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生學習效能感內在影響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習效能感是增強學習內生動力、提高學習自主性的重要心理因素。從學習效能感的內在影響因素入手,創建以生為本、師生互動的課堂學習,培養積極歸因模式、注重自控力、自我價值感的多元化培養,將有助于全面促進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的提升,進而改善高職生日常學習行為,培養高職生良好學習品質。
  關鍵詞:高職生;學習效能感;內在影響因素;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1-0194-03
   Absrtact: Learning efficacy is an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factor to enhance endogenous motivation and improve learning autonomy. Starting from the intrinsic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rning efficacy, creating a student-oriented, interactive classroom learning, cultivating positive attribution model, emphasizing self-control and pluralistic cultivation of self-worth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ic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n improve their daily learning behavior and cultivate their good learning qualit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efficacy; in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promotion strategies
   對高職生來說,高學習效能感是增強學習內生動力、提高學習自主性的重要心理因素。探索影響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的內在影響因素,探析提升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的策略與方法,對于推進高職教學改革,提高高職課堂教學效果、改善高職生學習過程,培養高職生良好學習品質,提高高職人才培養水平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學習效能感的內涵及當前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的發展現狀
  學習效能感亦稱學業自我效能或學習自我效能,是個體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或進行某項具體學習活動能力的預期和判斷。學習效能感影響著學生對學習任務的選擇和期望水平,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有著直接的控制和調節作用,影響著學生對學習行為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及自我強化過程,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密切的關系[1]。
  研究表明,當前高職生學習效能發展普遍偏低,這種低學習效能感已經嚴重影響了高職生的日常學習行為[2]。主要表現為:學習不自主,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本科院校的圖書館自習室人滿為患,高職的圖書館自習室人煙稀少;學習不自覺,目標迷茫,缺乏規劃,即使面對差的成績也容易無動于衷,習以為常;學習不堅持,很多高職生也會制定一定的學習目標,可往往很難堅持,缺乏毅力;學習不熱情,學習倦怠感強,對學習疲于應付,缺乏心智投入,甚至一些同學連參加社會實踐、參加社團活動的熱情都沒有。
  二、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發展的內在影響因素分析
  對大學生學習效能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但無論是外在因素還是內在因素,都要通過個體的內在發生作用而產生影響。綜合以往研究以及對當前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的發展現狀,我們認為學業成功體驗、歸因方式、情緒調節效能感是影響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
 ?。ㄒ唬W業成功體驗是影響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發展的關鍵因素
  一定的成功體驗會讓個體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自己可以,進而在評估未知的行為過程中會更為確信、有一定的把控性,也會變得更為勇敢和自信。對于青少年來說,成功體驗可以來自諸多方面,不同的成功體驗都或多或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習效能感的形成和發展。但在當前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學業成就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核心關注點。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整個社會大環境,還是學校和家庭的小環境,都異常關注青少年在學業成績上的表現。學業評價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也最為核心的外在評價,這種外在評價必然會通過個體的認知體系轉化為個體的內在評價。學業成績好的同學在獲得老師、家長和同學的積極評價和認可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對自己的積極認知,形成較高的效能期望,進而容易形成較高的學習效能感。因此,可以說,學業成功體驗是影響學習效能感的關鍵因子。我國本科生的學習效能感明顯高于高職生就充分驗證了這一觀點。我國的招生制度決定了進入高職的學生大多是長期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很多同學有長期的學習挫折體驗,因學業成績所獲得的認可較少,對自我容易形成消極認知,對自身的效能期望也較低,因而自我效能感較本科生普遍較低。而在高職生群體內,仍呈現出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學習效能感偏高的現象。這些都充分證實了學業成功體驗對高職生學習效能感形成的關鍵影響。
 ?。ǘw因方式是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發展的制約因素
  歸因是指對別人或自己所表現的行為的原因予以解釋的過程,歸因方式制約著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與發展。以往研究認為,自我效能感與歸因存在著雙向制約關系[3]。在尋求困難問題的解決策略時,學習效能感高的人傾向于將失敗歸因于努力不足,因此面對失敗會更加努力,表現出很強的堅持性,而低效能感者則將失敗歸因于能力不足,因此面對失敗時灰心喪氣,容易放棄目標。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成功時多進行能力和努力的歸因,或在失敗時多進行努力的歸因,將有利于個體自信心和能力的發展。高職生的學習效能感普遍偏低,他們往往將學業不良歸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對學業挫敗感到無能為力。例如一些高職生對數學、經濟學、英語等課程感到聽不懂學不會,就會選擇徹底放棄,從不聽課,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完全不具備這方面的學習的能力,付出再多努力也是白費。這種歸因現象在高職生中相當普遍,嚴重制約了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的發展,也嚴重影響了高職生的學習行為。  ?。ㄈ┣榫w調節效能感是影響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發展的調節因素
  情緒調節效能感是個體對自身能否有效調節情緒狀態的一種信念,它是個體對自己情緒調節能力的一種主觀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反映出個體對能否有效調節自身情緒狀態的一種自信程度,這種自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習行為的選擇,而且還通過影響認知、動機、決策和情感等而間接地作用于學習行為[4]。李秀娟(2014)研究了高中生的情緒調節效能感與學習投入的關系,指出情緒調節效能感與學習投入呈顯著正相關[5]。
  高職生的情緒調節效能較弱,主要表現為情緒自控力發展較弱。在對116名高職生訪談研究中發現,有76%的同學心理壓力源來自于自我的情緒控制力偏低。就是這些同學明明知道需要專業學習、需要英語考級、需要制定計劃等,但卻很難約束自己去完成。他們內心很清楚需要應對考試,但卻很難捧起書本看書,大量的時間消耗在網絡上,而過后又覺得自己不夠好。這種情緒調節能力的匱乏直接影響了其自控力的發展,降低了高職生的學習選擇行為,也進一步降低了其從學習行為中獲取成就體驗的可能性,限制著其學習效能感的發展。
 ?。ㄋ模┳晕覂r值感是影響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發展的動力因素
  個體的自我價值感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通過不斷得到外在的和內在的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反饋而逐步形成的。自我價值感越高的人對自身能力的認識和選擇過濾則會更加積極,其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評價和調節能力的評價也將更高。對處于青年初期的高職生來說,保持較高的自我價值感是他們的一種內在需要,這種內在需要會促使個體通過提高技能或贏得他人的贊賞來提升自我價值感,必將會促進個體學習效能的發展,成為學習效能感發展的動力因子。
  但對于部分高職生來說,這種內在上升的動力卻往往因不當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而備受壓抑。例如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常見的不當比較就是典型的負面因素。部分學生長期被置于處于下風的成績比較當中,導致自己也認為自己不行,各方面不如他人,不敢去競爭,不敢去表現,怕被他人笑話等,也就放棄了很多機會去鍛煉。鍛煉的少了,能力得不到提升,內在需要無法滿足,最終導致自我價值感更低,學習效能感更低。
  三、高職生學習效能感的提升策略
  提升高職生學習效能感可以通過不同路徑進行,而從內在影響因素著手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以內在影響因素為切入口,打通到達學習效能感的各類脈絡,必然可以有效提升高職生的學習效能感。
 ?。ㄒ唬┮陨鸀楸?、師生互動,增加高職生課堂學業成功體驗積累
  進入高職的學生在長期的學業成績比較中往往占據劣勢,因學業成績所獲得的認可較少,在學業評價上積累了過多的負性評價,學業成就體驗積累匱乏,對自我形成消極認知,對自身的能力產生懷疑。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就需要高職院校真正打造以生為本的師生互動式課堂。一方面,以生為本,就是在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與組織上,高職教師要充分考慮高職生學習和接受能力,遵循最近發展區規律,結合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特點,選擇恰當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互動式就在于增加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增加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次數,鼓勵學生表達見解,給予學生恰當、積極的評價,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變得自主、自覺,能夠投入更多心智能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真正做到樂學、好學、能學、會學,進而提升學習自信力,同時積累更多的學業成功體驗,消除長期以來的學習挫敗感,提升學習效能。
 ?。ǘ┲厮苷J知、積極培養,促進高職生積極歸因模式發展
  正確的學習認知是推動高職生產生學習行為的內部驅動力。面對學習困難,只有認為自己能學會,才可能會付出更多心力去努力。面對當前高職生普遍存在的學業困難,高職院校需要研究基礎學科教材的難易度與高職生接受水平的匹配度,讓高職生在第一年的基礎學習中不會受到很大挫折,同時著力培養學習方法,讓高職生學會學習,感受到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有收獲的體驗,促進他們對自我學習能力的信心。在各專業學科學習上,教師需要經常梳理學科難點,了解學生無法及時掌握的知識瓶頸,并能夠及時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分析原因。當學生取得一定的學習成果時,能夠幫助學生理性分析,科學合理地總結學生的成功原因;當學生學習成果不佳時,也能給予合理解釋,而不是貶低學生的學習能力??傊?,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高職生積極的歸因傾向,對他們的學習進步作努力方面的歸因,使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進步;對他們的學業失敗作努力不夠、學習策略不當方面的歸因,不斷敦促學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調整學習策略以提高學習成績。只有不斷引導高職生對學習作內在的可控的歸因,幫助他們從自身尋找學業成敗的因素,并不斷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才不會因一時的失敗而降低對未來成功的期望,從而不斷發展出積極的歸因模式,有效提高學習自我效能感。
 ?。ㄈ┳⒅厍榫w、因材施教,激發高職生自控力發展
  情緒作為一種與人的切身需要和主觀態度密切相聯的,并且具有體驗、生理和行為多種成分的心理活動,具有著重要的動力功能、調節功能和人際功能。情緒狀態影響著學生對學習行為的投入度和堅持性,情緒調節能力強的人自控力也會比較高。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作為教師,要充分理解我們的高職生文化基礎弱,在長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獲得的學習認可少,消極情緒體驗多,他們非常缺乏學習好奇心、學習熱情。面對這種情況,要想重新喚起他們的內在學習動力,就要增加他們的積極情緒體驗,提高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對于他們在學習上的進步能夠及時給予鼓勵和欣賞,對他們在學業上的困難能夠及時關注,及時幫助解決,不讓學習困難越積越多,使他們能在學業方面不斷自我肯定,從容應對,不斷積累積極情緒體驗。在生活中,教師也需要關懷學生,幫助他們合理應對因人際交往不良、失戀、家庭變故等因素而造成的情緒困擾,提高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保持較好的情緒狀態,保持對學習的自我調節能力和控制能力。  ?。ㄋ模┳鹬貍€性、關照差異,促進高職生自我價值感提升
  保持較高的自我價值感是青年大學生成長的內在需要和動力源泉。大學生往往會通過擴展知識、提高技能、優化自我表現、贏得他人贊賞等來提升自我價值感。對于高職教師來說,在教學、管理、服務、實踐等育人過程中,都需要能夠充分尊重高職生的個性特點,關照高職生與本科生的差異,理解他們在學科學習上的能力差異、自控力差異等,能夠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育和指導,讓他們能夠對自身的個性、能力有更加全面的認知,能夠敢于自我挑戰,自我突破,進而不斷實現自身潛能。讓他們不僅能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真實而豐富的成功體驗、也能通過普及性實踐活動獲得良性的生活感悟,在日常管理和生活過程中自我管理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自我成長能夠有更廣闊的空間,從而獲得更多認可、尊重、欣賞,并進而不斷轉化為內在的自我認可、自我尊重和自我欣賞,從而有力促進其自我價值感的大力提升。
 ?。ㄎ澹┓诸愔笇?、多元培養,全面促進高職生學習效能感提升
  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各類學生應實行分類指導,充分利用高校的多元化培養平臺,讓高職生在各類平臺的學習成長過程中都能受到指導,獲得更多的正面評價,充分積累更多的成功體驗、形成更加積極的歸因模式,增強自控力發展。例如,對于校、系、班級的各類學生干部,一方面教師要進行培訓和指導,教會他們工作的原則、方法等,另一方面在他們組織各類活動時要經常給予欣賞和肯定,即使有些工作做得不夠到位,也應更多以鼓勵為主,將他們努力不夠或工作策略不當等作為歸因的理由,使其在歸因方面會慢慢趨向于自我肯定,有效促進學生干部形成積極的歸因模式,促進他們學習效能感的提升。對于更多普通學生來說,指導他們參加各類第二課堂活動,通過活動增進交往、鍛煉能力以獲取更多的成功體驗,并通過活動來調節情緒、增加自控,體驗更多的存在感、獲得感和成就感,促進他們自信心的提高,進而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此外,還可以充分運用校企合作、實踐實習類平臺,讓同學們在實際的操作、現實的工作過程中積累成功體驗,激發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能感。
  參考文獻:
  [1]答會明,席麗,豆宏健.10年來我國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9):54-57.
  [2]姬慧.關于高職生自我效能感的調查與比較探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28-31.
  [3]張學民.動機定向、成就歸因、自我效能感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系研究綜述[J].教育科學研究,2007(3):48-51.
  [4]湯冬玲,董妍,俞國良,等.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一個新的研究主題[J].心理科學進展,2010(4):598-604.
  [5]李秀娟.高中生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的關系探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4(8):16-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7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