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西藥聯合疏和平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46例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觀察西藥聯合疏和平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46例。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疏和平逆湯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中醫證候積分、復發率。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48%)高于對照組(76.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疏和平逆湯聯合西藥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復發率,臨床療效較好。
  【關鍵詞】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證;疏和平逆湯;奧美拉唑腸溶
  【中圖分類號】R256.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6-0087-02
  反流性食管炎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因酸性胃液及膽汁反流至食管內,誘發食管出現炎癥、潰瘍及纖維化病變等表現,常使患者出現反酸、腹脹、噯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1]。質子泵抑制劑是目前臨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藥物,雖具有良好治療效果,但長期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停藥后易出現反復發作情況[2]。而中醫藥對反流性食管炎治療具有一定特色,具有彌補西藥副作用較多等不足的作用[3]。筆者采用西藥聯合疏和平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觀察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4月至1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6例。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5.24±5.71)歲;病程2~10個月,平均病程(5.81±2.16)個月。觀察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23~74歲,平均年齡(44.87±5.68)歲;病程3~10個月,平均病程(5.01±2.23)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參照《2014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4]中相關診斷標準;中醫參照《胃食管反流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0)》[5]中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證相關診斷標準;主癥:反酸、噯氣、燒心等;次癥:惡心、納差、情緒不暢等。
  1.3 納入標準 均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入組前2周未服用其他類藥物治療;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排除消化性潰瘍、原發性食道動力疾病、上消化道惡性病變者;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精神異常不均認知能力者;藥敏試驗過敏者。
  1.5 方法 對照組早晚餐前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96)20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疏和平逆湯治療,方劑組成:白芍15g,枳殼、烏賊骨、柴胡、佛手、法半夏、浙貝母各10g,陳皮6g,炙甘草5g,黃連3g,吳茱萸1g。反酸者加煅瓦楞子10g;胃氣上逆者加赭石15g,旋覆花10g;大便稀溏者加山藥15g、炒白術10g;胸痛者加丹參10g。1劑/d,2次/d,分早晚溫服。兩組連續用藥治療8周。治療完成后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
  1.6 評價指標 ①療效標準。治愈:癥狀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0%;顯效:癥狀明顯改善,75%≤中醫證候積分減少<89%;有效:癥狀好轉,30%≤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4%;無效:癥狀未有改善,證候積分減少<29%[5]。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②中醫證候積分。主癥按照無、輕、中、重4個級別分別記0、2、4、6分,次癥按照無、輕、中、重4個級別分別記0、1、2、3分,中醫證候積分為主癥及次癥評分之和。③復發率。統計兩組隨訪6個月內的疾病復發情況。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48%高于對照組76.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病機為食管粘膜息肉屏異常、內臟高敏感性、胃排空功能異常等[6]。因此,治療中多采用質子泵抑制劑及黏膜保護劑進行治療,其中以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應用較為廣泛,該藥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易濃于酸性環境中,在口服后可特異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分泌小管中,轉化為亞磺酰胺的活性形式,最終形成亞磺酰胺與質子泵復合物,從而抑制酶活性及胃酸分泌,繼而緩解胃酸對胃腸道黏膜的損傷,起到控制病情作用[7]。
  中醫將反流性食管炎歸屬于“嘈雜”、“吐酸”等范疇,認為病位在食管及胃,與肝、胃、脾等臟腑功能失調相關。主張病機為肝氣郁滯,氣機不暢則致木不疏土,終致肝胃不和,胃氣上逆而誘發該病[8]。故中醫治療主張以理氣和胃、平肝降逆為基本原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疏和平逆湯聯合西藥治療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證效果優于西藥單一治療。究其原因為疏和平逆湯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肝氣條達之功效;法半夏具有消痞散結、降逆止嘔之功效;枳殼具有化痰消積、行氣寬中之功效;陳皮、佛手合用共奏疏肝行滯之功效;浙貝母具有化痰散結之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行氣消脹之功效;黃連具有泄降肝火、清熱燥濕之功效;白芍具有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用炙甘草調和諸藥共奏疏肝解郁、柔肝止痛、行氣消脹之效?,F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柴胡可有效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及胃酸分泌;枳殼可有效促進腸道平滑肌收縮,利于胃腸排空,改善脹滿癥狀[9]。故疏和平逆湯聯合西藥治治療,相互作用,提高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進程。
  綜上所述,疏和平逆湯聯合西藥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復發率,臨床療效較好。
  參考文獻
  [1]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胃食管反流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0)[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11):1550-1553.
  [2]李枝錦,李靜,吳平財.中醫宏觀辨證結合微觀辨證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證)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2):361-363.
  [3]林柳兵,沈艷婷,闕任燁,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胃不和型難治性反流性食管炎28例[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41(3):221-225.
  [4]陳旻湖,侯曉華,肖英蓮,等.2014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15,20(3):155-168.
  [5]李巖,陳治水,危北海.胃食管反流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0)[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11):1550-1553.
  [6]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Barrett食管診治共識(草案)[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6,45(4):349-350.
  [7]張婷婷,鄂義峰.加味補中益氣湯聯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老年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17,35(5):176-177.
  [8]田冀虹,劉文英,田巍.自擬中藥疏肝降逆湯聯合西藥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4):396-398
  [9]楊毅勇,陳英群,吳婷婷.半夏瀉心湯合四逆散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5,49(1):34-36.
 ?。ㄊ崭迦掌冢?019-02-21 編輯:楊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2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