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對于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析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對于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方法 150例分娩的糖尿病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7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 觀察組予以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對比兩組產婦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 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時間和新生兒阿氏(Apgar)評分。結果 干預前, 兩組產婦的血糖水平對比,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后, 兩組產婦的血糖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降低程度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為(123.26±14.52)ml, 少于對照組的(166.85±15.49)ml;總產程時間為(472.53±32.26)min, 短于對照組的(574.45±33.82)min;新生兒Apgar評分為(8.96±0.46)分, 高于對照組的(6.68±1.07)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糖尿病產婦實施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可改善產婦的血糖水平, 改善母嬰結局, 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全程助產護理模式;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ull-time midwifery nursing mode on delivery quality of diabetic partur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50 diabetic partur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ull-time midwifery nursing mod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total labor time, and neonatal Apgar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blood glucose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had lower blood glucose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decline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postpartum hemorrhage as (123.26±14.52) ml than (166.85±15.49)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rter total labor time as (472.53±32.26) min than (574.45±33.82) mi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igher neonatal Apgar score as (8.96±0.46) points than (6.68±1.07) points.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a full-time midwifery care model for diabetic parturients can improve maternal blood glucose levels, improve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childbirth.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Full-time midwifery nursing mode; Diabetic parturients; Delivery quality
糖尿病產婦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妊娠期糖尿病, 二是糖尿病合并妊娠, 但無論產婦屬于哪種情況, 均屬于高危產婦的范疇, 會發生多種母嬰并發癥, 這也加大了臨床助產護理的難度。全程助產護理模式是一種系統化、全程式的護理模式, 旨在為產婦提供更加優質、更加全面的護理服務[1, 2]。為進一步研究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在糖尿病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分娩質量的影響, 現特以150例糖尿病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展開系列研究, 并與以往報道的結果進行比對, 以驗證本結果的可信度和科學性,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6月在本院分娩的150例糖尿病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75例。
對照組年齡21~37歲, 平均年齡(28.86±2.81)歲;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9.26±1.21)周;初產婦50例, 經產婦25例。 觀察組年齡22~37歲, 平均年齡(28.78±2.76)歲;孕周37~40周, 平均孕周(39.11±1.15)周;初產婦49例, 經產婦26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助產士加強與產婦的溝通和交流, 鼓勵產婦, 幫助其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同時, 保持產房的環境干凈、整潔、舒適、溫馨, 為產婦提供良好的分娩環境, 緩解產婦分娩期的焦慮、緊張情緒。分娩期間, 為產婦制定飲食計劃, 其中脂肪占30%, 碳水化合物占50%, 蛋白質占20%, 告知產婦要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發生便秘。指導產婦待產期間多運動, 如跪、蹲、趴、站、立、走、慢舞等, 提升機體的應激反應能力, 更有利于胎兒的順利娩出。在考慮產婦病情的基礎上, 嚴格遵醫囑給予產婦降糖藥用藥指導, 不能擅自更改用藥劑量和時間, 控制血糖水平。實施常規護理的助產士非指定人員, 有隨機性。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予以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從事全程助產護理的助產士需要具備5年以上的助產經驗, 綜合每位產婦的具體情況, 為每一位產婦量身定做護理方案, 并實施一對一的助產模式?;镜淖o理方案同于對照組的常規護理, 但在護理過程中會綜合產婦的實際情況及時增減產婦切實需要的護理服務。同時, 在產前告知產婦如何配合助產醫生和護士分娩, 以縮短產程時間, 提高分娩成功率。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分別于干預前(首次測量)、干預后(進入活躍期)測定兩組產婦的血糖水平, 主要測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②統計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和總產程時間, 評估新生兒Apgar評分, 分數越高表示新生兒身體狀況越好[3]。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干預前, 兩組產婦的血糖水平對比,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后, 兩組產婦的血糖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降低程度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時間和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 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為(123.26±14.52)ml, 少于對照組的(166.85±15.49)ml;總產程時間為(472.53±32.26)min, 短于對照組的(574.45±33.82)min;新生兒Apgar評分為(8.96±0.46)分, 高于對照組的(6.68±1.07)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全程助產護理是指由1名取得導樂師證的助產士在產婦入待產室到產后2 h為產婦提供全程的導樂陪伴分娩護理服務, 此種助產護理模式下, 助產士對產婦身體狀況的了解更為全面, 在制定護理方式時也可以規避常規護理中的普遍性, 使護理方案的制定更具備針對性和有效性[4, 5]。糖尿病產婦與正常產婦相比, 剖宮產率更高, 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更高, 嚴重影響分娩質量。對于糖尿病產婦而言, 全程助產護理無疑是最佳的護理選擇。
本文對比研究常規護理與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在糖尿病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從方法上來看, 兩種護理模式中的基礎內容是一致的, 但常規護理模式下并沒有指定1名助產士, 在護理過程中具有隨機性。而實施全程助產護理模式的過程中, 為每一位產婦配備1名經驗豐富的助產士, 這樣可以保障助產士對產婦的情況非常了解, 護理過程中可以綜合產婦的情況增減護理內容, 這樣能夠更好地為產婦提供護理服務。
從研究結果上來看, 干預后,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降低程度優于對照組, 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 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參考文獻[6]報道中的研究結果相似。從中可以看出, 對糖尿病產婦實施全程助產護理可以有效控制產婦的血糖, 同時可以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 提升新生兒質量, 能夠有效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 實施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可改善糖尿病產婦的血糖水平, 改善母嬰結局, 保障母嬰健康, 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欣. 助產護理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1):177-179.
[2] 王芬秀, 婁棣, 趙鳳萍. 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對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10(2):199.
[3] 陳欲新. 全程助產模式對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4):175-177.
[4] 金選花, 鐘云, 彭琦. 全程助產護理對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觀察.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32):4555-4556.
[5] 趙紅麗. 糖尿病產婦施行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對分娩質量的干預價值. 當代醫學, 2017, 23(11):150-151.
[6] 王欣. 全程助產護理對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 中國療養醫學, 2016, 25(7):770-772.
[收稿日期:2018-08-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87.htm