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病理結合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對診斷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 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理學形態進行總結,并分析免疫組織化學指標Galectin-3、 CK19、 HBME-1、AAT及CD56的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情況,探討其對診斷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意義。方法 選取甲狀腺乳頭狀癌227例為觀察組,選取結節性甲狀腺腫168例為對照組,在病理學研究基礎上,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分別檢測兩組組織表達Galectin-3、 CK19、 HBME-1、AAT及CD56的情況。結果 甲狀腺乳頭狀癌病理學形態表現為:真性乳頭的形成(72.24%)和(或)特征性的核變化,包括核增大、出現核仁(98.23%),核排列重疊擁擠、輪廓不規則(96.47%),毛玻璃樣核(88.54%),核溝(73.56%),核內假包涵體(28.63%),砂粒體(16.30%),腫瘤纖維化(62.99%)。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提示甲狀腺乳頭狀癌中Galectin-3(95.15%)、CK19(99.19%)、HBME-1(92.09%)、AAT(96.48%)陽性表達率均顯著高于結節性甲狀腺腫,且以強陽性及中等陽性為主,CD56(3.08%)陽性表達率顯著低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結論 病理學光鏡診斷基礎上聯合免疫組織化學標記能顯著提高甲狀腺乳頭狀癌診斷的敏感度及準確性。
【關鍵詞】乳頭狀癌;甲狀腺;免疫組織化學;Galectin-3;CK19;HBME-1;AAT;CD56;結節性甲狀腺腫
Abstract Objective:Summarize the pathology form and analysis to the expression of Galectin-3, CK19, HBME-1, AAT and CD56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diagnosi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Method:227 case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68 cases of nodular goiter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On the basis of pathological study,we us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o analysis the expressions of Galectin-3, CK19, HBME-1, AAT and CD56 i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pathological morphology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s characterized by true nipple formation(72.24%)and(or) characteristic nuclear change,which including enlargement of the nucleus and presence of nucleoli (98.23%),overlapping, crowded, and irregularly shaped contours (96.47%),frosted glass nucleus (88.54%),nuclear groove (73.56%), intranuclear inclusion bodies (28.63%),sand bodies (16.30%),tumor fibrosis (62.99%).IHC staining showed Galectin-3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95.15%), CK19 (99.19%), HBME-1 (92.09%), AAT (96.48%)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nodular goiter, and most of them were strong positive or moderate positive, CD56 (3.08%)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nodular goiter. Conclusion:Pathological and light microscopic diagnosis combine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diagnosi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Keyword Papillary carcinoma;Thyroid;Immunohistochemistry;Galectin-3;CK19;HBME-1;AAT;CD56; Nodular goiter
【中圖分類號】R73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全世界范圍內地方性甲狀腺腫非流行區域最常見的甲狀腺上皮源性惡性腫瘤【1】。近幾年來,其發病率在我國呈上升趨勢,約占整個甲狀腺腫瘤的70%【2】,該病通常呈惰性經過,預后較好,10年生存率高達80%以上【3】。在臨床病理診斷過程中,經典的甲狀腺乳頭狀癌依據其獨特的核特征,可以做出準確的病理診斷,但由于乳頭狀癌有許多亞型及核的特征不典型時不易做出準確的判斷,需要借助必要的輔助診斷手段來實現,臨床病理診斷過程中通常借助免疫組化染色輔助診斷。鑒于此,本文對227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理學形態進行總結,并探討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這5個免疫組織化學指標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病理診斷中的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筆者所在醫院普外科手術切除的甲狀腺乳頭狀癌227例及同期結節性甲狀腺腫168例為研究對象。選取診斷明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例227例為觀察組,年齡19-67歲,其中男性34例,平均年齡59.81±10.35歲,女性193例,平均年齡34.42±17.26歲。選取診斷明確為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病例168例為對照組,年齡 17-74歲,其中男性48例,平均年齡62.06±14.32歲,女性120例,平均年齡41.28±8.29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46,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試劑
以下試劑均采用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鼠抗人單克隆抗體Galectin-3(半乳糖凝集素3)、鼠抗人單克隆抗體CK19(低分子細胞角蛋白)、鼠抗人單克隆抗體HBME-1(人骨髓內皮-1)、兔抗人多克隆抗體AAT(a-1抗胰蛋白酶抗體)、鼠抗人單克隆抗體CD56(神經細胞黏附分子)、DAB顯色盒、EDTA修復液、PBS磷酸鹽緩沖液。
1.3 方法
所有標本均經10%的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及切片、常規HE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免疫組化染色采用兩步法,常規石蠟切片、脫蠟后,高溫高壓修復,加一抗及二抗,采用DAB顯色,蘇木素復染、封片、閱片。
1.4 免疫組織化學結果判讀
隨機選擇5個高倍視野,計數500個以上細胞,以細胞膜或者胞漿著色判斷為陽性,根據陽性細胞數及細胞染色強度進行半定量。無陽性細胞:計0分;陽性細胞數1%-30%,計1分;31%-70%,計2分;71%-100%,計3分。再根據陽性著色強度依次計1、2、3分(淺棕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深棕色為3分),每張切片進行兩項分數累計,0分為陰性,1-2分為陽性,3-4分為++,5-6分為+++。
1.5 統計分析方法
將收集的數據錄入excel2007進行整理,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甲狀腺乳頭狀癌顯微鏡下主要形態學特征,見表1,圖1。
甲狀腺乳頭狀癌病理學形態表現為:真性乳頭的形成(72.24%)和(或)特征性的核變化,包括核增大、出現核仁(98.23%),核排列重疊擁擠、輪廓不規則(96.47%),毛玻璃樣核(88.54%),核溝(73.56%),核內假包涵體(28.63%),砂粒體(16.30%),腫瘤纖維化(62.99%)。
3 討論
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狀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經典的PTC經過常規HE染色即可通過其獨特的“核”特征進行診斷,但當其核的形態學特征不明顯或出現各種PTC亞型時往往容易誤診及漏診,這時病理醫生需借助其他的輔助手段來進行綜合判斷,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在此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外病理學家一直在尋找對于PTC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高的抗體。本文在對PTC組織標本經HE染色后顯微鏡下病理診斷特點進行歸納、分析基礎上,選擇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這5個免疫組織化學標記對PTC進行標記,希望能找出對PTC有著較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的輔助診斷指標。
目前有觀點認為顯微鏡下PTC的主要形態學特征包括:①核增大、出現核仁;②核排列重疊擁擠、輪廓不規則;③核毛玻璃樣或透明變;④核溝;⑤砂粒體。另次要形態學特征包括:①乳頭狀結構、流產型乳頭;②濾泡上皮形態不規則;③核質濃稠;④核內假包涵體;⑤濾泡內多核巨細胞反應存在;⑥腫瘤纖維化。主要形態學特征滿足4項以上,且次要形態學特征滿足4項以上,可考慮診斷甲狀腺乳頭狀癌【4】。本文通過對227例診斷明確為PTC的組織標本經行回顧性總結、分析,其鏡下病理學特征主要包括:真性乳頭的形成(72.24%)和(或)特征性的核變化,包括核增大、出現核仁(98.23%),核排列重疊擁擠、輪廓不規則(96.47%),毛玻璃樣核(88.54%),核溝(73.56%),核內假包涵體(28.63%),砂粒體(16.30%),腫瘤纖維化(62.99%)。該結果與前述診斷標準基本一致,可認為前述診斷標準合理、可行,值得在臨床病理診斷中應用及推廣。
Galectin-3又稱半乳糖凝集素3,是一個同型細胞粘附凝集素,它是由β-半乳糖苷鍵結合蛋白和一個層粘蛋白構成的嵌合體。它可以下調非特殊類型的浸潤性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的相關蛋白的表達,促使腫瘤進行轉移,因此可以作為腫瘤惡化程度的一個參考指標【5】。在227例PTC組織中,Galectin-3陽性表達占95.15%,顯著高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2.98%(c2=37.96,P<0.05),且以強陽性177(81.94%)及中等陽性25(11.57%)為主。
CK19又稱低分子細胞角蛋白,是一種為分子量為40KDa的低分子細胞角蛋白,主要用于標記各類單層扁平及立方上皮。Caey MB等研究表明CK19在PTC中常表達陽性,且以強陽性表達為主,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不表達或弱陽性表達,故可以用于PTC的診斷及鑒別診斷【6】。在227例PTC組織中,CK19陽性表達占99.19%,顯著高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3.06%(=44.30,P<0.01),且以強陽性176(78.22%)及中等陽性46(20.44%)為主,故本研究支持上述觀點。
HBME-1又稱人骨髓內皮-1,是間皮細胞表面微絨毛的一種抗原成分,常常被用于間皮來源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目前已有文獻證明該指標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常常表達陽性,可以用于其診斷與鑒別診斷【7】。在227例PTC組織中,HBME-1陽性表達占92.07%,顯著高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4.17%(=35.03,P<0.05),且以強陽性118(56.45%)及中等陽性36(17.22%)為主。 AAT為a-1抗胰蛋白酶抗體,是肝細胞合成的血清中的一種糖蛋白,可以標記組織細胞與網狀組織細胞。臨床病理診斷中作為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標記物【8】。在227例PTC組織中,AAT陽性表達占96.48%,顯著高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2.40%(=39.17,P<0.01),且以強陽性159(72.60%)及中等陽性37(16.89%)為主。
CD56,是一種神經細胞黏附分子,表達于神經元、神經膜細胞、星形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肝竇周星狀細胞及一些活化的T淋巴細胞中。在許多惡性腫瘤中,CD56表達缺失與腫瘤具有易轉移因素和患者的預后不好有聯系。有研究表明,當甲狀腺濾泡上皮發生惡變時,CD56表達會缺失【9】。在227例PTC組織中,CD56陽性表達僅占3.08%,顯著低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98.80%(=36.39,P<0.05),且以弱陽性7(100%)為主。該指標對于PTC與結節性甲狀腺腫的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診斷工作中,應以病理學光鏡診斷為基礎,同時聯合免疫組織化學標記,以提高診斷的敏感度及特異性。其中Galectin-3、 CK19、 HBME-1、AAT作為標記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可靠陽性指標,具有輔助診斷的意義,而CD56則作為陰性指標,用于鑒別診斷。
參考文獻
懷建國,蔣艷等.免疫組化聯合檢測在甲狀腺乳頭狀病變診斷中的意義[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5,7(22):433-435.
嚴淑萍,楊敬,龔日祥.甲狀腺乳頭狀癌合并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研究進展.華西醫學,2016,31(8):1463-1466.
解立武,郗彥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CK19、 Galectin-3 、HBME-1、 TPO和CD56蛋白表達與BRAF基因的關系及意義.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8):1136-1141.
蔣婷,王媛媛等.易漏診的甲狀腺乳頭狀癌臨床病理觀察.診斷病理學雜志,2016,23(4):290-293.
徐元成,余麗,鄭娟.HBME-1、CD56、CK19、Gal-3及34βE12在PTC中的表達及診斷價值.實用腫瘤雜志,2016,31(3):267-270.
劉翠云,成慧等.CK19、Bcl-2、Galectin-3聯合檢測對甲狀腺乳頭狀癌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意義.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0):110-111.
張開玲,張文偉等.CK19、Galectin-3及HBME-1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腫瘤學雜志2017,23(4):262-267.
倪紅霞,邊建超等.XRCC3基因多態與乳頭狀甲狀腺癌的遺傳易感性.復旦學報,2006,33(2):147-152.
徐曉艷,李時榮等. MC、34βE12、CK19、galectin-3及CD56免疫組化套餐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及其診斷價值.診斷病理學雜志,2017,24(5):367-3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