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效果分析及臨床評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效果及臨床評估。方法 102例甲狀腺結節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1例。對照組患者采取甲狀腺全切除術, 觀察組患者采取甲狀腺腺葉切除術。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治療費用分別為(73.12±4.26)ml、(6421.41±221.01)元, 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的(105.21±5.65)ml、(8234.59±244.81)元, 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55.21±3.86)min、(6.10±2.14)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65.84±4.23)min、(8.26±2.32)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 能夠進一步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及治療費用, 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甲狀腺葉切除術;甲狀腺結節;臨床效果;住院時間;出血量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中年女性是該病的高發人群。目前, 手術切除為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主要方式, 其中較為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等[1]。醫生在治療時常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 不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 而且可以改善患者預后質量[2]。本院為評估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效果, 特開展了此次研究工作,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診的102例甲狀腺結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CT檢 查或超聲檢查后均確診為甲狀腺結節,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病變者;②3年內有手術史者;③惡性腫瘤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 51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20例, 女31例;年齡23~66歲, 平均年齡(44.56±7.22)歲;病程1~7年, 平均病程(3±4)年;結節類型:單發結節32例, 多發結節19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19例, 女32例;年齡24~65歲, 平均年齡(45.12±7.06)歲;病程1~7年, 平均病程(4±3)年;結節類型:單發結節30例, 多發結節2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結節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術前均做好相關檢查及準備工作。對照組患者采取甲狀腺全切除術。觀察組患者采取甲狀腺腺葉切除術, 即指導患者保持仰臥姿勢, 頭略微向后仰, 在不解剖喉返神經的前提下, 進行甲狀腺游離, 將腺體在外科包膜及甲狀腺固有包膜間進行游離。沿著患者甲狀腺固有的包膜, 仔細認真地切除各分支血管。部分患者為雙側甲狀腺結節, 需按照上述操作進行另一側切除。對照組的甲狀腺游離辦法不同于觀察組, 在保留腺體背側的前提下, 切除囊內組織, 并保留厚度約為1 cm的腺體組織薄片。值得注意的是, 在進行手術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患者的喉返神經區域, 避免誘發意外情況。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等各項手術相關指標。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治療費用少于對照組, 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 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也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甲狀腺結節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吞咽不適等臨床癥狀, 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質量,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甲狀腺結節的患病原因尚不明確, 但致甲狀腺腫物質、缺碘、激素合成障礙等是導致甲狀腺結節的常見原因, 常表現為聲帶麻痹、腫脹、疼痛、氣管受到壓迫等[3]。大量臨床研究和試驗發現, 雖經細胞穿刺技術進行診斷后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有了較大的提高, 但仍有近12%的患者會被漏診, 術前難以對患者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進行有效的判斷, 因此嚴重影響治療效果。除此之外, 臨床上在治療癥狀尚不明確的患者時, 常采用甲狀腺部分切除術, 術后常會有少量病灶組織殘留的情況發生, 導致該病復發率較高, 常需進行二次手術。手術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主要方式, 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便是甲狀腺全切除術, 但隨著應用及推廣, 該治療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甲狀腺全切除術的創口面積較大、在治療時極易損傷患者的神經從而引起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因此不易被患者認可。其次, 手術術后并發癥較多, 如若治療不及時極易誘發其他并發癥產生, 從而增加癌癥風險[4]。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微創式手術, 具有創口面積較小、操作簡單易行、減少患者暴露范圍、維護食管、氣管甲狀腺安全性、保護喉返神經區域等優勢, 與傳統手術治療方式相比, 其優勢逐漸凸顯出來。經大量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具有以下優點。①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具有創口面積較小、手術時間較短的優勢, 這就保證了醫生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術中出血量、降低手術對患者身體產生的損傷。本次試驗中,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73.12±4.26)ml, 明顯少于對照組的(105.21±5.65)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采用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的控制上明顯優于傳統手術治療的患者, 該手術方式對患者機體損傷較小, 能夠保證患者的安全性, 療效較好[5]。②減少治療費用、縮短住院時間。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的手術治療效果顯著, 能夠減少患者疾病二次復發的可能性, 對患者身體損傷較小, 提高了預后效果。而本次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治療費用少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相關研究[6]的結果基本一致。由于該手術方式的治療費用較低, 患者更易接受, 從而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 減少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③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據有關研究報道,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產生率。由于甲狀腺結節的發病部位位于甲狀腺腺葉背面, 在沿甲狀腺峽部兩側進行切除時, 常會損傷暴露的氣管、食管和甲狀腺, 造成喉返神經、咽喉上部、甲狀腺旁的損傷?;颊邉t會出現咽喉部不適、聲音嘶啞、喉部二次出血等情況。而甲狀腺腺葉切除術能夠減少組織的損傷、提高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 甲狀腺結節患者采取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的治療效果理想, 且能進一步縮短患者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及治療費用,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亞晗.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療效分析.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2):213-214.
  [2] 韓則柱. 用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效果探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3):146-147.
  [3] 顏狀.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12):68-69.
  [4] 錢晨, 徐英杰. 甲狀腺結節實施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的療效評估與研究. 中國醫藥導刊, 2017, 19(1):35-36.
  [5] 康鴻斌, 魯寬亮, 楊金盾, 等. 甲狀腺結節行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16(17): 3302-3305.
  [6] 任偉, 劉國慶.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57):11102.
  [收稿日期:2018-10-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