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用酶聯免疫法與膠體金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優缺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檢測中應用酶聯免疫法與膠體金法的優缺點。方法 選取4500份血液標本進行研究, 分別采用酶聯免疫法與膠體金法來檢測標本的HBsAg, 對比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及優缺點。結果 4500份血液標本中, 酶聯免疫法檢測出305例陽性標本, 陽性率為6.78%(305/4500);膠體金法檢測出298例陽性標本, 陽性率為6.62%(298/4500)。其中, 兩種檢測結果同時為陽性的血液標本有295份, 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呈陽性而膠體金法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有10例, 膠體金法檢測結果呈陽性而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有3例, 兩種檢測結果同時為陰性的標本有4192份。采用電化學發光法對其中檢測結果不一致的13例血液標本進行復查, 發現復查的結果與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相同, 與膠體金法比較, 酶聯免疫法檢測HBsAg的靈敏度更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酶聯免疫檢測法有著較高的靈敏度, 但操作步驟繁瑣, 比較費時, 膠體金法操作便捷、迅速, 但檢測靈敏度偏低。血站在篩查獻血者的HBsAg時, 可先采用膠體金法進行快速篩查, 有效縮短初篩的時間, 提高檢查效率, 在大規模乙肝病毒攜帶篩檢中可采取此種方法, 對于經膠體金法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少數患者可采用酶聯免疫法展開復查, 從而將檢測準確率有效提升。
  【關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聯免疫法;膠體金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16
  作為乙肝病毒外殼蛋白的一項主要成分, HBsAg也是臨床開展乙肝血清標志物檢查的重要指標之一[1]?,F階段, 臨床在開展HBsAg檢測工作時, 通常采用酶聯免疫法與膠體金法, 但關于二者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還存在一定的爭議[2]。
  因此, 本文以本站于2015年2月~2018年6月采集的4500份血液標本為例, 分別采用酶聯免疫法與膠體金法檢測標本的HBsAg, 對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及優缺點展開對比與評價,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站2015年2月~2018年6月采集的4500份血液標本為研究對象, 按衛生部門的相關要求, 對所有標本展開乙肝病毒攜帶檢測, 盡可能降低漏檢率及誤檢率。采用真空管采集所有血液標本, 并在采集當日完成檢測工作。
  1. 2 方法
  1. 2. 1 儀器及試劑 采用型號為TECAN Hydroflex的洗板機、TECAN Surise的酶標儀各一套, 均由上??迫A生物公司生產, 在使用之前均經過廠方的嚴格調試及校準。試劑則包括由上海科華生物公司生產、用于酶聯免疫法檢測的HBsAg診斷試劑盒, 由杭州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用于膠體金法檢測的HBsAg診斷試劑盒及購自衛健委臨檢中心的質控血清, 所有試劑均在有限期內。
  1. 2. 2 檢測方法 ①酶聯免疫法:采用加樣器吸取20 μl稀釋液至微孔中至微孔中, 接著加入血清100 μl, 放置37℃左右的環境中溫育1 h, 然后將酶結合物加入至微孔內, 繼續溫育0.5 h, 然后洗滌, 加入底物顯色, 并將終止液加入其中。最后采用酶標儀比色, 將吸光度值讀取出來, 并展開計算。②膠體金法:采用加樣器吸取60 μl的新鮮血清, 向試紙條加樣端緩慢滴入, 讓血清自動通過濾膜朝檢測端進行移動。放置20℃左右的環境中10 min, 最后觀察檢測結果。
  1. 3 判定標準 酶聯免疫法:樣本吸光度值比臨界值(S/CO)≥1時表明結果呈陽性;<1時, 表明結果為陰性。膠體金法:試紙條檢測線與對照線兩處同時出現了呈紫紅色的兩條免疫復合物線條, 表明結果呈陽性;如果只有對照線出出現一條免疫復合物線條, 表明結果呈陰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4500份血液標本中, 酶聯免疫法檢測出305例陽性標本, 陽性率為6.78%(305/4500);膠體金法檢測出298例陽性標本, 陽性率為6.62%(298/4500)。其中, 兩種檢測結果同時為陽性的血液標本有295份, 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呈陽性而膠體金法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有10例, 膠體金法檢測結果呈陽性而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有3例, 兩種檢測結果同時為陰性的標本有4192份。采用電化學發光法對其中檢測結果不一致的13例血液標本進行復查, 發現復查的結果與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相同, 酶聯免疫法檢測HBsAg的靈敏度100%(10/10)高于膠體金法的0(0/1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階段, HBsAg為血站篩查獻血者時一項必檢指標, 常用檢測方法有酶聯免疫法與膠體金法。對這兩種檢測方法的原理展開分析, 發現其存在明顯差異[3]。具體來說, 酶聯免疫法采用HBsAg診斷試劑盒, 應用到了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的原理, 即讓抗原或抗體與某種固相載體相結合, 并保持免疫活性, 或讓抗原或抗體與某種酶鏈接為抗原或酶標抗體, 同時保留免疫活性或酶活性。作為一種利用酶的放大及高效催化作用的標記免疫技術, 具有檢測靈敏度高、結果準確、特異性強、重復性好等優勢, 對HBsAg可展開定量或半定量檢測;但此種檢測方法存在操作步驟繁瑣、比較費時的缺點[4]。膠體金法采用HBsAg診斷試劑盒, 應用到了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 其中膠體金指的是氯金酸與還原劑等物質發生一定的反應, 聚合成相應大小的顆粒, 在靜電的影響下, 此種顆粒會形成具有穩定性的膠體狀態。膠體金在弱堿狀況下會帶負電荷, 與蛋白質分子正電荷基團發生靜電結合, 因而不會影響到蛋白質的生物特性, 具有操作簡便迅速, 試劑保存便利, 可將職業暴露事件發生率大大降低, 有效減少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及面臨的風險等優點, 但存在檢測靈敏度偏低等不足之處[5]。
  本次研究中, 以本站采集的4500份血液標本為例, 結果顯示, 4500份血液標本中, 酶聯免疫法檢測出305例陽性標本, 陽性率為6.78%(305/4500);膠體金法檢測出298例陽性標本, 陽性率為6.62%(298/4500)。其中, 兩種檢測結果同時為陽性的血液標本有295份, 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呈陽性而膠體金法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有10例, 膠體金法檢測結果呈陽性而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有3例, 兩種檢測結果同時為陰性的標本有4192份。采用電化學發光法對其中檢測結果不一致的13例血液標本進行復查, 發現復查的結果與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果相同。與膠體金法比較, 酶聯免疫法檢測HBsAg的靈敏度更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HBsAg檢測中, 酶聯免疫檢測法與膠體金法均為兩種較可靠的檢測方法, 前者有著比較高的靈敏度, 但操作步驟繁瑣、比較費時, 后者操作便捷、迅速, 但檢測靈敏度偏低, 因此在檢測患者的HBsAg時可先采用膠體金法進行快速篩查, 有效縮短初篩的時間, 以提高檢查效率, 在獻血者獻血前血液篩查時可采取此種方法;對于經膠體金法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少數患者可采用酶聯免疫法展開復查, 從而將檢測準確率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鄔劍, 李慧玲. ELISA法和膠體金試紙條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醫學信息, 2018, 31(9):155-156.
  [2] 李小云. ELISA法和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結果分析. 醫學美學美容, 2015, 18(3):225.
  [3] 馬連學, 李艷菊, 魏巍. 化學發光微粒免疫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結果對比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9):89-90.
  [4] 李玉亮. 淺談應用膠體金法與酶聯免疫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優缺點. 當代醫藥論叢, 2014, 12(16):45-46.
  [5] 湯曉琳, 方芳.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和ELISA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對比. 沈陽醫學院學報, 2014, 16(3):160-161.
  [收稿日期:2018-09-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