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中西醫結合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的臨床治療療效。方法 從2017年3月到2018年12月期間本院期間收治的43例對照組和43例觀察組作為本次臨床試驗研究對象,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和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7.67%,比對照組患者76.74%的臨床總有效率高出很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中西醫結合進行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中進行大力推廣和廣泛應用。
  【關鍵詞】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指的是皰疹的皮損消退之后,皰疹所受累的神經及所對應的皮膚疼痛且持續至少3個月以上的疾病,是帶狀皰疹中最常見的并發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有相關研究表明,中醫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對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的86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作簡要的探究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3月到2018年12月期間本院期間收治的43例對照組和43例觀察組作為本次臨床試驗研究對象,在對照組的43例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在32-68歲,平均(49.35±3.62)歲,病程在6個月-5年,平均(2.32±0.82)年;在觀察組的43例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在33-69歲,平均(50.14±3.74)歲,病程在6個月-5年,平均(2.29±1.03)年。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無對比差異,P>0.05。本次臨床研究獲得醫院醫學研究倫理學會的支持。
  納入標準:所選患者均有帶狀皰疹急性發作史;所有患者的皮疹均愈合但疼痛持續至少在四周以上;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臨床試驗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非帶狀皰疹疼痛患者;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合并有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對本次使用藥物過敏的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的43例患者實施常規西醫治療,具體為:給予對照組的43例患者由云南昊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53020156的阿昔洛韋片口服治療,同時給予患者由邯鄲市柏林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13020379的維生素B1和由山東仁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20070279的甲鈷胺膠囊口服治療,其中阿昔洛韋片的劑量為每日5次,每次0.8g;維生素B1的劑量為每日3次,每次10mg;甲鈷胺膠囊的劑量為每日三次,每次50mg;以一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四個療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的43例患者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療法如上述對照組所示,中醫治療選擇自擬中藥方劑,組方如下所示:赤芍15g、當歸15g、生地15g、元胡15g、枳殼15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5g、乳香7g、沒藥7g、甘草3g、丹參30g、徐長卿15g、白芷15g、防己15g;每日1劑,加水煎汁取400ml,分早晚兩次溫服。以一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四個療程。
  1.3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放射性疼痛基本消失,皰疹干涸結痂且沒有出現新的皰疹,患者的其他疼痛和相關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放射性疼痛顯著改善,皰疹干涸結痂,沒有出現新的皰疹,患者的其他疼痛和相關臨床癥狀有一定的改善;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放射性疼痛、皰疹、其他疼痛和相關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有加重趨勢[2]。
  1.4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 18.0統計學軟件作為本次相關資料的分析軟件,其中計量資料采用 t值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值進行檢驗,若P<0.05,則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7.67%,比對照組患者76.74%的臨床總有效率高出很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結論
  對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治療,現代醫學更常用的方法是對癥治療;西醫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方面的主要治療是通過對患者實施抗病毒治療的方式來達到緩解和消除疼痛的目的。中醫學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病因和病機歸為“毒、虛、瘀和郁”四個方面,治療原則是通絡止痛、瀉火解毒、活血化瘀、行氣解郁;本次研究中中藥方劑中的桃仁和紅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川芎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乳香、沒藥具有散血去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當歸、赤芍等具有養血活血的功效,元胡、甘草居于止痛鎮靜、解痙抗菌抗炎的作用,徐長卿具有止痛功效,諸藥合用,具有顯著的行氣補虛、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和瀉火解毒的作用和效果[3]。
  從上述結果中可以明顯的看出,與實施常規西醫治療相比,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上中醫治療后97.67%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與同類研究當中的相關臨床研究結果中的97.5%的臨床總有效率一致[4]。
  總而言之,采用中西醫結合進行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中進行大力推廣和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吳軍華,趙平.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40例療效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15(3):177-178.
  芮鵬,張建忠.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50例的臨床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8):83-84.
  張瑩,范劍非,林一帆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7,45(8):832-834.
  陳玉梅.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9):961-9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60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