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胰島素混合液濕敷治療Ⅲ期以上壓瘡的臨床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對Ⅲ期以上壓瘡患者實施胰島素混合液濕敷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50例Ⅲ期以上壓瘡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5例。觀察組采用胰島素混合液濕敷創面治療, 對照組采用0.2%利凡諾爾濕敷創面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及不同時間壓瘡創面愈合率。結果 觀 察組患者的平均創面愈合時間(12.24±4.23)d、Ⅲ期創面愈合時間(9.15±4.23)d、Ⅳ期創面愈合時間(16.24±4.15)d均短于對照組的(17.36±5.36)、(15.36±4.36)、(22.36±3.58)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第7、14、21天壓瘡創面愈合率分別為(30.69±2.52)%、(65.98±2.87)%、(92.36±2.58)%, 均高于對照組的(15.36±2.25)%、(40.24±2.71)%、(74.46±3.2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 Ⅲ期以上壓瘡患者實施胰島素混合液濕敷的治療效果良好, 可有效縮短創面愈合時間, 值得推廣實踐。
  【關鍵詞】 壓瘡;胰島素混合液;濕敷
  壓瘡屬于臨床外科的常見病, 又被稱為褥瘡或壓力性潰瘍, 主要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導致其出現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等現象, 從而導致組織潰爛壞死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 2]。該疾病若不及時干預, 可使患者出現其他的并發癥, 嚴重影響著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質量, 所以, 對壓瘡患者實施有效醫治十分重要[3, 4]。本院對Ⅲ期以上壓瘡患者分別實施0.2%利凡諾爾、胰島素混合液濕敷創面治療, 以探究胰島素混合液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Ⅲ期以上壓瘡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5例。觀察組患者創面數31處, 年齡41~80歲, 平均年齡(68.36±4.45)歲;男15例(60.00%), 女10例(40.00%);創面面積12~45 cm2, 平均創面面積(30.24±5.61)cm2;壓瘡分期:Ⅲ期23處, Ⅳ期8處。對照組患者創面數32處, 年齡40~79歲, 平均年齡(68.42±4.39)歲;男14例(56.00%), 女11例(44.00%); 創面面積11~44 cm2, 平均創面面積(30.30±5.58)cm2;壓瘡分期:Ⅲ期24處, Ⅳ期8處。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對其實施常規處理, 即使用0.3%過氧化氫溶液、0.9%氯化鈉溶液沖洗、清除壞死組織, 創緣使用濃度為0.5%碘伏進行消毒。
  觀察組患者采用胰島素混合液(主要由4~8 U胰島素、10 mg山莨菪堿、8萬U慶大霉素及100 ml 0.9%氯化鈉溶液組成)濕敷創面治療, 取與創面大小一致的無菌紗塊敷于創面, 然后抽取上述溶液(使用無菌注射器)均勻噴灑在紗塊上, 確保創面完全浸潤, 再用無菌凡士林紗塊覆蓋, 最后使用干敷料包扎。對照組患者采用0.2%利凡諾爾濕敷創面治療, 即使用濃度為0.2%利凡諾爾溶液濕敷包扎。換藥1次/d, 在局部處理的同時應對壓瘡實施常規防治, 給予患者定期翻身, 使用充氣床墊緩沖受壓部位。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及不同時間壓瘡創面愈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創面愈合時間、Ⅲ期創面愈合時間、Ⅳ期創面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壓瘡創面愈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第7、14、21天壓瘡創面愈合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對Ⅲ期以上壓瘡患者分別實施0.2%利凡諾爾、胰島素混合液濕敷創面, 研究發現, 0.2%利凡諾爾濕敷創面的效果較緩慢, 需治療較長時間, 而胰島素混合液濕敷創面的效果明顯較利凡諾爾更佳, 出現該現象主要是由于胰島素混合液的成分為胰島素、慶大霉素、山莨菪堿注射液, 其中山莨菪堿具有較顯著的解痙作用, 可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功能, 并能有效擴張局部表淺血管, 達到控制感染的目的。且有研究證實, 該藥物可有效改善毛細血管再灌注, 抑制氧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害, 并能有效對抗微血管痙攣, 抑制血小板和粒細胞凝集, 增加紅細胞免疫功能, 同時, 可顯著增加外周血中補體含量, 從而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5, 6]。而慶大霉素屬于臨床常用的抗生素, 該藥物能有效結合細菌核糖體30s亞基, 阻止機體合成細菌蛋白質, 目前臨床常使用該種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 具有較強的抗菌效果, 尤其是用于治療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較多研究均證實, 人體細胞均存在胰島素受體, 局部應用可有效改善神經功能, 對組織再生及愈合具有較積極的影響, 同時, 胰島素能有效促進機體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從而有效降低局部血漿滲透壓, 達到減輕滲透性水腫的目的, 且胰島素可顯著增加細胞膜對葡萄糖的通透性, 促進氨基酸進入細胞內, 從而促使機體合成脂肪和蛋白質, 對肉芽組織的生長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并能抑制機體形成環磷腺苷, 從而干擾機體糖代謝過程, 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對創面愈合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7]。此外, 有研究表明, 對機體使用適量胰島素可有效促進機體釋放血管內皮細胞源性一氧化氮, 從而促使血管擴張, 進而改善微循環, 對肉芽組織形成及潰瘍愈合具有較好的作用[8]。因此, 對Ⅲ期以上壓瘡患者實施胰島素混合液濕敷治療十分可行, 3種藥物具有較好的協同作用, 對促進創面愈合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創面愈合時間(12.24±4.23)d、Ⅲ期創面愈合時間(9.15±4.23)d、Ⅳ期創面愈合時間(16.24±4.15)d均短于對照組的(17.36±5.36)、(15.36±4.36)、(22.36±3.58)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實施胰島素混合液濕敷治療Ⅲ期以上壓瘡患者可顯著縮短創面愈合時間, 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同時, 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治療第 7天壓瘡創面愈合率(30.69±2.52)%、治療后第14天壓瘡創面愈合率(65.98±2.87)%、治療后第21天壓瘡創面愈合率(92.36±2.58)%均高于對照組的(15.36±2.25)%、(40.24± 2.71)%、(74.46±3.2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相比于0.2%利凡諾爾, 對患者應用胰島素混合液濕敷治療的效果更佳, 更有助于促進創面愈合, 對縮短治療周期具有較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 對Ⅲ期以上壓瘡患者實施胰島素混合液濕敷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可有效縮短創面愈合時間, 值得各醫療推廣實踐。
  參考文獻
  [1] 孫美花, 周文蕓, 彭錦榮, 等. 胰島素聯合改性的糖胺多糖甲殼素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壓瘡的研究.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6, 32(20):1521-1524.
  [2] 劉艷, 王茜, 劉麗雯, 等. 用3種局部用藥方案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壓瘡的臨床效果分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5, 13(21):90-91.
  [3] 陳潔, 邵聿蕙, 龔紅英, 等.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聯合胰島素在老年糖尿病壓瘡換藥中的應用.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18): 76.
  [4] 龐瑞雙. 胰島素治療聯合康惠爾敷料對老年糖尿病壓瘡的護理體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管理研討會暨2014國際糖尿病教育管理論壇論文集, 2014:243.
  [5] 于宏麗, 呂秀英, 曹冬雪, 等. 重癥患者發生壓瘡高危因素的系統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23):1836-1840.
  [6] 方麗云, 杜曉樺, 陳自武, 等. 艾灸聯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濕敷治療Ⅲ期壓瘡的效果觀察.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6, 41(8): 1104-1106.
  [7] 馬琳. 個體化營養干預對重度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營養狀況及臨床結局的影響. 河北醫科大學, 2016.
  [8] 王玉群. 康惠爾清創膠用于糖尿病巨大壓瘡患者的護理//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管理研討會暨2014國際糖尿病教育管理論壇論文集, 2014:149.
  [收稿日期:2018-1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