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比較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對比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消化內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輔以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輔以雷貝拉唑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內鏡下黏膜損傷情況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且其內鏡下黏膜損傷,好轉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治療時,使用雷貝拉唑進行治療效果好,其內鏡下黏膜損傷得以盡快好轉,不良反應少,因此值得在臨床上不斷的推廣使用。
  【關鍵詞】急性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1
  前言
  反流性食管炎屬于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內科疾病的一種,主要是因為用餐后胃內壓力超過食管,導致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而胃部容物反流至食管內會刺激食管,導致患者出現胸痛、燒心、反酸等表現。目前臨床中使用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均有一定療效,本文對比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消化內科選取我院消化內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經過內鏡檢查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現出腹部疼痛、反酸、燒心、胸痛等癥狀。按照給藥方法不同,均分兩組(n=45),對照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27-55歲(平均45.76±9.29);觀察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24-63歲(平均49.93±9.69歲)。患者近期均未服用改變胃腸功能的藥物,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不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20mg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海南海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10;20mg*14粒)治療,每日1次,繼續服用一個月。觀察組患者給予20mg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20;20mg*7s/盒)治療,要求每日1次,連續服用1個月。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內鏡下黏膜損傷的好轉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1]。
  1.3 療程判定標準 治療效果分為四個層次:1、痊愈:徹底痊愈,無癥狀;2、顯效:癥狀顯著;3、好轉:癥狀減輕;4、無效:對癥狀無緩解。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經SPSS 20.00統計學軟件實施相應分析,組間比較采用了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且其內鏡下黏膜損傷, 好轉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 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監測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內鏡下黏膜損傷愈合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通過胃鏡檢測發現治療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傷口患者分別為39例、41例, 治療一段時候之后,兩組患者的愈合率為96.43% (38/39) 、75.86% (32/41) 。觀察組患者的愈合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不良反應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中出現了2例惡心、嘔吐癥狀患者,對照組中出現了7例惡心、嘔吐癥狀患者3例谷丙轉氨酶升高患者,3例血常規個別指標異?;颊撸ㄟ^降低藥量5天后癥狀緩解。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病因較為復雜,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救治,避免出現其他并發癥?;颊叩呐R床癥狀有:胃部灼熱、反酸、胸痛、進食困難等,在內鏡下,可知其表現為黏膜破損、潰瘍等。目前在臨床上多使用藥物進行治療,這些藥物可以有效的抑制胃酸的過度分泌,促使胃部功能好轉,例如:雷貝拉唑、奧美拉唑、西沙比利、埃索美拉唑等藥物[2]。奧美拉唑:屬于第一代的質子泵抑制劑,可以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但是其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抑酸效果緩慢,且需要多次給藥,才能體現藥效的弊端,因此患者的治療時間較延長。雷貝拉唑:其屬于新一代的抑制劑,PKA值約等于5[3]。當PH值,處于穩定狀態時,其PKA值越高,其解離的能力也就越強,因此,患者血漿內的離子也就會顯著的升高,促進其抑制離子泵的抑制作用的有效發揮。同時其抑制作用,會隨著服用劑量的增加而不斷增強,因此患者在停止服藥后,其抑制作用也會不斷發生作用[4]。
  本次研究,對照組輔以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輔以雷貝拉唑治療。通過結果可知:雷貝拉唑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奧美拉唑,且其內鏡下黏膜損傷,好轉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療而言,使用雷貝拉唑進行治療效果好,其內鏡下黏膜損傷得以盡快好轉,不良反應少,因此值得在臨床上不斷的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李強.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6):112-113.
  劉鳳.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1):152.
  丁維嶺.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6):59-60.
  朱敏.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 (13):106-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1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