5,年齡在62歲至78歲,中位年齡為(68.12±1.12)歲,疾病類型:有15例患者為糖尿病,有10例為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有8例為心肌梗死,有6例為慢性支氣管炎,有5例為其他疾病。對照組44例老年科病房收治患者中男(23例)女(21例)比例為23:21,年齡在61歲至79歲,中位年齡為(68.11±1.15)歲,疾病類型:有14例患者為糖尿病,有11例為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有9例為心肌梗死,有6例為慢性支氣管炎,有4例為其他疾病。參與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本次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會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結合患者臨床診斷,患者均符合相關疾病臨床診斷標準且給予對癥治療。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意識功能障礙患者。(2)排除合并交流障礙患者。(3)排除入院治療無效,死亡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循醫囑給予患者臨床護理操作并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征,觀察患者入院不適癥狀改善情況。
  1.3.2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親情護理模式:(1)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尊重老人,主動與患者及患者家屬溝通,態度和藹,使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心。(2)改善病房環境:病房走廊墻壁上應粘貼疾病飲食指導、疾病預防等相關知識,病房內科擺放假花對病房環境進行適當裝點,在衛生間粘貼警示語,從而為患者創建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3)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解入院檢查診斷結果、疾病特點、臨床治療方案以及相關護理操作,在實施臨床護理操作前給予患者操作解釋,在實施臨床操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保護患者隱私。(4)護理人員應堅持每日查房與患者及患者溝通,鼓勵患者看電視、聽音樂、散步等,轉移對自身疾病注意力,除此之外,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在交談中了解掌握患者心態變化情況,列舉病情控制良好案例,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通過體貼的臨床護理操作與關心,贏得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臨床治療的信任。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除此入院、入院護理干預24h后SCL-90量表與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變化情況,其中SCL-90量表滿分為5分,得分與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成正比,患者SCL-90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心理刺激對患者日常診療影響越大。Morisky依從性量表滿分為8分,得分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成正比,患者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越高。
  1.5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計軟件包,各計量數據以()的形式表示,統計學方法采用兩樣本均數間t 檢驗, 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CL-90量表與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變化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前SCL-90量表與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與對照組相關量表得分經T值驗證,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與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老年科接受的患者普遍對自身疾病相關醫學知識了解程度低,患者擔憂臨床治療效果且在自身不適癥狀的刺激下,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心理情緒,造成部門患者漠視臨床診療護理或抗拒相關護理診療[2]。親情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增進了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和日常生活指導,可提升患者自主護理能力,在實施臨床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態度和藹、尊重患者,可使患者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降低患者對臨床治療診療護理操作抗拒心理,提升患者臨床護理依從性[3]。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與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分別為1.03±0.05、6.75±0.23,均優于同期對照組。
  綜上所述,親情護理干預模式對老年科患者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齊愛麗.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對老年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8,24(24):16-18.
  范玉滿,范改煥,肖寶勤等.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在老年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6):166-167.
  楊陽,沈鮮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親情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2):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9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