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手術室護理管理對外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手術室護理管理對外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的影響。方法 74例外科手術患者, 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護理管理組和常規護理組, 每組37例。常規護理組患者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 護理管理組患者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聯合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情況、影響因素、不規范操作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管理組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為8.1%(3/37), 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27.0%(10/3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3 h、術前30 min未應用抗生素、有參觀人員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均顯著高于手術時間≤3 h、術前30 min應用抗生素、無參觀人員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連臺手術、術前導尿與否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管理組手術時間>3 h、連臺手術、術前30 min未應用抗生素、有參觀人員、術前導尿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管理組不規范操作發生率為13.5%(5/37), 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35.1%(13/3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管理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術室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外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管理;外科手術;院內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106
  本研究統計分析了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74例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 探討手術室護理管理對外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74例外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護理管理組和常規護理組, 每組37例。護理管理組中男23例, 女14例;年齡22~72歲, 平均年齡(47.3±8.5)歲;手術類型:6例患者為胃部手術, 6例患者為血管手術, 6例患者為腸道手術, 4例患者為甲狀腺手術, 4例患者為闌尾手術, 4例患者為乳腺手術, 4例患者為肝膽手術, 3例患者為淺表軟組織手術。常規護理組中男21例, 女16例;年齡23~72歲, 平均年齡(48.1±8.3)歲;手術類型:7例患者為胃部手術, 7例患者為血管手術, 5例患者為腸道手術, 5例患者為甲狀腺手術, 5例患者為闌尾手術, 3例患者為乳腺手術, 3例患者為肝膽手術, 2例患者為淺表軟組織手術。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規護理組患者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 切實有效地保護切口, 嚴格無菌操作。護理管理組患者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聯合護理管理, 具體操作如下。①術前評估:術前1 d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該和臨床麻醉師一起訪視患者, 對相關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進行有效完善和詳細查看, 對患者既往史、重要臟器功能等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對患者手術部位皮膚條件進行細致觀察, 對其術后感染風險進行有效評估。此外, 將術后禁忌事項詳細告知患者, 使其切實做好預防措施;②心理干預[1]:面對手術, 大部分患者會有焦慮、恐懼情緒產生, 針對這一情況, 臨床應該加強干預患者心理的力度, 將良好的前提條件提供給患者。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促進其了解手術程度的有效加強, 從而準確客觀認識自身疾病, 將緊張情緒有效消除掉;③高危因素管理:對手術室空氣質量進行定時監測, 對手術室潔凈區的級別進行嚴格保障, 以對醫患之間的交叉感染進行有效避免, 如果臨床醫護人員罹患呼吸道感染, 則對其向手術室進入的情況進行嚴格限制。術前嚴格清潔消毒手部, 對細菌殘留進行有效防止。對患者既往史進行嚴格查對, 包括過敏史等, 對患者皮膚狀況進行進一步檢查, 并針對性護理切口部位。如果手術的暴露時間較長, 如肝臟手術、胃大切手術等, 在手術過程中應該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合理應用抗生素, 以對感染進行積極預防[2-4];④規范化管理:使手術操作流程規范化, 將無菌防護各種手術器械的要求明確化, 通過加強培訓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力度, 促進其規范意識的提升。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情況、影響因素、不規范操作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 護理滿意度問卷共包括十分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選項, 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較滿意+不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護理管理組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為8.1%(3/37), 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27.0%(10/3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院內感染影響因素比較 組內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3 h、術前30 min未應用抗生素、有參觀人員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均顯著高于手術時間≤3 h、術前30 min應用抗生素、無參觀人員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連臺手術、術前導尿與否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護理管理組手術時間>3 h、連臺手術、術前30 min未應用抗生素、有參觀人員、術前導尿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不規范操作發生情況比較 護理管理組不規范操作發生率為13.5%(5/37), 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35.1%(13/3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4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管理組患者十分滿意20例、較滿意10例、一般6例、不滿意1例, 護理滿意度為97.3%(36/37);常規護理組十分滿意15例、較滿意9例、一般4例、不滿意9例, 護理滿意度為75.7%(28/37);護理管理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手術操作的實施中, 手術室是重要場所, 因此在醫院感染的控制及減少過程中, 護理管理水平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患者術后感染受到手術室感染防控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 手術室具有較高的環境清潔難度, 這是因為手術室內各類人員具有較大的流動量, 同時護理人員具有較大的工作量, 因此手術室護理管理實施過程中具有一定難度[2, 5-8]。而術前探視和評估患者, 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有一個初步了解, 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一方面促進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 另一方面促進治療護理依從性的提升, 術中將感染的不良因素進一步消除掉, 途徑為嚴格無菌操作, 從而將良好的前提條件提供給整體醫療及護理安全的提升過程, 將醫院感染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綜上所述, 手術室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外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志敏, 彭文君, 馮金妹. 外科手術室感染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護理管理對策. 中國處方藥, 2014, 12(2):115-116.
  [2] 方東萍, 吳群英, 申屠琴芬. 腹部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8(6):1494-1496.
  [3] 趙秀玲. 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骨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的影響.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194-195.
  [4] 于偉. 規范手術室護理管理措施對骨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的影響. 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35):102-104.
  [5] 李寧. 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骨科手術院內感染的干預效果分析. 現代預防醫學, 2014, 41(3):590-592.
  [6] 丁寶, 薛東芳, 潘娜. 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骨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6):102-103.
  [7] 朱幼枝, 張明通. 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骨科手術院內感染的影響.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12):1654-1655.
  [8] 沙燕. 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骨科手術院內感染的干預效果觀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24):98-99.
  [收稿日期:2018-10-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0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