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對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 選取該社區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按照硬幣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中患者為5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社區護理干預,對兩組遵醫行為、血糖控制效果進行比較。 結果 研究組保持生活規律、運動療法、自我監測、飲食控制、藥物控制等遵醫行為均優于對照組,其FBG、2 hPG、HbA1c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護理干預對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遵醫行為作用顯著,值得選擇和全面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遵醫行為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b)-0154-02
  糖尿病是需要終身治療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跡象,且年輕化趨勢明顯。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與其遵醫行為存在密切關系,患者需要在科學服藥的基礎上配合規律飲食、適當運動。大部分時間內糖尿病患者需要居家治療,其中社區護理服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還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危險[1]。該文選取該社區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社區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按照硬幣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中患者為54例。對照組男患者28例,女患者26例,患者年齡在47~84歲之間,平均年齡(63.8±4.5)歲;病程在3~17年之間,平均病程(7.5±2.6)年;研究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5例,患者年齡在48~85歲之間,平均年齡(64.5±4.6)歲;病程在3~18年之間,平均病程(7.6±2.5)年。在一般資料方面對比上,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作該次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指導患者常規用藥,加強生活干預等。研究組予以社區護理干預,主要護理措施:①宣教指導: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面對面交流,通過發放健康手冊、播放視頻等方式對糖尿病知識進行介紹,系統分析患者的基本病情,綜合其臨床表現、癥狀、病情進展等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間隔2個月進行1次社區專題講座,由全科醫生或內分泌科專家進行健康宣教,通過循序漸進法對宣教內容進行深化,幫助其了解糖尿病預防、治療、健康生活等知識;每個月組織1次社區病友交流會,集中進行活動,在護理人員指導下,病友對自身血糖控制經驗進行講述,對日常生活方式調整方法進行傳授,對認知偏差進行糾正,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念;針對全社區群眾每月組織1次健康咨詢活動,負責人為責任醫生、護士,提供社區群眾健康知識咨詢的方式;②心理干預:社區護士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時需對其煩躁焦慮、緊張壓抑等不良情緒進行觀察,和患者保持熱情主動的交流,予以家庭支持和社會關懷,鼓勵其勇敢面對自身疾病,嚴格遵醫囑進行進行治療,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通過電話隨訪、家訪等方式對患者心理波動進行了解,強化心理干預;③加強遵醫行為管理:間隔2周對社區護理服務卡發放1次,對患者遵醫行為依從性進行調查,家訪時予以回收,綜合分析每位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個性化的遵醫行為護理管理措施進行制定,采取針對性管理措施。舉例而言,對于運動鍛煉依從性不高的患者,可根據其家庭、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對鍛煉時間、強度、項目等進行規劃,再以短信提醒方式督促患者進行鍛煉,要求家屬全程監督指導。
  1.3  觀察指標
  6個月后通過遵醫情況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定患者運動療法、自我監測、保持生活規律、飲食控制、藥物控制等方面的遵醫行為;并對兩組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測定。
  1.4  統計方法
  全部相關數據錄入至SPSS 22.0統計學軟件中,遵醫行為、血糖水平分別以(x±s)、(%)予以表示,對比時予以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遵醫行為
  研究組自我監測、保持生活規律、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控制等遵醫行為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血糖水平變化
  兩組患者的FBG、2 hPG、HbA1c進行比較,研究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所表現出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臨床常見病之一,其典型特征為高血糖。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飲食結構的不斷改變,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數量表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如若不及時加以控制,會引起各重要臟器并發癥,從而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2]。
  由于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認知能力有限,對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意義缺少了解,亦不懂得防治糖尿病各種并發癥的作用,飲食、用藥不規律的情況經常出現,這會直接對血糖控制效果產生影響。就目前而言,糖尿病患者多優先選擇社區治療,社區治療可使疾病對患者生活、工作的影響程度顯著降低,同時可顯著減少醫療費用,所以,社區護理已成為治療糖尿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社區護理干預是對社康中心對慢性病管理作用的深度挖掘,當前其已成為醫院護理必不可少的一種延續性措施,可將更加便利、優質的護理服務提供給患者。社區護理干預可促進護理人員和患者方面的溝通交流,得到家屬的信賴、理解和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家屬可對患者的遵醫行為進行主動監督,幫助其進一步提高自我護理管理能力和水平,使患者的遵醫行為依從性明顯提高,促使血糖水平維持在穩定狀態[3-5]。與常規護理相比,社區護理干預以多種形式的心理指導和健康教育活動促使患者的認知能力明顯提高,增強其自我主動管理能力,對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相關文獻報道[6-8],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其可大大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和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借鑒和參考。   根據該次實驗所得到的結果可知,研究組患者自我監測、保持生活規律、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控制等遵醫行為均比對照組明顯提高,其FBG、2hPG、HbA1c等血糖水平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趙璐[9]在《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研究》一文中的研究結論十分相似。由此表明,社區護理干預對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遵醫行為作用顯著,值得選擇和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愛春.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0):113.
  [2]  王宏.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4):3462-3463.
  [3]  張奕.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2):100-101.
  [4]  陳麗彩. 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14(16):41-42.
  [5]  石愛萍. 社區護理干預提高糖尿病患者遵醫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24):166-167.
  [6]  許麗麗,趙鈺潔,趙世田.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和生命質量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6):171-172.
  [7]  楊靜. 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情況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 2014(7):129-130.
  [8]  鄧水桃. 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2):116-117.
  [9]  趙璐.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152-153.
 ?。ㄊ崭迦掌冢?018-12-27)
  [作者簡介] 王燕(1978-),女,上海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社區護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482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