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護理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下肢骨折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護理以及康復指導在臨床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通過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醫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聯合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統計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病情控制有效率98.57%顯著高于對照組82.8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護理及康復治療對提高糖尿病臨床治療有效率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值得借鑒。
[關鍵詞] 中醫護理;康復指導;糖尿病;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4(a)-0131-02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多由胰島素功能障礙引發,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臨床糖尿病發病率不斷提高,在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發病率高達20%以上,糖尿病患者并發腎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極大[1-2],因此其臨床治療極為重要,目前針對糖尿病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臨床護理方面仍有欠缺[3],該研究討論了中醫護理以及康復指導應用于臨床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診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70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8.57±4.95)歲,其中男37例,女33例,病程6個月~11年,平均(4.52±1.74)年;對照組70例,年齡41~71歲,平均年齡(58.66±4.49)歲,其中男34例,女36例,病程5個月~11年,平均(4.40±1.97)年,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正常臨床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則給予中醫護理以及康復指導,具體護理方法包括:①心理調節:護理人員及時疏通患者不良情緒,保持患者情緒良好,維持患者氣血平和;②生活指導:指導患者適當進行運動康復,調整患者不良飲食習慣;③中醫針灸護理:針灸取穴膀胱經、腎經和脾經以調節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代謝紊亂,根據患者病情可給予一定的按摩治療,促進患者血液循環,維穩內分泌[4]。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進行統計,根據患者血糖水平變化將控制效果判定為:穩定、較為穩定和不穩定,穩定:治療后患者血糖顯著下降,并無其他并發癥發生;較為穩定:患者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偶爾有所升高,無并發癥出現;不穩定:患者血糖水平無變化或上升,有一定程度的并發癥發生。采用SF-36評分標準[5]對兩組患者護理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并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情況統計結果
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為98.5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8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滿意程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臨床糖尿病發病率不斷提高,糖尿病的臨床治療并無完全根治的治療方法,患者一旦患病,病情反復的幾率極大,只有結合治療控制患者病情穩定,進而避免引發其他并發癥[6]。糖尿病患者因病程長,患者發生不良情緒的情況較多,筆者認為消極的情緒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故分析了在常規臨床治療基礎上聯合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在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治療后其病情控制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證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強護理、康復治療對控制患者病情有積極作用,中醫護理中針對患者血糖水平異常以及患者臨床癥狀給予“消渴癥”病癥的相應護理,通過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干預、針灸按摩治療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情志失調的癥狀,同時通過對患者飲食、運動等進行一定的康復指導意在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因臨床糖尿病患者一定概率上同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有關系[7],通過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為治療后控制病情復發有一定作用。研究中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顯示治療前SF-36評分結果并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都有一定的提高,而觀察組評分結果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證實通過對患者進行積極的中醫護理及必要的康復指導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較好的效果。糖尿病患者多發于老年人群,患者又多發并發癥,治療時多因病情影響對個人的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不僅影響患者心理情緒,還對機體功能造成不良影響[8],通過積極的中醫護理、康復指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對提高治療效果有積極幫助。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在臨床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治療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焦素敏,李紹梅,閆喆,等.早期糖尿病腎?。哼h遠不止微量白蛋白尿[J].醫學爭鳴,2018(6):34-37.
[2] 錢程,王錚,王麗云,等.沙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8(24):3817-3819.
[3] 張馥麗.優質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274.
[4] 任玉珍,張雪梅,高超,等.綜合醫院消渴病中醫護理方案應用模式探討[J].護理研究,2018(24):3914-3916.
[5] 趙燕麗.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評分量表與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相關性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6):184-185.
[6] 方少云.社區護理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療效果及治療相關行為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5):168-169.
[7] 龔小鳳.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83-84.
[8] 馬文.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治療依從性臨床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12):157-159.
?。ㄊ崭迦掌冢?019-01-27)
[作者簡介] 佟玉廷(1957-),男,江蘇徐州人,大專,主治中醫師,主要從事中醫研究。
·編讀往來·
論文寫作技巧——題名
1.題名應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一般不設副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
2.題名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也不應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
3.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
4.題名轉行應保持詞語的完整。完整的詞拆開轉行,虛詞(例如“的”字)應盡可能留在行末,而連接詞(例如“和”“與”“及其”等)不宜留在行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0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