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學生對《醫學統計學》學習認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為了更好地幫助護理專業學生理解掌握《醫學統計學》課程相關內容,并為教師提供教學方法參考。 方法 選擇2018年3~4月使用自制問卷對未學習《醫學統計學》的大二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收集其對課程的學習認知,分析結果。 結果 84.97%的學生學習態度積極,73.26%的學生是有興趣,43.32%的學生認為課程較為抽象,學習態度與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學習興趣與線上學習、課程難度與同伴學習、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認知是積極的,教師除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外,要結合學生學習認知與方法,考慮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背景,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對課程進行設計,適應學生節奏,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提升知識學習和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 護理專業;醫學統計學;學習認知;學生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1-0152-03
Cognitive analysis of nursing students' learning of medical statistics
ZHANG Na1 ZHANG Liju1 REN Juan1 JING Chunxia2
1.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Zhuhai Campus,Zunyi Medical College,Zhuhai 519041,China;2.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8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better help nurs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Medical Statistics" course, and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reference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Methods From March to April 2018,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nduct a survey of sophomore nursing students who did not study Medical Statistics, and collected their knowledge of the course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Results 84.97% of the students were active in learning, 73.26% of the students were interested, and 43.32%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e course was abstract. Conclusion The learning cogni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is positive. In addition to playing a leading role,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students' learning cognition and methods, consider the learning background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o design the curriculum to adapt to the rhythm of students,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tatistics and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learn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kills.
[Key words] Nursing major; Medical statistics; Learning cognition; Students
《醫學統計學》是一門醫學相關專業學生基礎科研知識課程,包含基本科研設計思路和科研統計方法[1]。由于此門課程涉及較多高數和邏輯思維問題,部分學生在學習前具有畏難心理,對于護理專業學生而言,《醫學統計學》課程較為難懂,學習的畏難心理更加強烈[2]。有研究[3-4]顯示,在醫學相關專業的在校生或畢業生,對于該課程具有強烈的需求,特別是在科研方面,在實踐中,他們掌握的統計學知識在應用實踐方面的能力也相對缺乏,同樣,在護理專業中也具有此現象。為了了解護理專業學生對《醫學統計學》學習態度,由此切入,讓他們減輕對此課程的心理負擔,增加學習信心,幫助他們掌握課程的基礎知識,為后期科研打下基礎,研究對大二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了《醫學統計學》學習認知問卷調查,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某醫學院校護理系大二學生,合計人數217名,男21名,女196名,平均年齡21歲。選入標準:未學習《醫學統計學》;排除標準:因自身原因未在護理系或留級者。 1.2 調查方法
選擇2018年3~4月期間,在某醫學院校對護理系大二學生采用橫斷面調查研究方法進行現場問卷調查;調查工具為自制問卷,結合往年學生反饋及學生問題進行編制,問卷調查收集學生對《醫學統計學》學習認知,問卷內容包括研究對象的社會學特征、對《醫學統計學》學習認知(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課程內容與難度)和學習方法(同伴學習、線上學習和測試)等,調查問卷現場回收并進行問卷核查,如有空缺問卷進行現場完善信息;數據錄入使用Epidata 3.0,采用雙錄入進行核查。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SPSS21.0,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對某醫學院校大二護理系學生采用橫斷面現場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20份,回收有效問卷217份,問卷有效率為98.64%。調查對象中女生占90.32%。
2.2 學習態度和能力認知
調查顯示,學習態度積極的同學占84.97%,50.23%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有待調整。73.26%的學生是有興趣學習課程,并且58.06%的學生認為課程增加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的能力上面,只有37.32%的同學認為自已有能力學習課程,31.79%的同學認為學習課程能力不足,70.97%的同學認為學習的能力的需要提升。
2.3 學習方法認知和課程認知
在調查中,80.03%的同學提出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指導;課前和課后的均會預習和復習的同學分別為22.12%和48.85%;在總結知識方面,38.71%的同學會總結知識框架進行學習。43.32%的學生認為課程較為抽象,45.16%的學生認為課程難度在可接受范圍內。
2.4 自我學習的認知
在自我學習的調查中顯示,91.24%的學生認為能力提升有助于自我學習,關于做線下習題和線下復習,有75.58%和79.26%學生認為有助于自我學習。45.62%學生認為小組學習有助于自我學習。
2.5 學習認知與學習方法
74.19%學生會與同學一起學習,76.50%學生將使用線上學習課程,74.65%學生會使用線上軟件檢測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學習態度方面,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的學生的態度更為積極,見表1;在學習興趣方面,線上學習有統計學意義(P<0.05),線上學習的同學更有學習興趣,見表2;三種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和課程內容(課程抽象與否)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4;三種學習方法與課程難易度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需要同伴學習的同學均認為課程較難,進行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同學認為課程適中,見表5。
表1 學習態度知與學習方法關系[n(%)]
表2 學習興趣知與學習方法關系[n(%)]
表3 護理專業學生《醫學統計學》學習能力知與學習方法關系[n(%)]
表4 護理專業學生《醫學統計學》課程內容與學習方法關系[n(%)]
表5 課程難度與學習方法關系[n(%)]
3 討論
《醫學統計學》為一門應用型學科課程,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理解統計學知識,并使用實例加深理解。在未接觸過《醫學統計學》相關課程之前,護理專業大二學生的學習態度是積極的;在興趣方面,73.26%的同學有興趣學習,但是在能力方面,只有37.32%的同學認為能學習此門課程;在學習的方法上,大部分同學對于此門課程的需要教師的指導,但是課前的預習和課后復習的比例較少;在自我學習方面,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線上知識學習和線下習題檢測能夠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由此可見,在學習《醫學統計學》課程上,學生準備學習狀態是值得肯定的,研究顯示積極態度將會影響到后期課程學習[5],對于態度不同的學生,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或者方法可以促進學習[6],提升教師課堂內外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也將影響到后期的學習[7],在學習能力的提升方面需要額外的指導,而在學習方法方面,學生的預習和復習的認知不足,提示學生線上知識學習和課后習題檢測可作為預習和復習的途徑,間接督促學生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學習認知和學習方法的認知關系中,經統計學檢驗分析得出,學習態度與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學習興趣與線上學習、課程難度與同伴學習、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果提示:學習態度積極的同學,在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所占比例較學習態度不積極的同學高,這可能跟學生學習認知心理狀況有關;興趣將對學習有所幫助,這與結果中的規律相符,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將會收集更多與學習相關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8];對于課程本身,課程抽象的觀點在學生中普遍存在,認為課程較難的學生中,需要同伴學習與支持,但是在線上學習和線上檢測積極性不高,提示在課程進展中,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學習,利于知識掌握[9-11]。課程學習本身與學生的態度、興趣及課程相關,尤其是當學生面對較為抽象的《醫學統計學》課程時,三者可能會相互影響,成為學生學習的阻力。本科期間學習也會影響工作后的科研需求,根據以往研究顯示,護士在后期的學歷提升和實際的工作中應用《醫學統計學》知識進行科學研究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對統計知識認知程和科研應用水平度不高,也造成了在后期工作中對該課程的需求大幅度提升,急切需要將科研所涉及的知識和應用工具在短時間內學習完畢[12],護理專業學生需要在本科階段牢固掌握《醫學統計學》基本知識,也需要熟練常用軟件的操作和結果的解讀。 對于護理專業學生,教師在《醫學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方面,應嘗試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將課程基本理論和實用工具教授于學生。以醫學生能力培養主體的教學改革方案,也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數據分析時間斷,正確率和成績的及格率較高[13];PBL教學也滲透到課程教學生,學生學習效率、自學能力和成績有了較好的提高[14];教學方法的混合也可以較好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15]。
本研究中的研究對象為未學習《醫學統計學》的護理系學生217名,專業較為單一,可能存在樣本不足的問題,導致部分結論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后期延伸研究應注重增加樣本量,設置對照組進行對照比較,并根據學生的需求適當進行教學干預實驗,如結合學習軟件增加數字化教學,提升學生興趣,得到更為可靠的結論,使學生學習不吃力;研究中的結論也揭示了護理專業學生在學習《醫學統計學》時,學習的認知是較好的,有積極的學習興趣和態度,學習方法上需要教師和同伴的支持,對課程的認知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認知不清晰的現象,提示在護理專業班級講授《醫學統計學》課程時,教師除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外,要考慮到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背景,尤其是文理知識方面,結合學生學習認知與學習方法,降低學生的畏難心理和對課程難度的預期,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對課程進行設計,適應學生節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提升知識學習和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斌榮.醫學統計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2.
[2] 江育萍,馬秋平,林原,等.“護理專業”醫學統計學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大眾科技,2015,17(9):150-151.
[3] 段占祺,潘驚萍,荊媛,等.四川省臨床醫生對醫學統計的認知和需求[J].衛生軟科,2015,29(7):449-452.
[4] 趙艷芳,馬修強,孟虹,等.某高校2011級碩士研究生對醫學統計學的認知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3,30(1),112-118.
[5] Natasa M,Milic,Srdjan Masic,et al.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students’attitudes regarding cognitive competence for teaching applied statistics:Multi-site study and meta-analysis[J].Plos One,2016,11(10):e0164439.
[6] 何倩,孟虹,吳騁,等.本科生醫學統計學教學效果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4):505-507.
[7] Dejana Stanisavljevic,Goran Trajkovic,Jelena Marinkovic, et al. Assessing attitudes towards statistics among medical students: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erbian version of the survey of attitudes towards statistics(SATS)[J].Plos One,2014,9(11),e112567.
[8] 陳佳庚,馬駿,崔壯,等.醫學生醫學統計學學業成就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4, 31(1):24-26,30.
[9] Natasa M,Milic Goran Z,Trajkovic Zoran M,et al.Improving education in medical statistics:Implementing a blended learning model in the existing curriculum[J].Plos One,2016,11(2):e0148882.
[10] 謝志平,韓云峰,葛杰,等.以微信平臺為基礎的移動學習在《醫學統計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6):11-12.
[11] 漆光紫,歐陽熙林,黃鋒,等.預防醫學本科生對《醫學統計學》網絡輔助實踐性教學模式認知評價的調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7):270-271.
[12] 唐洪欽,徐紀玲,董琴,等.軍隊文職護理骨干護理科研培訓需求調查[J].海軍醫學雜志,2015,36(4):368-370.
[13] 褚啟龍,李佳圣,張晶,等.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醫學統計方法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3,1(2):109-111.
[14] 李光友,張磊.PBL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6(29):53-55.
[15] Li Luo,Xiaohua Cheng,Shiyuan Wang,et al.Blended learning with moodle in medical statistics:an assessment of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lating to e-learning[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7,17(1):170.
?。ㄊ崭迦掌冢?010-0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5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