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學生網購的內在動因及社會因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網購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消費方式,不管是日常用品還是食品,網購活動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大學生作一個特殊的網購群體,其網購現象正在受到專家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將從大學生網購的內在動因及社會因素等方面來分析大學生的網購行為,以引導和促進大學生安全網購及理性消費,為消除大學生網購隱患提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網購;內在動因;社會因素
“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隨之而起的是網購熱潮,因為網購的便捷性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據相關調查數據,在校大學生正在成為網購的主要消費群體,因為他們對新生事物——尤其是網購有著敏銳的感受力,而且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非??臁M瑫r又因為在數字時代生活,網購成了他們便捷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過度網購消耗了大學生的大部分生活費,有的大學生網購成癮,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學習。并且,中國的網購體系還不完善,一些假冒偽劣產品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網購有質量風險。因為缺乏對商品的判斷力及網絡虛擬性,導致大學生的非理性消費及網購問題。所以,有必要對大學生的網購行為進行研究和引導,杜絕非理性消費及過度消費。
一、大學生網購現狀
1.大學生網購特征
據相關調查結果,98%的大學生有網購行為,其中女生網購人數及網購參與度都要多于男生。每月網購在5次以上的大學生占到一定比例,有的大學生甚至把衣食住行等消費問題全部以網購解決。沒有網購的學生不僅受到網購學生的影響,而且對網購有了全面了解,也是潛在的網購人員。因此,網購正在改變著大學生的消費及生活方式。
2.網購支付能力特征
通過調查表得出的結論,網購頻率與大學生生活費用成正比關系,即越富裕、生活費越多的大學生網購概率越高,這符合社會消費規律。據相關調查數據,大學生每月網購消費金額在100元以下的人數比例最多,而每月網購消費在100元-300元的大學生居中,還有每月網購費用在500元以上的,而大學生的月生活費大概在1500元左右,由此得出結論,絕大多數大學生的網購消費是比較理性的。
二、大學生網購內在動因
大學生網購的內在動因是網購的便捷性。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購買自己的需要的商品,不但節約時間,而且便利,同時網絡商品種類多、價格便宜且選擇范圍廣,這種商品購買方式對大學生來說是一種吸引力。大學生網購的商品主要是為衣服及飾品類,其次是圖書音像類商品及生活用品,其中電子產品也占到一定比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網絡銷售競爭越來越激烈,其紅利時代也已經成為過去。大學生的網購需求在不斷發展變化,電子商務平臺也在變化中不斷滿足大學生的購物需求。目前大學生都是95后和00后,崇尚自由、獨立,追求個性化是他們的目標,因此,大學生將成為未來網購的主要群體,網購平臺必須進行相應調整,以適應大學生的消費愛好及個性化需要,把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及愛好設計到產品中,提高產品競爭力。
1.大學生網購差異
網購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大學生在網購消費水平、網購頻率、網購滿意度和網購平臺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大學生網購的商品主要有衣服和書籍,這是一種購買風險小的商品,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網絡的普及,大件產品也開始進入大學生的網購范圍。例如自行車、電腦、電子閱讀器、手機等電子產品。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大學生,其可支配的資金越來越多,網購的便利性為這些資金消費提供了條件。網絡的普遍應用也為大學生的網購提供了條件,另外,電子商務的規范化為網購提供了維護自身權益的保障。2015年,國家出臺并頒布了《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它是網購消費者維護權益的依據。
2.大學生網購的從眾行為
因為大學生活是集體生活,因此,大學生網購很容易受到他人或集體的影響。例如,寢室中的一個學生買了一件產品,感受到產品質量及使用功能非常好,就會帶動其他大學生也來購買這一商品。這就是從眾行為,這種現象不但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普遍,在社會消費群體中也非常普遍。但是,這一現象容易造成大學生網購的盲目性,產生非理性網購行為。網購作為網絡時代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正從各個方面影響著社會消費結構及消費模式。大學生作為當代網購的主力軍,研究大學生的網購習慣及網購特征,對指導大學生網絡消費有重要意義。
3.大學生網購問題
據相關調查數據,大學生網購的主要問題或缺點就是所購商品與實物不符,也就是網絡銷售方存在欺詐行為。當商家所售商品存在欺詐行為時,79.5%的大學生采取與商家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有16%的大學生毫不在意或者直接給商家退貨。還有一些大學生擔心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因此,一些大學生在網購時常常選擇信用高的商家和網站,或者選擇第三方支付來規避網購風險。
三、大學生網購建議
1.雖然網購有一套監管體系,但是這套體系并不完善,因此,網購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尤其是貴重物品,因其價值高,網購風險也就更高。作為風頭正勁的消費方式,政府一定要重視網購,提高監管力度,政府也可借鑒傳統消費市場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經驗,出臺相關管理條例。嚴厲打擊網購中的不良商家,為網購消費者構建一個健康的網絡交易平臺體系。健全網絡市場規則,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把網絡市場納入監管重點區域,同時網購平臺也要盡到監管義務,保證商家誠信經營。
2.高校也要擴大網購宣傳,引導學生正確的網購消費觀念及理性消費意識,提倡綠色消費、合理消費。讓學生通過宣傳教育充分了解到網上信用機制,學會鑒別方法和信用評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作用,營造健康積極的校園網購文化,把“理性網購”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體系。并不定期舉辦健康消費、合理消費的論壇和講座,在思想上促使學生轉變。
3.大學生自己也要在思想意識對網購有正確的認識,明確網購的便利與弊端,不盲目從眾,保持理性消費觀念。并且學會分析網購成本,避免網購的沖動性。即使網購,也要選擇信譽好、有售后保障的商家,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通過調查我們認識到,網購活動不但非常普遍,而且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消費理念,其中女生的網購行為比男生多。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在網購時是比較理性的,能夠把消費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生活費用有限、業余時間不確定、消費心理簡單等是造成大學生網購的普遍原因,而網絡的普及為此提供了技術支持。但是由于網購的虛擬性,導致大學生網購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這也是我國網購規模與監管體系發展不平衡所致。因此,通過教育提醒大學生理性網購,同時提高商家的誠信水平,是未來大學生網購的方向。當出現網購問題時,因大學生涉世不深,規避風險的能力不足,學校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協商及溝通途徑解決。同時,政府方面要加大對網絡銷售商家的監管力度,以有效的法律法規來加以約束。學校要通過教育提醒大學生理性網購,這也是未來大學生網購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朱曉辰.論網購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J].商業時代,2013(22).
[2]張高產.大學生網上購物的現狀調查研究[J].時代經貿,2011(12).
[3]肖風楨.大學生網絡購物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4]牛欣然.大學生網購情況統計分析[J].商界論壇,2013(20).
[5]鄭秀福.大學生網購行為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2.
作者簡介:王濤(1979.04- ),男,漢族,甘肅平涼人,研究生學歷,單位:西京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93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