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某部吸煙行為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調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究某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相關心理社會危險因素。方法:對某部現役的100名部隊人員開展調查研究,調查時間的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研究部隊人員吸煙狀況、部隊人員吸煙量及吸煙方式,并分析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結果:100名部隊人員中,吸煙統計率是19.00%(19/100),其中,干部吸煙統計率是30.00%(3/10),戰士吸煙統計率是17.78%(16/90)。干部吸煙統計率高于戰士,有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P<0.05)。一年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11.43%(4/35),二年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12.00%(3/25),三年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27.78%(5/18),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33.33%(4/12)。三年兵齡戰士、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高于一年兵齡戰士、二年兵齡戰士,有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P<0.05)。部隊人員輕度、中度、重度吸煙量統計率分別是47.37%(9/19)、36.84%(7/19)、15.79%(3/19)。部隊人員完全深吸煙方式、完全淺吸煙方式、過渡型吸煙方式統計率分別是15.79%(3/19)、36.84%(7/19)、47.37%(9/19)。結論:戰友和朋友鼓勵其吸煙、長期存在比較大的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自認吸煙有益、長輩和上級領導及所敬佩者有持續吸煙行為等均是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
  【關鍵詞】吸煙行為;心理;社會;危險因素
  Abstract Purpos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of smoking behavior among military personnel. Method: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00 servicemen in a military unit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The smoking status, smoking amount and smoking mode were studied, and the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of smoking behavior were analyzed. Result: Among the 100 army personnel, the smoking statistics rate was 19.00% (19/100), of which 30.00% (3/10) were for cadres and 17.78% (16/90) were for soldiers. The statistic rate of smoking among cadr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oldier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the indicators (P < 0.05). The smoking rate of soldiers of one year was 11.43% (4/35), that of soldiers of two years was 12.00% (3/25), that of soldiers of three years was 27.78% (5/18), and that of soldiers of three years was 33.33% (4/12). The smoking statistics of soldiers of three years old and three years old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soldiers of one year old and two years old (P < 0.05). The statistical rates of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smoking were 47.37% (9/19), 36.84% (7/19) and 15.79% (3/19) respectively. The statistical rates of total deep smoking, total shallow smoking and transitional smoking were 15.79% (3/19), 36.84% (7/19) and 47.37% (9/1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of smoking behavior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clude encouraging smoking by comrades and friends, long-term living and working pressure, self-admiring smoking benefits, elders and superiors, and persistent smoking behavior of admirers.
  Keywords Smoking behavior; Psychology; Society; Risk factors
  【中圖分類號】R7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有關吸煙危害的研究報告比較多,而由于部隊人員存在一定特殊性,針對部隊人員吸煙行為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報告比較少[1-2]。本文將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某部現役的100名部隊人員歸入調查研究資料,分析某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相關心理社會危險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將某部現役的100名部隊人員(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是抽取時間)收入調查分析資料,干部有10名,戰士有90名,其中,按照戰士的兵齡予以區分,一年兵齡戰士有35名,二年兵齡戰士有25名,三年兵齡戰士有18名,三年之上兵齡戰士有12名。
  1.2 方法
  采取調查問卷開展調查分析,記錄部隊人員吸煙狀況、部隊人員吸煙量及吸煙方式,并研究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
  1.3 評估標準
  吸煙量評定標準[3]如下,輕度吸煙量:一天吸煙量小于10支,中度吸煙量:一天吸煙量為10支到20支,重度吸煙量:一天吸煙量大于20支。
  吸煙方式評定標準[4]如下,完全深吸煙方式:使煙吸進肺內再呼出,完全淺吸煙方式:使煙吸進口內就呼出,過渡型吸煙方式:處于完全深吸煙方式及完全淺吸煙方式之間。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輸入SPSS 21.0實行檢驗,計數資料(部隊人員吸煙統計率、干部吸煙吸煙統計率等)表示成例數(n)或率(%)形式,數據實行X2檢驗,P<0.05,出現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部隊人員吸煙狀況
  100名部隊人員中,共有19名部隊人員吸煙,部隊人員吸煙統計率是19.00%(19/100)。10名干部中,共有3名干部吸煙,干部吸煙統計率是30.00%(3/10);90名戰士中,共有16名戰士吸煙,戰士吸煙統計率是17.78%(16/90)。干部吸煙統計率對比于戰士明顯更高,出現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P<0.05)。
  35名一年兵齡戰士中,共有4名一年兵齡戰士吸煙,一年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11.43%(4/35);25名二年兵齡戰士中,共有3名二年兵齡戰士吸煙,二年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12.00%(3/25);18名三年兵齡戰士中,共有5名三年兵齡戰士吸煙,三年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27.78%(5/18);12名三年之上兵齡戰士中,共有4名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是33.33%(4/12)。二年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對比于一年兵齡戰士,未出現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X2=0.015,P=0.900>0.05),三年兵齡戰士、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對比于一年兵齡戰士明顯更高,出現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X2=8.480、13.804,P=0.003、0.000<0.05),三年兵齡戰士、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對比于二年兵齡戰士明顯更高,出現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X2=7.813、12.978,P=0.005、0.000<0.05),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對比于三年兵齡戰士,未出現指標間數據值統計學意義(X2=0.725,P=0.394>0.05)。
  2.2 分析部隊人員吸煙量及吸煙方式
  19名吸煙的部隊人員中,共有9名部隊人員存在輕度吸煙量,部隊人員輕度吸煙量統計率是47.37%(9/19);共有7名部隊人員存在中度吸煙量,部隊人員中度吸煙量統計率是36.84%(7/19);共有3名部隊人員存在重度吸煙量,部隊人員重度吸煙量統計率是15.79%(3/19)。
  19名吸煙的部隊人員中,共有3名部隊人員存在完全深吸煙方式,部隊人員完全深吸煙方式統計率是15.79%(3/19);共有7名部隊人員存在完全淺吸煙方式,部隊人員完全淺吸煙方式統計率是36.84%(7/19);共有9名部隊人員存在過渡型吸煙方式,部隊人員過渡型吸煙方式統計率是47.37%(9/19)。
  2.3 分析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
  對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予以分析發現包含以下幾種:(1)戰友和朋友鼓勵其吸煙;(2)長期存在比較大的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3)自認吸煙有益;(4)長輩、上級領導、所敬佩者有持續吸煙行為。
  3 討論
  近年來,中國吸煙人數呈現逐年提升趨勢,對人們的危害性加大[5-7]。本研究對予以調查發現,部隊人員吸煙統計率為19.00%,干部吸煙統計率30.00%高于戰士17.78%,一年兵齡、二年兵齡、三年兵齡、三年之上兵齡戰士吸煙統計率分別是11.43%、12.00%、27.78%、33.33%,輕度、中度、重度吸煙量統計率分別是47.37%、36.84%、15.79%,完全深吸煙方式、完全淺吸煙方式、過渡型吸煙方式統計率分別是15.79%、36.84%、47.37%。提示:干部吸煙情況多于戰士,隨著兵齡提升,戰士吸煙情況呈現提升趨勢,吸煙量以輕、中度為主,吸煙方式主要是完全淺吸煙方式和過渡型吸煙方式。
  在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相關心理社會危險因素中,最為常見的是戰友和朋友鼓勵其吸煙,分析原因,戰友和朋友之間互相影響、鼓勵吸煙、敬煙等,且敬煙是一種社會交際方式,對促使其吸煙行為存在心理影響作用;其次是長期存在比較大的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分析原因,部隊人員平時訓練量比較大、訓練強度比較高等,且存在一定生活及工作方面的壓力,部分部隊人員認為吸煙可以麻醉自己,或是有助于解乏,進而容易促使其出現吸煙行為;再次是自認吸煙有益,分析原因,主要和部分部隊人員對吸煙危害性認識不足有關;另外還有長輩和上級領導及所敬佩者有持續吸煙行為,分析原因,和長輩和上級領導及所敬佩者的吸煙行為對部隊人員的行為存在比較強的誘導影響有關。
  綜上所述,部隊人員吸煙行為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有多種,需要予以重視,且積極干預,減少部隊人員的吸煙情況。
  參考文獻
  李光裕,周曉聰,方水玉等.初入職場者不同吸煙行為的心理原因研究[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5,12(4):11-13.
  馮永輝.青少年壓力與吸煙行為的關系: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6,24(1):77-80.
  林霜,楊柳英,陳繼鑫等.學校氛圍、意向性自我調節與青少年吸煙行為:不良同伴的中介作用[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5):57-64.
  方菁,肖水源,江慧等.相關環境刺激對吸煙行為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25(3):561-565.
  馮永輝,彭運石.青少年壓力與吸煙行為的關系:人格與性別的調節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7,15(5):697-701.
  陳慎.精神分裂癥男性患者認知功能與吸煙行為間的關系[J].心理醫生,2018,24(5):57-58.
  滕世偉,余金聰,吳清鋒等.武漢市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吸煙行為與家庭和同伴因素的關系[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6,20(5):431-4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7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