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0例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觀察中西醫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方法:選擇8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硫辛酸及甲鈷銨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血塞通治療,均治療3周。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肢體運動及感覺神經(MCV、SCV)傳導速度。結果:兩組肢體運動及感覺神經(MCV、SCV)傳導速度與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神經傳導速度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顯著,可顯著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神經傳導速度;α-硫辛酸;甲鈷胺;血塞通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3-009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Methods In this study, 8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is using α-lipoie acid and mecobalamine,and the treatment group is using Xuesaitong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MCV) and peroneal nerve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SCV)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body movement and conduction velocity of sensory nerve (MCV and SCV)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effectiv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erve conduction speed, high safety and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α-lipoie Acid; Mecobalamin;Xuesaitong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1],發病率居高不下,達47%~91%。研究顯示[2],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超過10年者2/3并發DPN。DPN以肢體感覺異常和疼痛麻木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可發展為足部慢性潰瘍、壞疽,甚時需要截肢,給患者本人、家庭、社會帶來極大的困擾和痛苦[3]。當前治療DPN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臨床上常用一些抗氧化應激和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很多臨床報道運用一些中藥湯劑[4],以及中藥制劑聯合西藥治療DPN[5-6],療效顯著。根據血塞通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的Meta分析顯示血塞通對DPN有治療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中西醫藥理機制不同,但具有協同作用來治療DPN,這也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本研究旨在運用中藥制劑血塞通聯合α-硫辛酸、甲鈷胺治療DPN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為臨床治療DPN提供用藥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DPN患者80例,簽署知情同意書,應用隨機法進行編組,分成對照組(n=40)和治療組(n=40)。治療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42~85歲,平均(60.35±12.25)歲;BMI(23.53±2.65)kg/m2;對照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39~80歲,平均(57.88±12.2)歲;BMI(17.48~32.95)kg/m2,平均(25±4.08)kg/m2。兩組一般資料在性別、年齡、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2型糖尿病及DPN診斷符合WHO 1999 年有關糖尿病的診斷標準[7]。DPN的診斷包括:①感覺異常:肢體遠端可出現對稱性麻木感、燒灼感或冰涼感或者針刺樣疼痛;②檢測痛覺、壓力覺或運動覺任一種異常;③肢體神經電圖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②合并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傾向者;③其他原因引起周圍神經病。
  1.4 方法 入組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在控制飲食、合理運動的基礎上給予個體化的降糖方案,將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對照組:給予α-硫辛酸(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869,規格:150mg/支)600mg加入生理鹽水避光靜脈滴注,甲鈷胺500μg(福安藥業集團湖北人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227,規格500ug/支)靜脈注射,1次/d,療程3周。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438,規格:200mg/支)400mg加入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療程3周。
  1.5 觀察指標神經電圖檢測 采用上海眾任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ZET-100”數字式心腦肌電圖儀檢測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NCV),治療前后各檢測1次。均由我科神經電圖檢測師完成。
  1.6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處理有關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經配對t檢驗,兩組神經傳導速度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成組t檢驗,兩組治療后神經傳導速度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兩組經治療后肢體感覺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提高,治療組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方面優于對照組。具體見表1。
  2.2 不良反應 兩組輸注期間均未發生胃腸道不適、皮疹等,治療后肝、腎功能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3 討論
  DPN的發病機制很多,諸如:代謝學說,其中有山梨醇代謝通路異常最為突出,另外還有脂代謝異常、蛋白質糖基化、神經生長因子(NGF)的作用等血管學說,主要包括血管活性因子的作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作用以及氧自由基損傷學說導致的血液流變學異常等。氧化應激被認為是糖尿病發生及并發癥的共同機制[8-9]。中醫認為DPN屬于“消渴病”、“痹證”,主要病因為消渴,日久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血瘀阻絡[10],與西藥學上的“微循環障礙”相類似,病變累及筋脈肢體,以“麻、涼、痛、痿”[11]為主要臨床特征,因此根據中醫辨證,DPN屬血瘀阻絡,在臨床中主要應用益氣活血通絡法,類似于西醫學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防止炎癥介子反應、抗氧化應激的作用機理。目前臨床上除了應用硫辛酸和甲鈷胺(口服或靜脈給藥)單藥治療或兩藥聯合治療DPN的報道,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中藥制劑及中西醫聯合治療DPN的臨床研究。諸如可運用復方丹參滴丸[12]、丹參注射液[13]、葛根素注射液[14]、川芎嗪注射液[15]聯合甲鈷胺治療DPN可提高肢體神經傳導速度,使DPN患者癥狀及體征得到顯著改善。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提高肢體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絡的中藥注射劑聯合使用抗氧化應激、營養神經不同靶點作用的藥物連續三周治療后,療效明顯優于使用α-硫辛酸、甲鈷胺組。血塞通的功效為活血化瘀通絡,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從中藥三七中提取的三七總皂苷,它能阻斷鈣離子通道,使血液高黏度降低、抑制炎癥反應、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痙攣[16-18],從而改善微循環,增加組織供血供氧,有利于周圍神經病變的恢復,以達到營養神經、消除癥狀的目的。α-硫辛酸[19]是作為丙酮酸復合體的輔助因子,有清除氧自由基之功效,維持神經內膜血流和神經傳導速度是一種藥聯合治療DPN,能取各自協同藥理作用提高神經傳導速度,不失為一種應用方便、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的治療DPN的又一途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Pop-Busui R, Boulton AJ, Feidman EL,et al. Diabetic neuropathies:a position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2017,40(1):136-154.
  [2]聶發傳,石英.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生機制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5,44(1):122-125.
  [3]趙富利,亓民,劉輝,等.2 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危險因素的相關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4,30(5):503-506.
  [4]朱孝賢,劉勇,周彬.加味補陽還五湯聯合α-硫辛酸治療氣虛血瘀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尿NAG與DPN的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34(5):593-594.
  [5]王敏.紅花注射液聯合腺苷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藥業,2016,25(15):54-57.
  [6]劉愛林,袁志軍,趙濤,等.紅花注射液聯合依帕司他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6,37(10):1375-1376.
  [7]《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4:28-29.
  [8] Sajic M.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peripheral neuropathies[J]. Anfiofid Redox Signal, 2014,21(4):601-620.
  [9] 施曉紅.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機制研究[J].上海醫藥,2016,37(2):3-7.
  [10]李果,左冠超,齊鳴,等. 中醫血瘀證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5):71-73.
  [11]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臨床診療指南[J].中醫雜志,2017,58(7):625-630.
  [12]麥偉華,魏愛生,葉建紅,等.復方丹參滴丸與α-硫辛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8):912-913.
  [13]方朝暉,趙進東,牛云飛,等.丹參注射液與甲鈷胺聯合對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神經傳導速度作用的系統評價[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8(1):126-129.
  [14]Wu J,Zhang X,Zhang B.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erarin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ml neuropathy:a systematic I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ontrrolled trials[J].J Tradit Chin Med,2014,34(4):401-410.
  [15]伍志勇,龍亞秋,聶玲輝,等.川芎嗪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系統評價[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4):286-290.
  [16]王曉青,王鵬虎.血塞通注射液聯合神經生長因子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J].中國實驗方劑學,2011,17(12):232-233.
  [17]桂樹華, 胡玲玲, 王挺剛. 血塞通軟膠囊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慢性腦梗死對頸動脈斑塊穩定性及機體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藥, 2017,41(10):1059-1061.
  [18]楊春艷,郭英,李晨,等.人參皂苷Rb1對腦缺血大鼠GFAP及腦血流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8, 24(1):119-123.
  [19] 率紅莉,汪津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4,25(4):377-382.
  (收稿日期:2018-12-03 編輯:楊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8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