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傷口感染的應用價值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傷口感染的應用價值。方法 100例骨科手術 患者, 按照簡單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傷口感染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發生傷口感染1例, 感染率為2.00%;對照組患者發生傷口感染7例, 感染率為14.00%。觀察組患者傷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5±2.18)分,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4.36±3.59)分,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骨科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后, 可明顯減少患者傷口感染發生情況,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干預;骨科傷口感染;應用價值
在骨科患者常見的治療方式中, 手術治療為其中之一[1]。該治療方式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疾病情況, 但患者在手術后易出現傷口感染等現象, 對其康復進程造成不利影響。本文選取本院100例骨科手術患者, 旨在研究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傷口感染的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100例骨科手術患者, 按照簡單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3例, 女17例;年齡最大68歲, 最小25歲, 平均年齡(37.45±10.19)歲;病程2~4年, 平均病程(3.26±0.55)年。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 女24例;年齡最大66歲, 最小23歲, 平均年齡(37.13±9.63)歲;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09±0.6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2]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23~68歲;②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協議書。排除標準:①排除存在嚴重精神方面疾病患者;②心肺功能嚴重衰竭患者;③不能配合完成此項研究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包括患者術前、術中及術后等護理措施。
1. 3. 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 具體為:①患者手術前, 需要進行沐浴或擦浴, 采用脫毛膏等對骨科手術患者手術部位進行處理, 采用高錳酸鉀片泡腳, 目的在于減少患者足部細菌, 降低感染幾率, 并指導其備皮。②護理人員應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 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將手術室濕度、溫度控制在適宜水平, 保證無菌環境, 合理擺放患者手術過程中所需儀器、工具等。在患者手術中, 護理人員應消毒其皮膚, 擴大患者切口皮膚消毒范圍, 可采用一次性保護膜, 保護患者手術切口。將藥品、工具采用無菌布覆蓋, 預熱洗液、手術臺及藥液等, 做好患者手術期間的保暖工作。同時需要保證患者敷料干燥、干凈等。③護理人員對患者換藥時, 消毒切口附近皮膚, 采用0.5%濃度碘伏清洗患者傷口。加強病房清潔力度, 盡量減少患者家屬陪護的人數。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傷口感染情況、護理滿意度評分。根據外科傷口感染評定標準對感染發生情況進行判定, 若出現痛、紅、熱及腫等, 且白細胞計數(WBC)>10×109/L, C反應蛋白(CRP)>6.5 mg/L及中性粒細胞分類數(NC)>70%, 為傷口感染。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 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傷口感染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生傷口感染1例, 感染率為2.00%;對照組患者發生傷口感染7例, 感染率為14.00%。觀察組患者傷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5±2.18)分,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4.36±3.59)分,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感染情況的發生會對手術患者的預后、住院時間及療效等造成不良影響, 感染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全身性炎癥反應、繼發敗血癥, 甚至會對手術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提高患者死亡風險。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在骨科手術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 對骨科患者的傷口感染情況、手術療效均有著一定程度影響。根據有關資料表明, 影響手術患者發生傷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有護理操作、手術器械等, 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規范護理操作具有重要意義。
骨科骨折患者通常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但該方式屬于一種有創治療方法。在骨科手術患者較為多見的并發癥 中, 傷口感染為其中一種, 誘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醫院環境等[3], 骨科術后患者感染率可達15%以上, 若未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會進一步引起患者出現全身多器官炎性受損以及繼發性膿毒血癥等情況[4], 不利于患者的康復進程, 感染情況嚴重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醫院環境是引起骨科手術患者傷口感染的可控性因素, 可通過提高護理水平等方式, 降低骨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幾率[5]。在骨科手術患者圍術期, 配合積極、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有所幫助, 有利于提高護理水平[6]。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發生傷口感染1例, 感染率為2.00%;對照組患者發生傷口感染7例, 感染率為14.00%。觀察組患者傷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5± 2.18)分,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4.36±3.59)分,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骨科手術患者中護理質量得到提升,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骨科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 且有效降低了骨科手術患者發生傷口感染幾率, 對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有所幫助, 應用效果顯著。
總之, 骨科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后, 可明顯減少患者傷口感染發生情況,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時丹, 滕海. 綜合性干預措施對高齡骨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術后疼痛的影響.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6, 12(11):1266-1267.
[2] 沈黎黎, 袁惠.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老年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分析.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6, 19(3):452-454.
[3] 張銳, 王飛, 肖巖, 等.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全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感染的預防效果研究.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6): 1359-1361.
[4] 鄧瑩, 袁梅梅, 寇曉平, 等. 骨科患者急性傷口感染的臨床研究.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12):2803-2804.
[5] 賈曼, 金文姬, 李娜, 等. 骨科患者手術植入物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與預防.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23):5391-5394.
[6] 張園園, 董青青.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骨科手術切口感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15):177-178.
[收稿日期:2018-12-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