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行為干預在先兆流產護理中的實施效果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與探討行為干預護理先兆性流產患者產生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醫治的50例先兆流產患者分組,25例觀察組,25例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取常規方法并結合行為干預。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前和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生活質量對比無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和生活質量相比較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等消極情緒和生活質量都得到明顯改善,且效果優于對照組。結論:常規護理方法結合行為干預對先兆性流產患者進行護理,能更好得改善和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提高生活質量,提高患者順利生產的概率,可加大應用。
  【關鍵詞】:先兆流產;行為干預;臨床護理;常規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孕婦在妊娠的第28周內,會出現一些臨床癥狀,比如孕婦的陰道會出血、腰部酸痛、腹部疼痛等,就是先兆性流產,患者的這些癥狀極易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會有焦慮、抑郁等消極的情緒,且患者病情越重,消極情緒也會增強,進而影響患者的生理健康。如果不及時對先兆性流產的患者進行相關治療以及護理,患者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發生流產癥狀?,F階段,采取科學措施對先兆性流產患者進行行為干預,患者的消極情緒能夠有效緩解,恢復患者心理健康,減低流產率。本文中,筆者分析與探討行為干預護理先兆性流產患者產生的臨床效果。報道相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醫治的所有先兆性流產患者,用電腦程序隨機抽取50例先兆流產患者分組,25例觀察組,25例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的25例患者的年齡平均為(28.45±4.12)歲;對照組的25例患者的年齡平均為(29.32±3.45)。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進行研究與分析。
  1.2 方法及措施
  對于對照組的25例患者,利用飲食干預和運動干預等常規的流產護理方法對他們進行相關的臨床護理。而對于觀察組的患者,觀察組患者常規方法并結合行為干預措施,具體行為干預措施如下:
  1.2.1 認知療法
  患者的認知會影響其心理以及行為,但是由于患者對于病癥的了解得片面或者不是很清晰,對于病癥的出現會感到恐慌和焦慮,導致消極后果。先兆性流產患者會想到流產或早產,心理或情緒會往著消極方向變化,比如焦慮、抑郁和恐怖等,影響正常生育。護理人員與患者要溝通良好,通過交流來了解患者心理波動,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親人進行先兆性流產的相關知識的健康宣傳和宣教,讓患者及家屬有正確和科學的認識。也可以向患者告知先兆性流產的相關成功治療方法和案例,使患者的焦慮等消極心理得到緩解,也能增強患者恢復健康和順利生產的信心。
  1.2.2 行為干預
 ?。?)運用系統脫敏法幫助患者學會放松,比如指導患者進行正確舒適的體位來進行肌肉放松,患者通過漸進性的松弛訓練,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可緩解和消除;(2)先兆性流產患者的會陰部會出血,如果不及時清潔,可能會造成消極后果。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或者為患者做好會陰部的護理工作,并且告知患者一定要注意好個人衛生,并且要避免受涼;不可過度運動或過度勞累,需要保證良好的作息規律,維持能力與體力;(3)若患者有腹痛或要酸時,可挑選患者喜歡的輕松音樂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測,分數與焦慮癥狀嚴重程度成正比,當>50分時,即可判定為焦慮障礙。(2)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采用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來評測,評分采用5級,1級無癥狀,5級最嚴重。評測的因子:恐怖、軀體化、抑郁等。
  1.4 統計學分析
  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x2對計數資料檢驗,以是否符合P<0.05來決定是否有統計學意義(當P<0.05時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比較
  護理之前,對照組患者SAS為(51.23±3.65)分,觀察組(51.65±4.02)分,對比結果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護理之后,觀察組評分降低為(40.15±2.69),對照組(49.02±2.12),對比結果P<0.05,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相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相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評分顯著改善,且效果比對照組好,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影響先兆性流產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比如免疫功能出現異常、細菌感染、全身性疾病等,而外傷、胚胎發育異常、過度刺激、母體有炎癥等一些生理上的因素也會引發先兆性流產[1]。目前,先兆性流產病癥在臨床婦產科中的發生率已高達15%[2],近些年來更是有著上升的趨勢,已成為婦產科病癥的一種常見病癥,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在這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行為干預護理后,SAS評分和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都比對照組的好,說明在采取常規護理方法的同時,結合行為干預的方法,能夠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陳榮英,馮敏.行為干預在先兆流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4):107+109.
  陳雪罕,秦桂芳. 先兆流產保胎治療的護理體會[J]. 飲食保健,2017,4(1):1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6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