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LF方案治療晚期食管癌的療效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晚期食管癌使用PPLF方案[順鉑(DDP)、平陽霉素(PYM)、5-氟尿嘧啶(5-FU)、醛氫葉酸(CF)]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方法 5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化療方案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6例。治療組患者使用PPLF方案(DDP、PYM、5-FU、CF)治療, 對照組患者使用紫杉醇(TAX)、DDP方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61.5%,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臨床中不良反應主要以惡心嘔吐、腹瀉等為主, 積極采取措施后, 患者的癥狀緩解, 其肝腎功能未出現異常, 心電圖也比較穩定, 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PPLF同步化療對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患者的不良反應較輕, 耐受度高, 臨床中治療安全可靠, 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晚期食管癌;化療;療效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60
食管癌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 我國發病率比較高, 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國家, 食管癌在惡性腫瘤疾病中占第四位[1], 對患者的危害性非常大。過去治療食管癌通常采取手術和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 放化療是外科手術姑息治療方式, 部分非手術治療方式比手術治療優秀, 特別是食管癌患者的病程比較長, 初期的癥狀缺乏典型性, 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 還會有腫瘤外侵和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從而導致患者無法接受手術治療, 而單純放療的生存率不高, 因為局部的控制和遠處轉移等導致了患者的生存率下降。生存期的縮減以及生存質量的下降, 使患者的預后效果比較差, 食管癌患者接受化療的敏感度為中等, 晚期遠處轉移導致了患者的錯過手術機會, 因此正確的全身化療能夠讓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續, 提升其生存質量。所以臨床中需要積極地探求有效的化療方式, 此次本院就56例患者開展了分析研究, 對治療的效果進行了總結歸納, 而關于5-FU、DDP、CF、PYM四種藥物聯合治療食管癌的報道比較少, 因此本文進行相關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治療的52例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化療方案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6例。治療組患者中, 男15例, 女11例;年齡最小39歲, 最大71歲;對照組患者中, 男14例, 女12例;年齡最小40歲, 最大7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化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PPLF方案(DDP、PYM、5-FU、CF)治療, 將DDP 30 mg/m2加入生理鹽水500 ml內靜脈滴注第1、2、3天;將CF 0.2 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 2 h內滴完, 連用前5 d;5-FU 500 mg/m2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前3 d;PYM 8 mg加入生理鹽水20 ml中于第1、3、5天肌內注射;3周為1個周期, 3個周期為1個療程。對照組給予TAX 60 mg/m2加入生理鹽水500 ml中靜脈滴注3 d;給予DPP 30 mg/m2加入生理鹽水500 ml中靜脈滴注8 d;3周為1個療程, 并且提供水化、利尿、止吐等治療方式, 治療1個療程以上, 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分析。檢查患者的血常規、電解質、肝腎功能等。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根據文獻[2]將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61.5%,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臨床中不良反應主要以惡心嘔吐、腹瀉等為主, 積極采取措施后, 其癥狀緩解, 患者的肝腎功能未出現異常, 心電圖也比較穩定, 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食管癌是比較多見的惡性腫瘤疾病, 以往采用手術和放療治療為主, 放療是外科手術的姑息治療方式, 現在非手術治療方式有時比手術治療更好, 特別是食管癌患者的病程比較長, 初期的癥狀缺乏典型性, 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 還會有腫瘤外侵和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從而導致患者無法接受手術方式, 單純放療治療的患者生存率較低, 局部控制和遠期轉移情況不夠理想,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3], 生存期的縮減以及生存質量的下降, 讓患者的預后效果比較差, 食管癌患者接受化療的敏感度為中等, 晚期遠處轉移導致手術無效, 因此合適的全身化療方式能夠讓患者的生存得到延續, 改善其生存質量。
5-FU和DDP是治療食管癌的有效化療藥物[4], 兩者聯合應用, 能夠有效地對鱗癌和腺癌發揮效果, 有效率可達30%~50%[5], 在治療食管癌中是標準的方案, 可是DDP會有耐藥性的問題, 所以化療后復發患者的治療比較困難。CF可以延長5-FU對胸甘酸合成酶的競爭性抑制[6, 7]。PYM是抗腫瘤抗生素, 能夠抑制細胞DNA合成以及切斷DNA鏈, 對食管癌、生殖系鱗癌等不良反應較小, 患者接受治療后, 和地塞米松聯合應用, 不會有不良反應, 會有過敏反應, 因此使用前應該進行皮試。此外, 肺纖維化比較少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PYM的治療效果理想。
臨床中對于5-FU、DDP、CF、PYM四種藥物聯合治療食管癌的報道比較少, 本研究中, 治療組患者使用PPLF方案(DDP、PYM、5-FU、CF)治療, 對照組患者使用TAX、DDP方案治療。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61.5%,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臨床中不良反應主要以惡心嘔吐、腹瀉等為主, 積極采取措施后, 患者的癥狀緩解, 患者的肝腎功能未出現異常, 心電圖也比較穩定, 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綜上所述, PPLF同步化療對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患者的不良反應較輕, 耐受度高, 臨床中治療安全可靠, 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志飛. 紫杉醇聯合順鉑用于38例晚期食道癌化療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1):23-24.
[2] 蔡忠芳, 金芳玲, 張大海. 順鉑聯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療效及對免疫狀態的影響.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7, 37(1):226-228, 232.
[3] 劉銀生, 張清河, 甘育林. 晚期食道癌治療中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方案的臨床價值探析. 當代醫學, 2016, 22(3):130-131.
[4] 劉美芹, 呂淑林, 馬曉霞, 等. 品管圈活動在食管癌放療患者不良反應中的運用. 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33):102-103.
[5] 植華德.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治療中上段食道癌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542-543.
[6] 唐東方. 食管胃分層縫合外層半荷包包埋吻合在食道癌治療中的應用思路研究. 當代醫學, 2014, 20(33):32.
[7] 胡寧東, 夏旭, 羅國慶, 等. 食道癌根治術后吻合口瘺6例臨床觀察. 現代醫院, 2012, 12(11):52-53.
[收稿日期:2018-11-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