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胃腸道手術后并發肺炎的臨床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胃腸道手術后并發肺炎的臨床效果。 方法 60例行胃腸道手術后并發肺炎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序列號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 30例。研究組患者接受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氧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分壓變化情況、臨床療效、有創通氣發生情況、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治療時間。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氧分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氧分壓均明顯高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治療后氧分壓(78.3±11.3)mm Hg(1 mm Hg=0.133 kPa)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1±10.0)mm Hg,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6.7%(26/3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7%(17/3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48, P=0.010<0.05)。研究組患者的有創通氣發生率為6.7%(2/3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0%(9/3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5, P=0.020<0.05)。研究組患者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胃腸道手術后并發肺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優于常規氧療,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氧分壓, 降低有創通氣發生率, 縮短患者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 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胃腸道手術;肺炎
  常規氧療向氣道送入未經加溫加濕的氣體會將大量水分與熱量消耗掉, 流量越高, 消耗越多, 導致氣道黏膜干燥, 引發纖毛清除功能障礙, 因此常規氧療有流量限制[1]。本研究旨在分析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胃腸道手術后并發肺炎的臨床效果,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胃腸道手術后并發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入院先后序列號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研究組患者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齡18~86歲, 平均年齡(52.3± 11.4)歲;體重45~98 kg, 平均體重(71.5±10.4)kg;病程2~7 d, 平均病程(4.3±1.2)d。對照組患者中, 男17例, 女13例;年齡19~86歲, 平均年齡(53.6±11.2)歲;體重46~98 kg, 平均體重(72.3±10.6)kg;病程3~7 d, 平均病程(4.9±1.8)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均經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確診并發肺炎;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2 排除標準 ①有慢性肺部疾病;②有呼吸道畸形。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氧療。讓患者用鼻旁管吸氧, 將氧流量控制在3~5 L/min, 若患者病情加重, 則讓其采用面罩吸氧, 將室溫蒸餾水設定為氧療濕化液。待患者具有較輕的病情、較好的檢驗指標后讓其停止吸氧, 若患者在吸入氧濃度(FiO2)達60%時, 氧分壓仍然<60 mm Hg、二氧化碳分壓仍然>60 mm Hg, 則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機械輔助通氣。
  1. 3. 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接受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連接Fisher-Paykel MR850型濕化器、空氧混合器、RT329型專用鼻導管、呼吸通路給予患者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 將吸入氧濃度、氧流量分別調節為35%~45%、 4~12 L/min, 維持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等血氣分析指標分別在60~80 mm Hg、35~45 mm Hg至少2 h后將呼吸支持撤離。若患者在吸入氧濃度達60%時, 氧分壓仍然<60 mm Hg、二氧化碳分壓仍然>60 mm Hg, 則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機械輔助通氣。
  1. 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氧分壓進行監測。同時, 統計兩組患者的有創通氣發生情況。此外,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并記錄患者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治療時間。
  1. 5 療效判定標準 ①治療后12 h內患者無呼吸困難, 心率正常, 氧分壓>60 mm Hg, 連續2 d未復發, 則判定為顯效;②治療后24 h內患者具有較輕的呼吸困難, 氧分壓 >60 mm Hg, 則判定為好轉;③治療后48 h內患者的呼吸困難沒有減輕, 甚至加重, 動脈血氣分析無改善, 甚至惡化, 則判定為無效[2]。總有效率=(顯效+好轉)/總例數×100%。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分壓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氧分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氧分壓均明顯高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治療后氧分壓(78.3±11.3)mm Hg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1±10.0)mm Hg,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顯效16例, 好轉10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6.7%(26/30);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0例, 好轉7例, 無效13例, 總有效率為56.7% (17/30)。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48, P=0.010<0.05)。   2. 3 兩組患者有創通氣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有創通氣發生率為6.7%(2/3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0%(9/3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5, P=0.020<0.05)。
  2. 4 兩組患者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治療時間分別為(1.3±0.4)、(3.4±1.2)、(8.3± 1.4)d, 均短于對照組的(1.9±0.7)、(5.4±1.0)、(10.5±2.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小結
  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屬于一種無創呼吸支持模式, 能夠有效避免部分有創通氣, 應用較細的鼻塞導管直接經鼻將加溫加濕的空氧混合氣體輸入, 溫濕的氣體能夠有效緩解氣道干燥, 使恒定的氣道水分與熱量得到有效保證, 對黏液纖毛運轉系統進行保護[3-6]。
  綜上所述, 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胃腸道手術后并發肺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優于常規氧療,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氧分壓, 降低有創通氣發生率, 縮短患者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朝云. BIPAP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 養生保健指南, 2018, 11(20):246.
  [2] 蔡燕鴻, 曾振華, 曹曉燕, 等. 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與研究. 中國實用醫藥, 2018, 13(10): 4-6.
  [3] 馬雪婷. 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技術治療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的效果評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6):23-24.
  [4] 李露, 明振華, 林玲, 等. 無創正壓機械通氣輔助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飲食保健, 2018, 5(1):13-14.
  [5] 劉明. 無創正壓通氣對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的影響研究.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34):132-133.
  [6] 閆志剛, 蓋建芳. 加溫加濕高流量鼻導管吸氧治療重癥毛細支氣管炎23例的隨機對照研究. 實用醫技雜志, 2016, 23(9): 1004-1005.
  [收稿日期:2018-12-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