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美拉唑結合氣滯胃痛顆粒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糖尿病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奧美拉唑、氣滯胃痛顆粒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伴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成參照組(n=39)和實驗組(n=39),參照組采用奧美拉唑治療,實驗組采用奧美拉唑聯合氣滯胃痛顆粒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實驗組總療效與參照組對比明顯提高,不良反應則少于參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糖尿病并慢性胃炎患者聯合采用氣滯胃痛顆粒及奧美拉唑治療效果確切,用藥安全性高,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胃炎;氣滯胃痛顆粒;糖尿病;奧美拉唑
【中圖分類號】R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2
糖尿病伴慢性胃炎屬于臨床多發病,具有癥狀反復、病程遷延[1]以及治療難度大等特點,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上腹部隱痛、食欲減退、反酸噯氣等,待胃黏膜嚴重損傷時,還會引起胃出血,進而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盡早采取科學規范的措施治療十分重要。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并慢性胃炎的方法及藥物較多,有學者[2]研究發現,中西醫聯合治療此病能取得理想的療效。本院對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接收的39例糖尿病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后,效果可靠,現將內容匯報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研究納入的78例患者均證實患有糖尿病伴慢性胃炎,入組起止時間為2017年7月-2018年8月,隨機均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參照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齡37-74歲,均值(40.05±4.93)歲;糖尿病病程6個月-8年,均值(5.41±1.08)年;慢性胃炎病程3個月-4年,均值(3.05±0.74)年。實驗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38-73歲,均值(40.11±4.82)歲;糖尿病病程8個月-7年,均值(5.36±1.48)年;慢性胃炎病程4個月-3年,均值(3.54±0.68)年。兩組患者均可耐受本次研究用藥;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精神疾病、惡性腫瘤和治療配合度較差者排除。兩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區別較小,P>0.05,滿足研究要求。
1.2 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降血脂和降血糖等治療,并維持機體酸堿度、電解質平衡,在此治療基礎上:
參照組:給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6577;生產廠家: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口服治療,每日兩次,每次20mg,治療時間為兩周。
實驗組:在以上治療前提下給予氣滯胃痛顆粒(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1021522;生產廠家:遼寧華潤本溪三藥有限公司)治療,每次2.5g,每日三次。連續治療兩周。
兩組治療期間均禁用其他胃酸抑制劑,且囑咐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煙戒酒。
1.3 評價標準 經胃鏡檢查評估療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消失,經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無出血且糜爛均消失判定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經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出血好轉且糜爛部位改善顯著判定為有效;臨床癥狀未出現明顯改善,且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出血未見好轉,糜爛部位無改善判定為無效。
1.4 觀察指標 記錄用藥表現:嗜睡、頭暈、口干、皮疹。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處理數據,()表示計量資料,t驗算;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分析
參照組總療效低于實驗組,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
2.2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分析 參照組出現4例嗜睡,1例頭暈,3例口干,1例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08%;實驗組出現1例嗜睡,1例口干,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1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代謝內分泌疾病,病理機制在于胰島素相對性或絕對性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謝紊亂,若不及時干預,將有可能導致血管與神經嚴重病變,還有可能造成支配胃腸道的神經纖維合并程度不同的損傷。由于糖尿病血管病變十分廣泛,靜脈、毛細血管和動脈等均可發生累及,因此一旦支配胃腸道的血管或神經出現病變,將會使患者胃腸道正常的功能受到影響,繼而引起糖尿病性胃腸炎。多數糖尿病患者均可合并明顯的食欲減退、腹脹及上腹不適等癥狀,采取胃鏡檢查提示顯示胃黏膜出現慢性炎癥性改變。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及工作強度的加大,糖尿病伴慢性胃炎發生率逐年升高,此病復發率高,治愈難度大。因此臨床治療時除了要積極控制血糖水平,還應制定合理的護胃方案。
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能使胃酸受到有效抑制,并減輕胃酸對受損胃黏膜的刺激[3],但這種藥物在改變和修復胃黏膜血流中的效果不甚理想。中醫理論認為,慢性胃炎屬于“反酸”、“嘔吐”等范疇,治療時以活血化瘀、補脾健胃為主。氣滯胃痛顆粒由甘草、香附、柴胡、延胡索以及枳殼等中藥組成,不僅能加速胃腸道蠕動,起到行氣止痛、養血柔肝、健脾益胃等作用;還可對胃黏膜有效保護,抑制胃酸分泌,使患者的預后得到改善。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療效高達94.87%,與參照組的76.92%對比療效優勢顯著,P<0.05,提示中西醫藥物聯合運用在糖尿病并慢性胃炎患者中效果可靠,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另外,研究結果還提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實驗組為5.13%,低于參照組的23.08%,P<0.05,再次表明氣滯胃痛顆粒結合奧美拉唑使用能中和西藥副作用,使患者治療的耐受度得到進一步提高,進而保障療效,改善臨床結局。
參考文獻
張海生,史春林,陳建權,et al.益氣活血消萎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合并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四川中醫,2017(11):107-109.
權曉燕.養胃舒膠囊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慢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6):1406-1409.
丁一鳴.氣滯胃痛顆粒聯合葉酸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6,56(34):40-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